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平
最近幾年,彩印報紙在我國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xiàn)?!叭藗兛催^彩電以后,還會要看黑白電視嗎?”據(jù)此,自信的編輯們認為,黑白報紙只要加上彩色,就一定會更受讀者歡迎。于是,報紙版面上不僅圖片是五顏六色的,就連標題乃至底紋都是五彩繽紛的,好像不多用些色彩就不好看,就對不起價格昂貴的彩印設(shè)備,也稱不上現(xiàn)代化的彩印報紙。
也許,五光十色的標題和圖片確實能使版面“漂亮”起來,一下子吸引一些讀者的注意,但這并不是現(xiàn)代報紙的標準。
要編好符合現(xiàn)代要求的彩色報紙,編輯必須對色彩的構(gòu)成和功能有一個較為完整的認識,并根據(jù)現(xiàn)代讀者的閱讀需求合理使用色彩,使色彩成為新聞傳播的手段,讓它說話、傳情、顯示報紙自身的格調(diào),而不僅僅只是作為打扮版面的調(diào)色板。
一、色彩的構(gòu)成
紅、黃、藍被稱為三原色。三原色的交叉產(chǎn)生了各自的補色:綠色是紅色的補色,它是由另兩個原色藍色和黃色混合而成的;紫色是黃色的補色,它是由紅色和藍色混合而成的;橙色是藍色的補色,它是由紅色和黃色混合而成的。從圖的色輪中我們就可看到三原色和與之對應的補色,以及通過不同的組合構(gòu)成的各種顏色。目前報紙的彩色印刷是通過四張軟片組合完成的,除了藍(cyan)、紅(magenta)、黃(yellow)三原色外,還有黑(black)。這樣的彩色印刷稱為四色印刷,它的標志是CMYK(K表示黑)。這四種顏色可以配置出成百上千種顏色。
如果把三原色混在一起,便產(chǎn)生黑灰色?;疑侵行陨?,具有調(diào)節(jié)色調(diào)的潛質(zhì),能夠創(chuàng)造總體色調(diào)的均衡。也就是說,如果灰色與另一種顏色配在一起,它就會在感覺上轉(zhuǎn)向這種顏色的補色。
比如一幅藍色調(diào)的照片,周圍配上淡灰色調(diào),淡灰色看起來就會令人感到是藍色的補色——橙色。這個原理對于設(shè)計彩色版面的編輯來說十分重要,因為報紙版面上通常有60%的內(nèi)容是文字,而文字的組合在讀者的眼前正好構(gòu)成一片灰色,能夠有效地襯托色彩。有時編輯為了強化對主色調(diào)的補充作用,故意使用一點灰色作襯托。瑞典《哥德堡郵報》(Goteborgs Posten)的這個版面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主導照片以紅色調(diào)為主,使得整個版面都顯得偏紅,于是編輯就在與這幅照片相配的文字上鋪一層淺淺的灰色。我們可以注意到,包圍在紅色中的灰色好像顯出一點綠色調(diào),這正是紅色的補色。它起到了中和、平衡色彩的作用,更使得文字與圖片有機地糅和在一起。
二、色彩的功能
色彩作為一種組版元素,大致有以下功能:
1.信息功能
報紙作為傳播媒體,它的第一功能就是傳播信息和思想。因而使用色彩的首要目的也一樣,不是單純美化版面,而是用以傳遞信息。
色彩的長處是能更直觀地傳播視覺信息。在這方面,彩色新聞照片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它能把新聞事件的外部環(huán)境準確地顯示出來。如報道蘇州河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理已逐漸消除了黑臭,用彩色圖片就能夠較為準確地顯示河水顏色的變化。如果是黑白照片,只能顯示不同程度的灰色,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
此外,在新聞圖示中合理地運用色彩,也能夠更加準確地傳達視覺信息。比如顯示股市行情的圖表,是起是落,只要配上紅色和綠色,就能一目了然,而黑白的數(shù)據(jù)則會耗費人們許多閱讀時間。
標題如何發(fā)揮彩色的作用,在過去似乎不成問題:碰到大喜的日子套紅,平時黑色。但如今五彩繽紛隨你用,卻令人困惑了。有的報紙將幾個標題分別套上不同的顏色,讀者分不清這些顏色分別在傳遞什么信息,抒發(fā)什么情感。而客觀效果是,這樣隨意地運用色彩,實際上是人為地增加了版面上的視覺“噪音”,會給讀者的視覺和理解都造成混亂。因此,歐美嚴肅性報紙不主張明顯地通過彩色標題反映情緒,也很少借助色彩來強化標題信息,即便是小型通俗報紙,頭版的大標題也多是黑色的,偶爾使用色彩則是為了在色調(diào)上與主導圖片相呼應?!督夥湃請蟆纷鳛橐粡垏烂C的黨報,在1998年實行彩印時明確規(guī)定,新聞標題套色與否必須首先考慮其內(nèi)容是否需要通過色彩來強化。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標題通常只用黑色,不套其他色彩。
當然,并非所有報紙都不宜用彩色標題。各報應從自己的定位出發(fā)形成自己的風格,例如《北京青年報》就是濃墨重彩的。該報報道2000年歐洲足球錦標賽一場小組賽結(jié)局的標題是個很好的例子:“荷法晉級,捷丹出局”。編輯將代表四個國家的四個字分別套上色,但不是為套色而套色,花花綠綠了事,而是選用各隊傳統(tǒng)球衣的顏色:荷蘭隊是橙色,法國隊是天藍色,捷克隊是暗紅色,丹麥隊是橙紅色。這樣讀者只要一看見這些顏色,就能聯(lián)想到這些球隊,對“信息代碼”的解譯就輕而易舉了。
2.傳情功能
色彩能夠影響人乃至動物的情緒,國外學者的試驗已證明了這一點①。將色彩的傳情功能運用到報紙設(shè)計中去,是現(xiàn)代報紙編輯必須熟練掌握的技巧,否則彩色版面和內(nèi)容會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沖撞。
1999年5月8日凌晨(北京時間),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受到北約導彈襲擊,館舍嚴重毀壞,三位記者犧牲,二十多人受傷。消息傳來,舉國激憤。在這樣的氣氛中,如果像平常一樣采用紅色報頭,讀者的情感上就會很難接受。為此,1999年5月9日的《解放日報》一改常規(guī),不僅報頭是黑色的,而且所有的照片也都是黑白的,以示氣憤和哀悼。同年5月12日,死難烈士的骨灰和傷員回國,共和國降半旗為烈士志哀。報道這一情景的次日報紙是否仍要黑白印刷呢?綜合分析當天的主要圖片之后,編輯決定:報頭和報頭線要用黑色,但圖片要彩印。在這樣的氣氛中編輯彩色報紙是要擔風險的,因稍稍把握不準,就會有失莊重。而編輯之所以下決心用彩色,是因為當天現(xiàn)場彩色照片上的色彩具有極為強烈的信息功能和傳情功能:在大片的黑和藍灰色調(diào)中,兩幅全景新聞照片中央的紅色尤為奪目。在這個志哀的日子里,這幾點紅色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更是新聞中最重要的因素之所在。從 圖5中可以看到:右上角那一點紅色是天安門廣場低垂的國旗,右下角的紅色是接回烈士骨灰專機舷梯上的紅地毯和覆蓋在烈士骨灰盒上的國旗。這幾點紅色傳達的是這樣一個簡單而重大的信息:共和國給予三烈士最高禮遇。此情此景,紅色令人肅然起敬。
3.強勢和標點功能
色彩在版面上具有影響讀者視線流動的能力。美國佛羅里達州波因特研究所的馬里奧·加西亞和佩姬·斯塔克·亞當在他們的“視線追蹤”研究(EyeTrac Research)中發(fā)現(xiàn),色彩不僅能夠?qū)⒆x者的視線吸引到一個單獨的點或面,還能夠幫助讀者將視線從這一點轉(zhuǎn)移到那一點。也就是說,色彩可以借助其強勢功能,在版面上起到標點符號的作用,就像一個指路牌,告訴讀者從哪里開始,在哪里停頓,到哪里結(jié)束,指導讀者讀懂版面語言的句子②。
中的美國佛羅里達州《圣·彼得堡時報》(St.Petersburg Times)是個很好的范例。這個報道1994年洛杉磯地震的版面將主導照片中火光的紅色作為主色調(diào),并將它提取出來,作為版面上“指路牌”的顏色,如大標題中的“洛杉磯”(L.A.)、導讀的分隔以及地圖中的重災點等。讀者在閱讀這個版面時,這一個個紅色小色塊能夠調(diào)度讀者的視線,使之快速而合理地流動甚至跳躍。需要提請注意的是,正因為色彩具有這種強勢和標點功能,所以在使用時要格外慎重。如果在版面上隨意安排色塊,或色彩使用過多,都會造成讀者視線的混亂。
4.組織功能
合理地借助色彩的強勢功能,便能發(fā)揮出它的組織功能。美國學者的一項試驗發(fā)現(xiàn),如果將一組包括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的圖形混合在一起讓人們分類,人們會自然地按照形狀將它們分成上述三類;而如果將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和一個正方形涂上同一種顏色,而將另三個不同圖形涂上另一種同一顏色,人們就會按照色彩而不是形狀來將它們重新歸類③。我們在報紙編排設(shè)計時應該充分考慮到色彩的這種功能,利用它來顯示稿件之間的關(guān)系。
《達拉斯早新聞》(The Dallas Morning News)報道影片《巴格西》獲得十項奧斯卡提名,主導照片以女主角橙色的裙子為主色調(diào),其他被提名者的照片則被組合在一個與女主角橙色的裙子相近的橙黃色框內(nèi),這樣讀者很自然地就會將它們視為一組。而如果相鄰色彩使用不當,就會對版面上內(nèi)容的相互關(guān)系起破壞作用。例如 圖8對哥倫布的重新發(fā)現(xiàn)的一組報道,圖片是黃色色調(diào),文字卻鋪上綠色底紋,二者雖然被圍在一個框內(nèi),卻顯得不像是一家子。
三、如何用好色彩
運用好色彩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純色的運用
純色是指100%飽和度的單一色彩。當兩種純色配在一起時,它們就能成強烈的對比,令人覺得一種顏色在向前凸起,另一種顏色在向后退卻,而這種反差便產(chǎn)生強烈的立體感。但需要注意的是,強烈的純色對比會產(chǎn)生沖撞效應,所以在運用時要格外小心。
2.明暗的運用
黑白是最強烈的明暗對比,這種對比同樣能夠制造鮮明的立體感。 《紐約時報雜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封面上的這把槍是黑色調(diào),邊緣被挖空,而底色是白色,在視覺上形成了三維空間,使得這把槍就像擱放在畫面上、伸手便可以拿下來一樣。
3.冷暖色調(diào)的運用
在 圖1中的色輪上可以看到,左面的是冷色調(diào),右面的是暖色調(diào)。在一個畫面上將冷暖色調(diào)合理地交織在一起,冷色調(diào)會向后退,暖色調(diào)則撲面而來。印象派畫家十分注重這種對比手法,在他們的風景畫中,背景的天空和云彩等往往是明亮的、流動的、遠遠的,用淡淡的冷色調(diào),畫面主體則往往是暖色調(diào),顯得穩(wěn)定、突出,仿佛就在近前。 圖10《達拉斯早新聞》(The Dallas Morning News)旅游版采用暖色調(diào)的黃沙色作襯底,襯托出冷色調(diào)的照片,加深了照片的縱深感。這種冷暖色調(diào)的對比通常也是補色的對比。
4.深淺層次的運用
利用同一種顏色的不同深淺形成對比,自然地顯示立體感,是彩色報紙設(shè)計常見的手法。《圣何塞信使新聞》(San Jose Mercury News)及其雜志的這幅封面照片就是這樣處理的。《信使新聞》的照片偏重金褐色的色調(diào),編輯以這個色調(diào)為基礎(chǔ),在深底色上用淺金色作標題,文字則更淺些,使整幅圖片和報道渾然天成,頗具和諧的立體感。《圣何塞信使報》所辦的雜志《西方》(West)采取了同樣的處理手法,只是加重了原照片的褐色色調(diào),并加大了反差,使立體感更鮮明。
編好彩色報紙,對編輯來說是一個新課題。以往我們的編輯部里多是文字編輯為主,美術(shù)編輯只起到美化版面的作用。從以上分析中我們注意到,現(xiàn)代的報紙編輯部必須考慮兩個問題,一是文字編輯必須熟悉平面視覺傳達的各種手段和知識,包括色彩學;二是美術(shù)編輯必須改變長期以來的配角地位,融入新聞編輯的主體行列中。
注釋:
①費伯·比倫(Faber Birren):《色彩的原則》(Principles of Color)第77頁
②馬里奧·加西亞(Mario Garcia)、佩姬·斯塔克·亞當(Pegie Stark Adam):《新聞設(shè)計中的色彩》(Colorin News Design)第30、31頁
③達里爾·莫恩(Daryl Moen):《報紙編排設(shè)計》(Newspaper Layoutand Design)1989年版2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