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qū)作戰(zhàn)需要機動性好的步槍,這樣導(dǎo)致一些制造商生產(chǎn)較短槍管的精確步槍,從而也使槍械制造面臨一些突出的問題:槍管短到什么程度?使用較短槍管會有什么損失?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分析一下內(nèi)彈道。內(nèi)彈道學(xué)是一門很復(fù)雜的學(xué)科。影響彈藥和彈頭的內(nèi)彈道性能有許多因素,包括:藥室容積,裝填密度,裝藥量及火藥燃燒規(guī)律,點火前的藥溫,點火的一致性及速度,彈頭的直徑、質(zhì)量,槍管長度及內(nèi)部尺寸等。
較長槍管使得火藥對彈頭作功較多,所以能賦予彈頭較高的速度。然而,彈頭后面的燃氣壓力隨著彈頭沿槍管向前運動而降低。假設(shè)槍管足夠長,在槍管內(nèi)將存在一個點(槍管對彈頭的摩擦力和彈頭前面的空氣阻力等于彈頭后邊的火藥燃氣壓力),在這一點上,彈頭速度將開始衰減。
有關(guān)槍管長度每減少一英寸彈頭速度將降低多少的問題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就這一問題,美國TacOps公司以正在流行的0.308英寸溫徹斯特坦戈(Tango)51步槍進行了研究。該公司認為:城區(qū)作戰(zhàn)選用457~508mm長的槍管是最佳的,首選長度為457mm。
在研制坦戈51步槍期間,TacOps公司將一根標準的660mm長的槍管以25.4mm(1英寸)的遞減量削到457mm。每次削減后都發(fā)射10~20發(fā)彈,他們發(fā)現(xiàn)508mm長的槍管火藥可以完全燃燒,且每次削減彈頭后初速基本不減(采用聯(lián)邦彈藥公司的10.89gBTHP彈)。長457mm的槍管彈頭速度只減少了9.8m/s。
據(jù)TacOps公司稱,較短槍管步槍適合城區(qū)和郊區(qū)作戰(zhàn)。除非特殊需要使用較重彈頭,或采用大裝藥量賦予彈頭較高速度,或采用低燃速火藥,否則,根本不需要660mm長的槍管。洛杉磯司法長官部的特種執(zhí)法局也做了類似試驗,得出相同的結(jié)論。
美國特種執(zhí)法局射擊專家蘭伯萊切特說,較短槍管的精度不受影響,在91.4m射距上短槍管與長槍管相比精度不會相差1/4角分(又稱分,角度單位,一圓周為21600分。在91.4m距離上,如果表尺缺口移動1分,命中點則將偏移2.54cm--編者注)。在548m射距上,兩種槍管的性能一樣好。遠距離的精度也不受影響。為此,司法長官部決定購買槍管長457mm并帶有消聲器的坦戈51步槍。
實際上,較短槍管比較長槍管的精度或許更好。大家知道,步槍槍管是一根懸臂,易彎曲。當彈頭沿槍管運動時,彎曲得越大導(dǎo)致振動越大,振動越大,對精度的影響越大。較短的槍管剛性較好,當然振動較小。
另外,厚壁槍管比薄壁槍管振動小。這是由于厚壁槍管的振蕩頻率較高,振幅較小,且持續(xù)時間較短。因此,可以認為較厚槍管的口部跳動小。采用較短槍管可使槍管稍厚一些,但步槍又不顯得笨重。再有,槍管受熱后要膨脹,使內(nèi)膛口徑變大,因而增大了射彈散布。但較厚的槍管能使溫度上升得慢一些,所以相對薄壁的槍管而言,更有利于射擊精度。
像使用0.308英寸溫徹斯特彈,槍管長457~508mm也許是好的,但是采用0.300英寸溫徹斯特馬格努姆彈(7.62×66B)會是怎樣呢?目前,仍有許多執(zhí)法部門還在選用這種彈(因為它有較好的遠距離彈道性能。0.308英寸溫徹斯特彈有效射程731m,而0.300英寸溫徹斯特馬格努姆彈的有效射程達1005m,且在全射程上彈道較低伸)。
為了找到這個答案,TacOps公司采用660mm槍管以25.4mm的遞減量縮短槍管進行試驗,試驗用彈是聯(lián)邦彈藥公司的12.3gBTHP比賽彈,槍管從660mm到559mm,彈頭初速不減,小于559mm時,彈頭初速開始減小。因此,公司決定不再試驗更短的槍管,并認為559mm長的槍管是理想的,其精度與長槍管相差不到1/4角分。
用較短槍管槍口焰會是怎樣呢?答案是,較短槍管的槍口焰稍有增加,但不像預(yù)想的那樣大。從實用的觀點看,610mm、660mm、457mm和504mm長的槍管的槍口焰是可忽略的(使用緩燃發(fā)射藥除外)。而且槍口焰能通過消聲器消除。許多射手發(fā)現(xiàn)當使用槍口裝置時由于減小了槍口沖擊波和后坐,精度得到了提高。
消聲器也能顯著地減少槍的后坐速度和后坐能量。槍口處的火藥燃氣體積和壓力是影響步槍后坐能量的主要因素。較短槍管導(dǎo)致槍口氣體體積和壓力增加,后坐速度和能量也隨之增加。不過消聲器可增加槍的質(zhì)量,降低了步槍后坐的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滿意的槍管長度取決于口徑及配用的槍彈??傊?,如果較短槍管能夠提供相等或較好的精度而彈頭初速又幾乎不減或減少較少,為什么還去采用較長的槍管呢?為什么還要犧牲機動性和額外加重呢?◆
任之編譯
(編輯/魏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