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琳
清明時去給安葬于安徽老家的父親掃墓,因為老家地處皖南山區(qū)。一場細雨過后,滿山云蒸霧罩,一片氤氳之氣,給我憑添了不少追思之情。
按老家的習俗,出嫁的女兒是不能給長輩掃墓的。因為我們身處外鄉(xiāng),如遵循此規(guī)矩,怕是再也沒有機會向父親表達孝心了,所以族里的長輩體諒我們小輩,默許了我的行為。
當我們爬到山上,霧靄散去,陽光漸起。父親的墳依山而建,坐南朝北,正前方是一片開闊的田地,山腳下是淙淙的小溪。
一年不見,墳四周已是雜草叢生,我和哥哥盡力清除雜草。想著父親生前也是整潔的一個人,讓他靜靜地長眠在一片清爽、有風相伴、有水相依的地方,也是我們僅能為他做的。
噴薄而出的朝陽點點灑落在墓前。想著父親不是躺在冰冷的地底下,也有暖暖的陽光包融著,我的心中增添了不少暖意。極目遠眺,想著父親遠遠地看著我們的到來,該有多么的喜悅,卻又要目送著我們離去,他又該多么的悲傷……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對于我來說不免是心中永遠的痛!“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記憶中的父親似有喋喋不休之感,對我們的關(guān)愛在當時我的眼中卻是煩人之事。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他總是再三強調(diào)我們要做好;飯后碗中不能有飯粒;看完報紙一定要折回原處;毛巾用完后一定要張開晾曬……因為我的大意,常被父親呵斥。也因為生來粗心,直到現(xiàn)在我也沒有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只是現(xiàn)在我把這樣的好習慣又當成教育兒子的模式了。
我12歲就離家去縣城讀書。開學那天,父親為我整理生活用品,我卻沒事似地站在一邊看著他忙乎。鄉(xiāng)下來的同學都羨慕我有這樣好的父親。
記得有一次,我從家里返校,原本說好送我的小車,因為臨時有事提前走了,父親只好用自行車送我去車站坐車。當時是定點發(fā)車,兩個小時一班。我在那兒等著不免心里著急,不停地對父親發(fā)著牢騷。他卻總是笑著看著我,勸我別著急,別生氣。我上車時賭氣也沒和父親說一聲再見。過了幾天,父親來信了,打開一看,是他怕我心情不好,回校后會影響學習,特意向我解釋。父親慈愛的話語感動得我淚水奪眶而出。我為自己的任性、不明事理而深感內(nèi)疚。這件事在我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雖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風雨洗涮,卻依然清晰如初。
我在縣城讀高中的時候,每隔幾天,父親都會趁著辦事的機會來學??次遥阉麖膱蠹埳瞎すふ碌谋容^適合我的文章送給我。父親寫得一手好字,有的文章篇幅很長,要抄下來恐怕也得花上半天時間?,F(xiàn)在想來,父親為我抄這些文章的時候,對我有多深的期待啊!可我當時卻不以為然,常常不經(jīng)意地把文章擱在一邊,偶爾才會看看。后來,一次中考的文題恰與父親為我抄寫過的一篇文章巧合,這時我才明白,原來父親也是用心為我選擇的,從此我才對這些文章給予了應(yīng)有的重視。在我保留下來的父親的遺物中,還有幾篇這樣的文章,每次看到它們,我就仿佛看見了父親伏案摘抄的情景,每每情難自已。
父親的老家是山區(qū),到了每年的清明時節(jié),農(nóng)婦們都上山挖春筍。挖回家后的春筍,一時吃不了,把它的筍衣層層剝?nèi)?,只留下最嫩的筍心切成片后水煮,置于大陽底下曬干,想吃的時候再放入水中浸泡,味羌清純,有一種獨特的山珍之氣。我想,父母之愛正如這層層的筍衣,年少不經(jīng)事時,一層一層地剝?nèi)ブ?,方可感受真情。而如今,只要想到父親,我周身頓時就會被蕩漾的愛意所包圍,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曾經(jīng)得到的愛意有多濃!
“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告訴你,告訴我心中一直都懂你……”聽這首歌時,我曾潸然淚下,為它流露出的真情,也為自己的心聲從未以如此明白的方式向父母表達過……
時至今日,雖然我已沒有了父愛,但是,愛的春華秋實我已經(jīng)深深品味。有時我也想,自己如春筍一般,有愛的甘霖的滋潤,假以時日,必以燦爛的英姿回報于父親曾給我且一直伴于我的深情。那時,如果父親有知,定會含笑于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