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陳 強 攝影 王文利
和大部分臺灣高科技風云人物不同,張明正靠吃“軟飯”起家,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呢?
吃“軟飯”的“醫(yī)生”
2001年10月17日晚,北大光華樓101教室,北京大學網絡經濟論壇的一場講演開始之前,主持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副院長張維迎教授一改其平日的嚴肅,講了個小玩笑:“小時候,我的奶奶就曾經跟我講,世界上最難賺錢的人是那些街上耍猴的人,而最容易賺錢的人就是醫(yī)生了。過去一年里,我們這個論壇請了很多耍猴的人,就是那些網絡公司了。不過,今天,要給大家做演講的,卻是一個醫(yī)生,一個專門查殺‘病毒的醫(yī)生。”
臺下聽眾至此會心一笑。而此時一直坐在臺下一排右側邊上的張明正也呵呵大笑,大踏步地走上講臺。然后,對著臺下的聽眾做了一個鬼臉說:“雖然張教授說我是醫(yī)生,我可是地地道道吃‘軟飯起家的。”
就是這個吃“軟飯”起家的趨勢科技公司的CEO,于1998、1999年兩度被《商業(yè)周刊》評為“亞洲之星”。他所創(chuàng)辦的趨勢科技,已經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防毒軟件公司。
張明正1988年創(chuàng)立公司的時候,并沒有想到自己會取得今天的成績。當時選擇做防毒軟件,張明正坦然承認其實是“無心插柳柳成蔭”。20世紀80年代,臺灣計算機板卡制造業(yè)蒸蒸日上,臺灣當局也積極支持硬件廠商的發(fā)展,張明正當時去做防毒軟件,可謂走的是偏門。因為那個時候,全世界的電腦病毒加在一起,也就幾十種而已,誰都沒有想到若干年后,電腦病毒會借著互聯網的東風如此肆虐全球,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龐大的反病毒市場;而且,當時臺灣當局的產業(yè)政策是以工業(yè)制造掛帥,對軟件產業(yè),并無特殊支持。
“剛開始做的時候,自己感興趣,本著好玩的立場進入,”張明正說,“而且,從事軟件業(yè)不像硬件,不要那么多資本。加上我個性比較懶散,對于工廠管理、存貨、備料等等事務,實在想起來就頭痛。”而吃“軟飯”,就沒有這些令人頭痛的問題了。
真是有點人算不如天算,13年過去,當年嘲笑張明正吃“軟飯”的臺灣硬件制造商們,隨著全世界PC產業(yè)的重組和調整,現在大部分紛紛陷入困境,而張明正的趨勢科技,自1988年在美國加州洛杉磯創(chuàng)立,短短13年,已經于1998年在日本東京證交所上市、1999年在美國Nasdaq掛牌上市,2001年進入《商業(yè)周刊》、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聯合評比的全球市值1000強企業(yè),位列812名,市值55.5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防毒軟件公司。
3C文化
張明正的“軟飯”,能吃出如此名堂,有大勢使然的因素:1988年,全世界病毒才幾十種,而現在,已經超過6萬種,而且,由于互聯網的普遍應用,病毒利用互聯網傳播,使其傳播速度大大加快、破壞能力也大大加強,客觀上為趨勢科技這樣的防毒軟件廠商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比如,1999年3月27日,梅利莎病毒在美國肆虐,攻陷微軟、英特爾、《紐約時報》等美國眾多大企業(yè)的郵件服務器,由于趨勢科技最先提供解毒程序,大大提高了其在美國的知名度。“這場事件有點意外,但是卻把趨勢科技推向下一個里程碑。”張明正的夫人、趨勢科技的營銷總監(jiān)陳怡蓁回憶道。自此之后,趨勢科技奠定了其在互聯網防毒領域的領先地位,而且將公司發(fā)展的戰(zhàn)略重點,也轉移到基于互聯網的企業(yè)級防毒市場之上。IDC今年7月發(fā)表的“2000-2001年全球防毒軟件市場預測與分析”報告指出,全球服務器端防毒市場的營收預計將從2000年的3.67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2.47億美元。在這個增長迅猛的市場上,趨勢科技在網關(Web服務器)防毒、整體服務器防毒上的市場占有率達到64%和33%,高居第一。
縱使當年張明正創(chuàng)辦趨勢科技是“無心插柳”,而今日大柳成蔭,卻實在是表明張明正踩點正確。
但除此之外,趨勢科技能在眾多廠商之中迅速成長脫穎而出,當然還有其他更深層次的因素。其中之一,便是張明正一貫倡導的“3C文化”。
1998年8月21日,臺北凱悅飯店,因為8月18日趨勢科技在日本東京成功上市,于是在此舉行“慶祝日本上市派對”晚會,當晚賓客滿堂,張明正、陳怡蓁夫婦挽手步入會場之際,全場300多人尖叫驚呼連連:原來張明正“彩發(fā)沖冠”,身著無袖T恤,肩上刺青,臉上涂彩,而且戴著鼻環(huán)、耳環(huán)與大骷髏戒指,陳怡蓁亦是肩上刺青,怪模怪樣。
此番出場,張明正除了想使中外賓客對趨勢科技留下深刻印象外,另一層面的目的則是向他們展示他在趨勢科技所苦心倡導的求變求新的3C文化。所謂3C,是指創(chuàng)造、溝通與變化(creative、communication、change)。張明正本人也愛說:“Chang(張)再加個e,就變成Change,所以我喜歡你們叫我Mr.Change。”而在3C之中,張明正最為強調的就是趨勢的員工必須隨機應變,以順應瞬息萬變的大環(huán)境。
張明正本人對于求變,則向來不含糊,甚至去嘗試“喊飛機會停”。趨勢臺灣的總經理凌明源回憶道,有一次和張明正趕飛機,其實趕不上,但是張明正還是邊跑步便打電話與航空公司協商,軟硬兼施,最后竟然真的讓航空公司將已滑入跑道的飛機停下,派出專車返過頭來迎接他們。
在求變的文化下,公司不免缺乏井井有條的制度,很多事情完全機變而行,因此有些工程師就對此不適應:“你不能三天前才通知我要出國,應該至少給我兩個禮拜的時間準備?!彼砸灿腥艘驗椴荒苋萑踢@種混亂而離去?!斑@是我們必須的取舍。既然追求開放自由,就不能要求循規(guī)蹈矩,既然要改變,就要容許混亂?!睆埫髡f。
所以,即便是嚴肅的日本員工,都敢當面學張明正說話,跳脫衣舞,進行變裝秀比賽。而張明正本人對于其求變的文化,還有一個有趣的解釋:病毒變種層出不窮,趨勢科技作為反病毒軟件公司,當然也必須跟上病毒求變的步伐,刻意營造敢于改變、樂于改變的文化。
PM為中心的管理
文化務虛,產品務實。趨勢的成功,不僅在于3C。
“趨勢科技的發(fā)展史上,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及時引入了微軟公司的PM(ProductManagement,即產品管理)制度?!睆埫髡f。
1988年,趨勢科技成立后,和目前祖國大陸眾多軟件公司一樣,張明正在公司成立之后,建立了以程序員為中心的管理體系,對于軟件工程師,可謂寵愛有加。由于技術先進,公司發(fā)展也算迅速,但是張明正本人,對于軟件公司的管理,其實一直“沒有找到感覺”。到了1994年,趨勢科技相繼在德國、法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設立分公司,張明正感到公司的發(fā)展開始進入成長的瓶頸期了:防毒軟件市場是個國際化的市場,如何在各個國家迅速拓展市場?趨勢科技也日益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公司,如何把國際化的人力資源有效地整合起來?“大陸的軟件公司,大部分還是停留在以工程師為核心,或者以銷售為中心的階段?!睆埫髡f,“與中國大陸的軟件公司一樣,我當時也總覺得我的技術那么好,非常有創(chuàng)意,我做出來之后,總會有很多人來買,營銷隊伍盡量賣,肯定就沒問題了。但是對軟件公司而言,這兩種管理方式都不是長遠之計,我那時也在為這個問題而苦惱?!?/p>
后來,張明正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讀到麻省理工學院一位管理學教授在其MBA課程上的講義“Microsoftatwork”,這本講義是這位教授對微軟公司研究近兩年的成果?!翱戳诉@個講義,知道了原來微軟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于PM,這才恍然大悟,”張明正說。
于是,張明正迅速派人去麻省理工學院跟這位教授學習,建立起以產品管理為中心的管理體制。
這個體系中,最重要的就是產品經理的培養(yǎng)。實際上,這些產品經理才是軟件公司最重要的資源。在微軟這些世界級軟件公司中,培養(yǎng)一個產品經理,需要花相當大的精力。這些產品經理一般是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從事1~2年開發(fā)工作后,然后再去讀MBA,然后再做5年的營銷,再作一些產品開發(fā)、項目管理等,才能正式成為產品經理。
現在,趨勢科技也培養(yǎng)了60多名PM,這些PM和微軟等公司一樣,也是經過5~10年的培養(yǎng)才成長起來。依靠這些PM,張明正建立起以PM為核心的管理體系:這些PM,向上對公司高層作報告,向下則統(tǒng)轄研發(fā)團隊、技術支持與營銷部門,負責這三方的協調與溝通。
現在,趨勢科技的PM每年都要辦兩百多場的FocusGroup(焦點小組討論),請全世界的主要客戶與PM座談,房間外面會有透明的罩子,讓工程師在旁邊看,這些用戶問的問題往往簡單的要命:比如產品怎么安裝等等。這些工程師看了常常很著急,怎么會這樣?但這樣做了之后,工程師才容易接受和理解客戶的需求?!案苍谟脩纛^腦中的心理因素和購買因素,你要挖掘出來,而且要挖對,然后把它變成產品,這樣的產品才是有用的?!睆埫髡f,“因此能夠把客戶真正的期望轉化為工程師真正看得懂的,關鍵在于這些PM。”
當這項工作完成后,這些PM就要帶領研發(fā)隊伍,進行嚴謹的產品管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張明正一直秉持產品的開發(fā)與營銷要邊做邊賣(ReadytoSell)的原則。以蓋樓為比喻,工程師想蓋一個漂亮的摩天大樓,然后再賣。但是張明正認為這種思路不對,而是應該蓋組合房子,銷售人員可以對客戶說公司要蓋30層大樓,而事實上蓋到第5層的時候就應該可以賣?!拔覀兙瓦@樣不斷地推出產品。因為你想把架構做到100層,但是當你做到100層的時候,世界已經變了,已經沒人要住了?!睆埫髡f。
如果說3C文化是求之于放,激發(fā)整個公司的創(chuàng)造力,那么產品管理則是統(tǒng)之于收,提高整個公司的營運效率。如此,張明正做到了收放有度,張弛相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