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朋友去美國度假,在假期尾聲來到一個汽油站,那里有一塊大廣告牌寫著:“你很快便會到達密西西比州,這是你用5美元能買到5升汽油的最后機會了?!?/p>
他們付款加了油,隨口向油站職員詢問密西西比州的汽油價格。職員說:“4.9美元。祝你們旅途愉快!”
電話風波
我是清潔部的經(jīng)理,一次有個下屬來報告,說她剛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發(fā)出像喘氣般的“嘶嘶”聲,她非常害怕,禁不住對著話筒大聲尖叫。
我還在安撫這下屬,另一個請潔工人電來了,說感到忐忑不安,因為她用噴劑清潔電話時,話筒突然傳出女人尖叫聲。
老少咸宜
6歲兒子第一次到朋友家去過夜,幾經(jīng)考慮,決定不帶他心愛的熊寶寶一起去,因為怕朋友會笑他。
到了晚上大約九點半鐘,我接到他的電話。正如我所料,兒子要我把他的熊寶寶送過去。我問:“你朋友也有一只,是吧?”兒子答:“不是,那是她媽媽的?!?/p>
(李振華摘自2000年11月13日《參考消息》)
常識錯誤
在芝加哥,貪慕虛榮的朗利夫婦終于有機會參加一個名流云集的聚會。閑聊的時候,話題轉(zhuǎn)移到音樂家莫扎特身上,大家一致同意他是一位絕對的天才。朗利夫人抓緊機會搭話:“對對,我上個星期才見他坐5路公共汽車去看公牛隊的比賽?!?/p>
所有人都愣住了。在令人難堪的沉默中,沒有人比朗利先生更尷尬。他把老婆拉到一邊低聲說:“我們還是走吧,拿上你的外套!”
“我看出來了,你對我不滿意,”回去的路上,朗利夫人終于忍不住問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謝天謝地,你并不完全是個傻瓜!”朗利先生悲憤地說,“你把我們的面于都丟光了!誰都知道5路車不去體育館!”
(李建明摘自2000年10月19日《南方周末》)
妙手回春
三位醫(yī)生各自夸耀其妙手回春。
第一位說:“我曾經(jīng)給一個人接上斷臂,現(xiàn)在他是全國最著名的棒球投手。”
第二位說:“那算什么,我曾給一個人接上斷腳,結(jié)果他成為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長跑運動員?!?/p>
第三位說:“那也不稀奇,我給一個傻瓜接上正常的笑容,現(xiàn)在他是國會議員。”
(朱明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