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人
一個人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從社會角度講:學生、藍領(lǐng)、白領(lǐng)、官員、百姓……從家庭角度講:兒女、夫妻、父母……可以說,許多角色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有一種角色只要扮上裝就永生不會改變,這就是父母。一旦成為父母,就會有一個永遠的觀眾,那就是他們的兒女。從孩子一生下來,他們那雙亮晶晶的眼睛就會始終追逐、觀察并評價自己的父母——他們的第一位啟蒙老師、第一個學習的榜樣。
去年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崔永元主持的實話實說節(jié)目邀請了一些小朋友當嘉賓,本來是要孩子們講講父母的優(yōu)點,但崔永元在現(xiàn)場直播時突然改變了主意,讓小朋友講講自己父母的缺點。這下子熱鬧了,天真無邪的小朋友爭先恐后地描述起他們所觀察到的父母的缺點,這可能是他們的父母始料不及的。
一個孩子他爸的缺點是愛喝酒,天天喝,還到外邊去喝,有時又吐又嚷地讓人用汽車送回家還得背進屋來,真不知這個孩子的爸爸是否聽到了兒子對他的評價。我想不論他為什么喝酒,為消愁,為瀟灑,為應(yīng)酬,但在兒子眼里,他都是個酒鬼。
另一個男孩說他爸愛喝可樂,按說這實在不應(yīng)算什么缺點,但他爸卻喜歡在夜里端著可樂在屋子里轉(zhuǎn)悠,經(jīng)常把夜里醒過來的兒子嚇一跳。連半夜里喝可樂都能給孩子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可見這雙小眼睛該是多么明亮。
一個小姑娘說她媽媽愛打麻將,長期的熏陶,使她也認識了很多牌。小姑娘的媽媽為什么染指麻將,我們不得而知,但在女兒眼中已成缺點則是不爭的事實。想想看,八圈麻將下來要好幾個小時,還有什么時間陪孩子玩兒呢?更不用說對孩子進行教育了。
看完節(jié)目,憶起自己兒時也曾時時觀察著父母的一舉一動。當我為人父母后,正值十年動亂,每天離家都不知能否平安歸來,因此,下班回家后的面部表情,就是兒女心中的晴雨表。不安的環(huán)境也使人脾氣變壞,長大了的小女兒對我過去對她的不公正的責罵,至今耿耿于懷。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現(xiàn)在我的兒女們也都扮演上了父母的角色,他們的兒女也睜著那雙亮晶晶的大眼睛當上了永遠的觀眾。寫到這里我突然想到,崔永元是否意識到除了電視機前的廣大觀眾外,也有一位他的永遠的觀眾在時時看著他的演出,觀察著他的心靈深處,當然那就是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