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 夏
我國圍棋經(jīng)過清初的迅猛發(fā)展后,至范(西屏)、施(定庵)時達(dá)到頂峰。此后棋道慢慢趨于沒落,到了晚清,雖有“十八國手”,但圍棋造詣上較范施已有明顯差距。
李湛源即為“晚清十八國手”之一,名許清,字海門,號湛源,江蘇南通人。當(dāng)時的揚州是經(jīng)濟、文化重鎮(zhèn),也是圍棋活動盛地,匯集了各方棋藝大家。少年時的李湛源經(jīng)常前去觀摩習(xí)藝,只要是水平比他高的棋手,就虛心求教。只短短兩年時間,李湛源已融匯百家所長,凌于眾人之上一躍而為國手了。
在秋航移居北京壽佛寺后,李湛源也隨之到來,人們把他們與同為“十八國手”之一的沈介之并稱為“京師三國手”。當(dāng)時京城弈風(fēng)很盛,“王公大臣再邀至高手,以為娛樂”。但棋手雖被尊為貴賓,也有不得已的苦衷,那就是不敢放開手腳。達(dá)官貴人為博雅興,常有豐厚獎賞,但若不能贏棋,自然十分掃興。通常情況都是棋手未盡全力,與之互有輸贏。沈介之就頗得此道之力,以弈取悅當(dāng)朝大臣,最后官至廣西巡檢。其實昔日棋圣黃龍土也曾于棋盤上排“壽”字博康熙一笑,沈如此作法也無可厚非。而李湛源“性疏放而桀驁”,將圍棋視為神圣之事,對此不以為然,不肯與王公大人對弈。但他既為“京師三國手”之一,名頭太過響亮,總是有些附庸風(fēng)雅之人緊追不放。實在推諉不過,湛源就“蓬首跣足”赴約,對弈時殺得對方大敗,常常是連一塊活棋都沒有,場面很是尷尬。久而久之,找他下棋的人確實少多了,但有不甘心者,私下里對他許以財錢官位,只求其讓一、二局以全名譽。湛源表面上應(yīng)允,對方歡天喜地地回去了。及對局時,湛源故伎重演,仍殺得對方片甲不留,貴官惱羞成怒,也顧不得面子,質(zhì)問他為何悔約。李湛源則理直氣壯地說:“我故不貪爾賄也。”民國裘毓麟稱“弈家不藉弈為稻梁謀者,惟湛源一人?!笨墒侨绱艘粊恚吭丛诰┏堑娜兆硬缓眠^了,沒有了下棋的賞金,漸漸連度日都成了問題,只好跑到秋航的壽佛寺里混齋飯。好在壽佛寺因秋航的入住香火很旺,并常有些慕名前來的圍棋名手,在那里湛源倒可以一展身手,樂得悠哉游哉。
北京城里的生活并非事事如意,他孤傲的性格卻使他贏得了人們的尊敬,達(dá)官貴人仍愿與之交往,只是不敢再與之對弈了。可能是離家太久思鄉(xiāng)心切,咸豐末年李湛源辭別眾人歸鄉(xiāng)。及來年,有消息傳來說他已卒于石港。
李湛源(白)VS周星垣(黑)
第一譜:1-100
周星垣是李湛源的老鄉(xiāng),也是南通人,亦為晚清十八國手之一,史載曾六個月不下樓彈精學(xué)弈。
白29頂時,黑30失機,應(yīng)先于32位扳。實戰(zhàn)與31交換后再扳出為時已晚。
白49應(yīng)于50位接舍棄兩子為好。至53被黑滾打后,黑已有轉(zhuǎn)機,但黑54以下不得要領(lǐng),未能追究白的失誤,此著應(yīng)59右上一路跳出,將白整體作為攻擊目標(biāo)。
白67跳出稍重,不如68位下一路托騰挪。
黑78貼強硬,白79斷后激戰(zhàn)已不可避免。
第二譜:1-87(即101-187)
至本譜黑12的轉(zhuǎn)換黑稍便宜,局勢有所挽回。
黑28、30忽視了白35貼后37飛攻的手段,黑苦。
下面白棋雖是劫活,但此劫黑太重,幾乎無法打贏,敗勢遂定。
1-187手以下略,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