□文/志 強
英國人的紳士打法
英國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國度,由于長期受皇室貴族統(tǒng)治的影響,因而崇尚道德禮儀,國人的骨子里似乎也都具有一種紳士風度。我們可以從他們舉辦的本次BGN世界象棋挑戰(zhàn)賽中聊窺一斑。
西服革履全靠自己
一直以來,象棋手大多對穿戴并不太講究,不過本屆比賽,主辦單位卻別出新裁,明文規(guī)定:凡著裝不按要求(西服、西褲、黑皮鞋)者,一律取消參賽資格。
不僅如此,賽場擋板后,還設有擦鞋處,鞋刷、鞋油樣樣齊全,以便棋手“隨時有灰隨時擦”,這成為賽場最亮麗的一道風景。
就競技體育本身而言,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不過透過表象,我們卻了解到了英國人的生意經。作為一家網(wǎng)絡公司,他們需要的是天文數(shù)字般的點擊率,需要的是多多益善的廣告商,或許正是考慮到這些,他們才有了上面的包裝意識,而這恰恰又是禁錮象棋發(fā)展的一大障礙。
的確,象棋要發(fā)展,離不開包裝,無論是電視轉播效果,還是提高棋手的地位,都具有積極意義和深遠影響。英國人為我們開了個好頭,以后呢?我們太應該好好地反醒一番了!
改進象棋的兩個方案
多年來,中國一直致力于向世界,特別是歐美國家推廣象棋,然而收效頗微。這其中除了資金原因外,中西方文化及語言文字的差異也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BGN公司運動總監(jiān)雷蒙·基恩先生認為這有兩方面因素:一、西方人不識漢字,如果能夠把棋子上的漢字轉化為圖形或處理成立體象形棋子,效果會好很多;二、中國象棋子是走在線的交叉點上,而國際象棋則走在格子里,西方人對此也感到不習慣。改進的方法是重新設計象棋盤,讓棋子走在格子里。
對于這種匪夷所思的“改進方法”,各大新聞媒體眾說紛紜,筆者竊以為:推廣一種棋類,說到底就是在推廣一種文化。中國象棋有著千年的積淀,有著其它棋種沒有的特色。如果一味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只能自取滅亡。
不過話又說回來,無論基恩先生的想法是出于對象棋事業(yè)的熱愛,或是為了公司的發(fā)展,他的這種推廣象棋的精神還是應該贊成的。
另外據(jù)圈內人士介紹,從明年起,中國入圍BGN挑戰(zhàn)賽的名額將由今年的32人,改為28人,余下四人從歐美等國家中產生。
看來首屆比賽只不過是英國人紳士打法的預演,好戲還在后面!
棋規(guī)引發(fā)二場風波
第一場
背景:第二輪第二局劉殿中VS張強,首局劉勝,是局弈至第41回合,雙方進入第二時限,張強提出劉殿中有漏記著法的嫌疑。
臨場裁判于是停鐘,找裁判長朱寶位處理,但卻并沒有將雙方記錄收繳。
朱寶位問裁判:“哪里漏記?漏記了多少著?”
此時臨場裁判又重新返回比賽現(xiàn)場,查閱記錄,但是劉殿中的記錄卻完好無缺。于是朱寶位判比賽繼續(xù)進行,劉殿中并未違例。
張強提出質問:“劉殿中明明連續(xù)漏記了四著,按照規(guī)則,應該判負,是他剛才才補記全的!”
劉殿中:“規(guī)則不是說連續(xù)漏記七著才記違例的嗎?”(言外之意,他已經承認了剛才補記四著的事實)。
朱寶位按照新規(guī)則“連續(xù)漏記四著者被判違例”的規(guī)定,改判劉殿中違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本局劉殿中告負的話,兩方戰(zhàn)成平手,本次比賽還新增了一條規(guī)則:如果雙方戰(zhàn)平,如果有一方違例,則不用加賽快棋,直接判違例者負。本局劉殿中雖然得勢,但已失去一子,如果進攻乏術的話,久戰(zhàn)下去必然敗北,可見這次判決對雙方棋手的重要性。
劉殿中聽后也不服,而且提出了新的線索,雙方都剛剛進行到第二時限,由于本次比賽所用計時鐘采用倒計時方法,此時鐘面顯示張強有15多分鐘,劉殿中17多分鐘,如果減去第二時限每人15分鐘的話,也就是說劉殿中在第一時限內僅剩下2分多鐘,而張強僅剩幾十秒。
按照規(guī)定:雙方如果用時緊張,且在3分鐘以內,可以不記著法,但進入下一時限后必須補齊。
據(jù)臨場裁判回憶,當時用時情況的確如劉殿中所言,于是裁判長不得不再次改判:劉殿中并未違例。此局最終劉殿中戰(zhàn)平對手,從而進入下一輪。
第二場
背景:最后一輪第二局許銀川VS趙國榮,首局戰(zhàn)平,是役許銀川呈車雙兵仕相全對趙國榮車卒單缺象的優(yōu)勢殘局,但遲遲沒有吃趙的棋子。
趙國榮問裁判:“比賽規(guī)定自然限著50回合內一方不吃對方棋子,可以判和,我現(xiàn)在能否提和?”
裁判說:“可以。”
于是停鐘。
許銀川問裁判:“如果棋手提的自然限著未到50回合,按規(guī)定是否給對方增加5分鐘比賽時間?”
裁判說:“對。”
于是開始審核記錄,結果許銀川距50回合自然限著還有3個回合,趙國榮提和不成立。
裁判說:“按比賽規(guī)定,如果棋手提和不成立,不僅要給對手增加5分鐘比賽時間,同時還要判提和不成立者違例一次?!?/p>
由于首局雙方戰(zhàn)平。次局再和,按照“有一方違例“若被判負,不再加賽快棋”的規(guī)定,趙國榮遂放棄續(xù)弈。
這兩場風波從某種程度上講,都和執(zhí)行“若比賽雙方弈和,則一方有違例者被判負,不再加賽快棋”的新規(guī)則有直接關系,但同時也暴露出我們的裁判和棋手在領會新精神問題上尚有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