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南高原的放歌者

      2003-04-29 00:44:03
      含笑花 2003年5期
      關(guān)鍵詞:艾青高原散文

      龍 符

      為五彩繽紛的生活放歌,為生我養(yǎng)我的南高原放歌。

      ——題記(摘自周祖平詩集《親近南高原》后記)

      著名的文學(xué)評論家唐韜說過一段發(fā)自肺腑,關(guān)于對大詩人艾青詩美藝術(shù)的精彩文字(見上海辭書出版社《新詩鑒賞辭典》):

      “有人說,讀艾青的詩總不免使人有憂郁的感覺;也有人說,憂郁對于艾青是氣質(zhì)性的。對此,我還要補充一點:憂郁對于艾青既是氣質(zhì)性的,因此也必然有民族的時代的因素在里面。魯迅也是憂郁的,有時甚至有寂寞和孤獨之感。艾青的憂郁是可以理解的,我個人認為,一個詩人,一個偉大的作家,生在中國這樣的社會而沒有憂郁或者寂寞之感,那倒是難以理解的了。艾青的確是憂郁的,那是屬于個人氣質(zhì)的帶有時代性的民族性的憂郁—— 一種崇高的憂郁!

      我年輕時喜歡徐志摩,中年以后醉心于臧克家,還有戴望舒和卞之琳,如今齒發(fā)脫落,垂垂老矣,而我卻更愛好艾青。這并不是說艾青的詩是寫給老年人讀的,不,完全不是。歸真返璞,我愛好他的樸素、平實,愛讀他那用平凡的語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寫出激動人心的詩篇?!?/p>

      正當(dāng)我為云南彝族作家周祖平撰寫作品評論的時候,我無意中閱讀到唐韜獨具慧眼,傳神生動,真知灼見,入木三分的精妙評論,倍感茅塞頓開。一剎那間,便有了古希臘物理學(xué)家阿基米德在浴室里找到“阿基米德質(zhì)量守恒定律”那種欣喜若狂的感覺。畢竟,艾青的詩是周祖平心中畢生的最愛。

      唐韜評價的是中國的大詩人艾青,說其與魯迅有相似之處,那就是“一語道破天機”的“崇高的憂郁”!筆者認為:“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艾青詩)這便是“崇高的憂郁”寫成的“偉大名句”!還有艾青詩藝的特色在于:返璞歸真,毫不雕琢,樸素平實。尤其是“平凡的語言+自由的格式=激動人心的詩篇”,實乃“傳神之筆”與“畫龍點睛之語”!

      魯迅先生對其作品,一貫崇尚“白描”:“去粉飾,少作做、不賣弄,存真意”。魯迅的“白描”與“崇高的憂郁”以及艾青的“返璞歸真”之美,正是云南彝族作家周祖平詩集與散文集中應(yīng)有之“書中之義”。誠然,本人亦無將周祖平與魯迅、艾青相提并論之意,只是想從中找出文學(xué)風(fēng)格中某些相似的特點,加以評論。

      關(guān)于這一點,我與云南著名評論家劉鴻渝先生的審美視角相一致。周祖平作品的藝術(shù)風(fēng)格體現(xiàn)在:以作家的眼光,將生活的美麗,用詩歌的形式,散文的筆墨,對生于斯,長于斯,歌于斯,愛于斯,念茲在茲的南國高原,進行畫家式的“寫生”,將生活的真實轉(zhuǎn)化為藝術(shù)的真實,最后奉獻給生他養(yǎng)他的紅土地一首首洋溢泥土氣息的詩歌,一篇篇散發(fā)稻花芬芳的散文。誠然,這是生活賜予周祖平創(chuàng)作的兩套筆墨。

      正如劉鴻渝先生所言的那樣:“我之所以認可他的詩歌為‘詩歌寫生,就是因為他像一位勤勞的畫家,把云南邊疆山川風(fēng)物人情世態(tài)都以詩歌為彩筆納入他的畫卷,真實生動,絢麗多姿?!彼拿恳皇自?,都在用“詩歌寫生”的筆法描繪南高原。“獨具詩歌的‘寫生品味,給讀者與詩壇以清新的啟發(fā)”。斯言善哉!從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初期開始至今,周祖平曾經(jīng)認為當(dāng)一個記者、編輯就是理想的職業(yè),而做一名作家、詩人則是浪漫的夢想。他先后當(dāng)過“孩子王”——中學(xué)教師、廠長助理、青聯(lián)秘書長、刊物主編、文聯(lián)副主席等眾多角色,不論職位如何變幻,周祖平從未停止創(chuàng)作,一刻也沒有放下過手中的彩筆。他說:“人要修身立品,詩要回歸古典?!闭\然,如李白的《靜夜思》和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大俗則大雅,大拙亦大巧,正像文學(xué)大師巴金所說的那樣:“最高的技巧就是無技巧”。周祖平走了一條雅俗共賞的文學(xué)之路。

      人要人品,文要文品,詩要詩品。無品位,則是次品、劣品、殘品,而非佳品、精品和極品。周祖平的詩歌,仍然屬于聞一多先生所論具有“建筑美、繪畫美和音樂美”的作品范疇,從而體現(xiàn)厚重深沉的詩歌審美價值。

      一、大山般厚實深沉的詩歌美

      春鳥拖著無形的經(jīng)緯/歡笑著在天空中/涂抹燦爛的色彩/將嚴(yán)寒織進隔年的記憶/網(wǎng)起人們久蓄的活力/……

      ——摘自周祖平詩作《初春的曠野》

      回眸當(dāng)代中國,文化學(xué)與傳媒學(xué)風(fēng)靡一時。商業(yè)性,時尚氣,甚至泡沫化,甚囂塵上。在全球化、商品化、多元化的當(dāng)代,“讀圖時代”似乎取代“讀書時代”,擯棄文本,追求“視覺盛宴”,用流行文化、通俗文化去取代傳統(tǒng)文化與精英文化,大有西風(fēng)漸進之感。在文化層面與精神構(gòu)架上,消費主義、女權(quán)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乃至性與暴力,同性戀、變性手術(shù)、隱私權(quán)、解讀身體、“美女作家”、“下半身寫作”等等轟動一時。有人甚至高唱“享樂主義”,將“享樂進行到底”。物欲橫流,紅塵滾滾。不少詩人,劍走偏鋒,旁門左道,遠離時代,遠離生活,遠離心靈,熱衷于杜撰一些自我麻醉的所謂“詩歌”——淫晦淫盜的“怪詩”,堂而皇之登上某些國內(nèi)一流純文學(xué)刊物的殿堂,褻瀆了神圣而又崇高的詩壇,實乃中國文壇之一大“怪狀”。

      有感于此,云南彝族作家周祖平,在《學(xué)詩札記》一文中說:“詩不是‘硬擠出來的,而是靈魂的顫音,是人們最想說而又沒說過,又非說不可,并且只能這樣說的‘話,這‘話是心靈的鍵盤情不自禁‘流泄而出的?!薄翱刹?,詩是生活的賜予,但決不是生活的翻板——伊薩科夫斯基說的好:如果沒有思想,沒有構(gòu)思,也就沒有詩可言?!?周祖平這樣說,也這樣做。

      魯迅說:文藝是國民精神的火炬,是時代精神的號角。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家肩負著謳歌生活,描繪時代,追求真、善、美,鞭笞假、丑、惡的歷史使命與崇高責(zé)任感。作為“實力派詩人”,周祖平靠作品說話。在創(chuàng)作上,堅持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手法相結(jié)合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永不言悔。在創(chuàng)作的思維上,堅持含蓄的詩美藝術(shù),雅俗共賞的詩美色彩。在“意象”與“物象”之間,借助“通感”創(chuàng)作手法,形成詩的韻味,使每一行從血管里流淌出的詩句,都成為“有意味的形式”。

      在語言運用上,周祖平堅決不寫“意象的重復(fù)與疊加”的所謂“朦朧詩”,使作品“口語化”而非“口水化”,從詩歌的本體走向詩歌的本真。同時,緊貼生活的母土。用他那支彩色的妙筆,放歌生他養(yǎng)他的紅土地,謳歌“本土化”的風(fēng)俗人情。在他的筆尖,詩情蕩漾,有彝家多姿多彩的馬櫻花、弦子舞、少女、木葉和山歌;有苗家五彩繽紛的“踩花山”,壯家異彩紛呈的“紙馬舞”和“小年節(jié)”;有《壯鄉(xiāng)·苗嶺·彝山》,那“用心體味著的生活”,還有那“讓耕耘和收獲演繹新的故事?!?/p>

      “歌詩合事而作”。詩言志,歌詠言。中國詩人一直有“街頭詩、槍桿詩、田間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在各個時期,敲響令人奮進的鼓點與嘹亮的號角。這些詩,在大眾化、民族化、通俗化上,貼近生活、貼近現(xiàn)實、貼近心靈,贏得人們的喜愛。周祖平也是這樣一位貼近時代、擁抱生活的歌者。他寫出《桂花飄香的時節(jié)》、《我與共和國》,《1997,我和你》、《千禧之春》、《我熱戀的故鄉(xiāng)》等一大批與時代同步,與生活同行的華章詩篇。

      在《親近南高原》一詩中,我高興地讀到周祖平的“詩歌宣言”與“藝術(shù)宣言”:

      “當(dāng)然要先為人 方能為詩

      詩生長在崎嶇的旅程中

      思想只有在深刻的體驗中成熟

      只有把腦髓和骨髓一并

      注入筆端

      方能寫出好詩句”

      事實上,年過不惑之年的周祖平,固守著他人生的“三大嗜好”:“一是寫作二是吸煙三是喝酒”,而且是“煙鬼”,明知繆斯不吸煙,卻偏偏點燃一支,“就這樣一夜又一夜,用筆敲醒夜闌,把不太動人的句子狠狠甩出窗外。之后,與夜闌對坐,把腦髓和骨髓,把愛和恨一并注入筆端,譜寫新的句子。”

      來自彝山的詩人——周祖平,“他戴著的那副鑲黑邊的眼鏡雖然大大增加了他的書卷氣,但是在鏡片后面仍然流露出大山的兒子那種對黨、對祖國、對生活最純樸的感情,他不是一條隨波逐流專趕時髦的小溪,而是一泓感情深厚清澈見底的深井?!保▌Ⅷ櫽逭Z)文如其人、詩如其人!

      在周祖平的詩中,一直有一種“一顆心與千萬顆心碰撞最佳的相交點”。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寫吃南瓜菜飯、蕎面疙瘩、玉麥黃飯長大,用汗水把山村的太陽浸泡亮,用山歌吞噬寂寞吞噬苦海,走進熾熱的紅高原,把手舉成旗幟,把山風(fēng)翻譯成抒情詩,年年歲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灑下串串汗水,收割捆捆歡樂的山里漢子和山妹子?!?/p>

      讀到此,我的心被感動并且震撼了。這就是詩人的審美視角和藝術(shù)天國呀!有道是: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詩人的愛心與靈魂、詩人的情懷與聲音,詩人的人格與魅力,一切盡在不言中……

      現(xiàn)為云南省作協(xié)理事、文山州文聯(lián)副主席、州作協(xié)主席的周祖平,多年來,一直未忘記他那首發(fā)表于《文山報》上的處女作短詩《缺》,此詩篇幅不長,不妨摘錄全文,以饗讀者,也“窺一斑而見全貌”。

      “去找新結(jié)識的朋友/碰到一位白須老頭/喂,慶國家從哪里走?/沒有回音發(fā)出/一道冷冷的目光/射得我渾身不舒服/不由得這兒拍拍那里抖抖/筆挺的西裝/锃亮的皮鞋/該有的都有/我倒底缺啥/讓白須老人那樣難受?”

      這樣短小精悍的諷刺詩,可以說是周祖平詩歌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臺階?;厥走@樣發(fā)表于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初期的詩作,仍然有其耐人尋味的審美價值。標(biāo)題僅一個字《缺》,全詩至尾也避而不答?!把酝庵猓彝庵簟蹦耸侨鄙佟拔拿鞫Y貌”,“吾手寫吾口,吾口寫吾心”。在言簡意賅的作品中,含蓄雋永的思想啟諦與“靈魂拷問”,仍然有擋不住的閱讀魅力。寓情于文、寓教于詩,這一點就是周祖平作品潛移默化的高明之處。從一件小事,提煉一首好詩,是周祖平日積月累的文學(xué)積淀的結(jié)果,也是他放飛靈動的詩歌翅膀的產(chǎn)物。他用眼睛觀察,卻用腦筋思考,用心靈去寫作詩歌,邁出文學(xué)之旅的最有價值的跬步之舉與沖刺探索。

      在周祖平的詩集中,總有一種“南高原情結(jié)”。這種“南高原情結(jié)”從第一輯“從南高原放飛的思緒”,到第二輯“南高原情愫”、第三輯“南高原放歌”和第四輯“親近南高原”,都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深情眷戀,那就是“親近生我養(yǎng)我的南高原?!痹谠姼琛队H近南高原》中,周祖平用詩的語言描繪的“山的故鄉(xiāng)”、“山的女兒”、“山的群像”、“山的美感”、“山的風(fēng)采”、雄渾旖旎,氣韻生動,濃墨重彩的手筆,有粗獷奔放之壯美,令人佩服他的藝術(shù)想象之瑰麗神奇。

      在“南高原”有《亮麗雄關(guān)》——馬關(guān),《潮涌》——西部大開發(fā);有《乘車上羅家坪大山》、《擁有八角的山村》,有《國門》、《軍人》、《貓耳洞》等獵獵軍魂;還有《山鄉(xiāng)之晨》、《山妹》、《山歌》、《山戀》、《山溪》、《山的兒女》,那里有一群蘇醒了的《山里人》;壯鄉(xiāng)苗嶺有一群“金不換”精神的父老鄉(xiāng)親!

      在周祖平的筆下,麻栗坡烈士陵園,“是我心中的金字塔/永遠不會倒塌”;《貓耳洞》“與死神扳手腕的地方”,這是軍人與戰(zhàn)爭的較量,也是鐫刻在焦土上的詩行;在《山的兒女》中詩人寫道:山的兒女們“不流廉價的眼淚/總是以山的性格/鑄起一種山的精神/即使身受世間最苦的磨難/也要步夸父的后塵/即便倒下也要兀立成一塊山石/”這便是詩人筆下“山的精神”,何等的鐵骨錚錚!

      與作品的硬漢風(fēng)格相比,詩人也有俠骨柔腸。我比較欣賞《盤龍河吟詠》中那何等瀟灑的詩行:“那時/祖父順手一舀/就是一瓢清洌洌的山歌/父親雙手一捧/就是一輪純凈凈的月亮”;在《馱娘峽山水》中:“自從仙人用神斧/劈開這一串山巒/這里的山水/便成了/滇東南耐讀的風(fēng)景/”——這是多么絢麗的想象!在《游白沙坡溫泉》中:“魚兒般游進水里/潛入唐詩宋詞中/千古絕唱的感覺/尋找新的韻味/”——這是多么巧妙的聯(lián)想!

      寫于此,我不得不引用國學(xué)大師錢鐘書的“千古絕文”《通感》:“在日常經(jīng)驗里,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身的領(lǐng)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體質(zhì)?!边@便是詩美詩藝中“妙不可言”的“通感”藝術(shù)審美。在周祖平的詩中,富于“通感”的詩句亦不少見。譬如《那年秋天》一詩,全文大量使用“通感”,使全詩產(chǎn)生美感:“多情的秋陽一遍又一遍/溫柔地撫摸蕓蕓眾生/……那本《雪萊抒情詩選》/偶然成為一根紅線線/仍把感情支付給/太陽吻不到的幽寂山谷”。從詩歌審美通感藝術(shù)手法的角度講,周祖平的詩歌美學(xué)追求值得首肯。

      正如評論家劉鴻渝所言:“在周祖平的詩集中,我們聽到了詩人那讓人或心靈寧靜或熱血沸騰的聲音,這種純粹的聲音,洞悉靈魂的底蘊,了解升華的軌跡,達到詩人與讀者的完善與充實,這是一個以心待心,以心傳心,以心感心,以心應(yīng)心的交雜歷程,但這又是一種精神生活無法取代的充實而愉悅的高尚歷程?!边@種慧眼獨具的詩美評論,十分中肯又恰到好處。

      二、老山茶般韻味悠長的散文美

      “那小溪里的漪淪/是你的笑靨么/為什么我一見它/就想變成一條魚兒”

      ——摘自周祖平詩作《相思》

      散文者,形散而神不散之文章也。散文貴“散”而又忌“散”,須“形散而神不散”。題材內(nèi)容廣泛,寫法多種多樣,靈活自由??墒闱椤⒆h論、敘事、描寫??上裥≌f那樣描摹形象,刻畫心理,渲染環(huán)境,烘托氣氛,還可以像詩歌那樣運用比喻、象征、擬人、通感、物化、情化、色彩化等手法創(chuàng)造意境,做到“散而不亂”,“散而有致”。

      在周祖平的散文集《南高原戀歌》(待出版)一書中,他把高尚的思想與美好的情懷凝聚為生動樸素的畫面,融地域本土化和手法白描化,內(nèi)情與外物相融合,情景交融,事中見真理,寓偉大于平凡的詩歌美學(xué)品質(zhì)。不論是生活隨筆,家庭情趣,人生感悟,都可入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精焊質(zhì)樸、樸素自然,在娓娓道來之際,給人思想與靈魂的啟迪和深省。

      在思考周祖平散文創(chuàng)作的特色與風(fēng)格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寫?”和“寫什么?”如何在“散文與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尋找一種“和諧”與“嫁接”。也許,有人會說:那就寫“散文詩”吧!可不,周祖平自有他的一套“詩論”,他認為,散文創(chuàng)作是他的詩歌的“互補”,也是“文”與“詩”的“交叉表現(xiàn)”。因此,從周祖平的散文中,我們可以感受無數(shù)精彩的“文眼”,從中感悟無數(shù)美麗的“詩的語言”,這兩大特色,實際上就構(gòu)成周祖平散文美的藝術(shù)品格。

      “寫什么?”周祖平的散文,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從文二十年來,周祖平一直在“寫在黑板與案桌的田疇上默默耕耘,年復(fù)一年,在教室和寢室之間,留下斑鬢和兩袖清風(fēng),背負著一代又一代孩子走向朝霞的教師。

      寫把痛苦和苦悶甩進山岫,把感情放縱地支付給太陽吻不到的山谷,讓黑色鉆頭裹著呼呼雄風(fēng),在黝黑、豐沃的巖層里,開鉆出男子漢特有風(fēng)采的礦山工人。

      還有寫那春夏秋冬,山溪、曉霧、暮靄……”

      在散文集《南高原戀歌》中,共分為第一輯《高原屐痕》;第二輯《抹不去的記憶》;第三輯《短笛輕吹》;第四輯《在案桌的田疇上》;雖是一本散文集,但是,每一篇散文里,仿佛都有詩美藝術(shù)在生根、發(fā)芽與開花。

      關(guān)于散文集《南高原戀歌》,周祖平傾注無限深情,他說:“(此書)尚不能完全表達出我對生我養(yǎng)我的南高原深深的敬仰之意和對故土純樸、善良、勤勞的父老鄉(xiāng)親無限欽佩之情。因此,我永遠不會放下手中的筆,停止對人生悲歡離合的追尋,對生命意義的追尋。我要與故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同呼吸,共命運,緊握手中的筆,頌揚真善美,抨擊假惡丑,為五彩繽紛的生活放歌!”——這便是《南高原戀歌》散文集的情感魅力和文學(xué)題旨。

      正如文學(xué)前輩丁玲所說:“文學(xué)事業(yè)是一場長途賽跑?!钡?,周祖平從小就喜愛文學(xué),長大了,喜歡用文字與李白和杜甫對話,同歌德和泰戈爾交談,放飛文學(xué)社《永遠的“蒲公英”》。屈指一算,如今的周祖平已從當(dāng)年20多歲的“毛頭小伙子”,變成年逾不惑的壯漢,可對文學(xué)的迷戀與熱愛絲毫未減,且歷久彌深。周祖平仍然在文學(xué)路上長跑!

      藝術(shù)大師羅丹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而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周祖平就善于用一雙深沉的眼睛,去感應(yīng)、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并將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成為一篇篇含蓄雋永,短小精悍,像“老山茶那樣味道清淳”,又回味深長,且韻味十足的“生活、哲理、情趣散文”。

      歌德曾經(jīng)說過:“獨特性的一個最好的標(biāo)志,就在于選擇題材之后,能把它充分地發(fā)揮,從而使得大家承認壓根兒想不到會在這個題材發(fā)現(xiàn)那么多東西”。“獨特性的思考”,是周祖平散文創(chuàng)作中的一大顯著特點,文中的思想,大多出人意料,每每蘊藏著令人愛不釋手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例如《一窩馬蜂》、《病中遭劫記》、《田娘》、《走進城市》,以及《刻骨銘心的臘豬腳》等等,令人稱道。

      如果說,要論周祖平散文創(chuàng)作的代表作,非發(fā)表于中國作協(xié)主辦的《民族文學(xué)》月刊上的《山的兒女》一文莫屬。全文用散文詩的語言,給讀者講述了一個“山的兒女”向往“山外面”繽紛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故事。山的兒女,在經(jīng)歷外部精彩世界“一次次的沖擊悸動后”,“過大年才洗一次被子的歷史,表兄娶表妹‘親上加親的習(xí)俗成了垃圾,一切古老而陳腐匆匆逃遁?!庇谑?,“讓思想長出翅膀”,在“春雨中一個個站立”和“拔節(jié)的莊稼一起成熟”。這全篇隨處可見,俯拾即是的意象、物象與形象,構(gòu)成一種內(nèi)在的藝術(shù)張力,意境深邃,氣勢磅礴,娓娓動聽,引人入勝,凸現(xiàn)周祖平散文的獨特語言文學(xué)功力?!吧嚼餄h子都是山是山精是山魂”,“不能倒下呀,山的兒女!”這吶喊式的結(jié)尾,是全文精神的升華,又是文化的洗禮,同時,體現(xiàn)出大詩人艾青式的“崇高的憂郁”!從某種意義上說,散文《山的兒女》,實際上就是作為“大山之子”的作家本人,用血肉淚汗,烙印烘烤出的一張沉甸甸的心靈答卷,從中我甚至可以窺視到作家本人那“寬厚仁慈”以及堅韌不拔的精神雕像與人格背影。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彝族當(dāng)代作家作品選》叢書,收錄周祖平的散文《山的兒女》和詩歌《親近南高原》兩篇優(yōu)秀作品,證明周祖平的詩文作品,在當(dāng)代彝族作家作品的位置,達到可喜可賀的高度。因此,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彝族當(dāng)代文學(xué)史》收錄這位曾2度獲《邊疆文學(xué)》“金石杯”獎的彝族作家,編入“當(dāng)代詩人”卷,有創(chuàng)作簡歷,主要作品以及簡述評價,從這個角度看,可謂“英雄所見略同”,周祖平畢竟是當(dāng)代彝族文學(xué)史上靠作品說話和立足的“實力派”作家之一。

      也許是詩人的緣故,周祖平在散文中仍然少不了詩的語言,詩的文字,文中有詩,詩中有境,自成一格。就個人而言本人比較欣賞那篇發(fā)表于《邊疆文學(xué)》中的散文《走進八寶 醉在壯鄉(xiāng)》,文中虛實相間,知識性、文學(xué)性、趣味性融為一體,是一篇關(guān)于“壯鄉(xiāng)山水入畫來”的散文力作。文中寫道:“一條銀練鳴空中/嘩嘩的笑聲/久久回蕩在山谷/即使粉身碎骨千次/也不愿滯流/如此勝境/可是神仙造就!/如此氣魄/可是盤古傳授!/面對你/一切都平靜了淡漠了/卑劣骯臟的雜念,霎時蕩然無存……”周祖平筆下的三臘瀑布,何等大氣,何等曠達,何等灑脫!

      在周祖平的筆下,人間萬事萬物,皆可入詩入文。大至《為全面建設(shè)小康社會鼓與呼》,小至《人間煙火》的《閑侃》,以及《香煙情結(jié)》,甚至一件《暖心的毛衣》。透過人生的悲歡及喜、怒、哀、樂、愛、惡、懼等“七情六欲”的描摹,探索生命的價值與人生的真諦。

      在散文《我懷念那段歲月》,《遙遠的煤油燈》,《少年時代》中,洋溢著濃重的懷舊情調(diào),悠悠往事,透出一縷縷淡淡的哀愁。作家試圖將一代人的價值觀與精神追求,作出一支彝山帶來的“彩色的蘆笛”,在二十一世紀(jì)的都市森林中吹響,引發(fā)“春天里朋友”的“心靈震顫與共鳴”。而《鄰居》、《老山茶》、《大舅》、《停電的日子》等,則借陳年舊事,一張張發(fā)黃的老照片,一堆堆塵封的舊歷史,楔入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不論是人生情愫、親情友情,生活百味等等,作者采用剝繭抽絲的手法,一絲一瓣,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細數(shù)新葉,咀嚼人生,品味生活。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周祖平的散文作品,有老山茶的韻味深長,老山蘭的馥郁芬芳,老山酒的濃烈豪放!正如陳毅將軍《詠蘭》一詩中所言“生長幽谷中,本自無人識。只因馨香重,求者遍山隅?!?/p>

      周祖平在散文《遙遠的煤油燈》結(jié)尾處寫到:“如今,在明亮的電燈下看書學(xué)習(xí)時,總會想起以前在如豆的煤油燈下啃書的舊事來。親切的煤油燈總在眼前晃來晃去,似乎并沒有從我的生活中消失,它點燃的求知之光永遠不會熄滅!”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平民化視角的創(chuàng)作,含蓄而又雋永的哲理,既是他生命流程的一個腳印,也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更是一泓情感彩虹的凝聚與結(jié)晶!

      如果將周祖平創(chuàng)作的兩大部分,詩歌與散文作一點比較,我們不難看出:詩歌的詩美詩藝審美價值,遠遠大于他創(chuàng)作的散文的文眼詩意的審美價值。詩的藝術(shù)成就,高于文的寫作造詣。詩的深度,有待深化;文的高度,有待提高。就具體篇目而言,詩歌中《早晨,蔬菜市場》,感覺過于膚淺;就像劉鴻渝指出的那樣,有些詩句顯得平直,語言變化少,詩意內(nèi)涵太顯。筆者認為,個別詩作中,精彩詩句被重復(fù)使用,有“自珍”之嫌。散文集中的不少篇什,急于出爐,缺乏火候。如能文火慢煨,必成特色佳肴與精品佳作。筆者作為與周祖平深交十年之久的文友,對此深信不疑。

      有人說:文學(xué)是愚人的事業(yè)。如果一個人,沒有耐得住寂寞,淡泊名利,甘于孤獨的儒家風(fēng)范與謙謙君子之氣,很難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這條崎嶇坎坷的道路上奮然前行。而周祖平卻是一個文學(xué)精神的苦行僧、先行者和殉道者。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會有他文學(xué)作品的“崇高的憂郁?!睆牧硪粋€文化視角看,周祖平作品,一直沿襲著文學(xué)先輩巴金巨著《隨想錄》的“寫真話寫實話”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以實為美,以真為美。而周祖平的詩文集,色、香、味、形齊全,像一個大廚師,把蒼白的住事,烹飪成美味的盛宴。他總像一個魔術(shù)師,把“真的生活,如水的故事”勾兌成“有酒的韻味,茶的馨香!”滾滾紅塵,“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那一種!”讀一讀周祖平的書,你會聽到彝山漢子靈魂的“顫音”與“心靈琴盤”的絕唱,還有那一抹與春天一起發(fā)芽的希望……

      總之,就筆者而言,在我數(shù)遍通讀周祖平的詩集《親近南高原》(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和散文集《南高原戀歌》(待出版)兩本書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全書通篇清新質(zhì)樸、自然流暢,詩歌瑯瑯上口,含蓄雋永,耐人尋味。散文樸實生動,親情真情,娓娓道來。與其說是一本詩歌集、散文集,更不如說是一本“寫實集”(散文),“寫生集”(詩歌)!如果說,詩集是“口語化”的詩歌“本真”之作,那么,散文集則是“本土化”的散文“率真”之作。沒有任何矯揉造作的語言,有的是精彩的“文眼”與“詩眼”;沒有隨波逐流的躁動,沒有艱澀深奧的文字,有的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沒有故作深沉的“炒作”與無病呻吟的“作秀”,亦沒有曇花一現(xiàn)的“包裝”,有的是炙手燙人的真情實感,有的是沁人心脾的醉人滋味,有的是暗香浮動的質(zhì)樸透明之美……

      猜你喜歡
      艾青高原散文
      散文兩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兩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艾青《我愛這土地》
      金橋(2021年6期)2021-07-23 01:27:30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艾青來了
      無題
      詩潮(2016年7期)2016-05-14 19:12:40
      兴安盟| 南木林县| 海宁市| 缙云县| 昌黎县| 友谊县| 福贡县| 岗巴县| 铁力市| 陵水| 若尔盖县| 信阳市| 余江县| 南木林县| 孟村| 东光县| 鄂州市| 安国市| 牡丹江市| 安西县| 凉山| 社会| 淳安县| 莒南县| 大连市| 长泰县| 枣庄市| 建平县| 巨鹿县| 靖边县| 华亭县| 秀山| 赣州市| 和静县| 宜州市| 昆明市| 临泉县| 潜山县| 股票| 潞城市| 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