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代君
在普者黑的綠塘碧水畔,聳立著幾座青山。而青山之間,有一片隨風起伏的草坪,稀稀疏疏地長出幾稈金竹。
青山下,草坪中,金竹邊,有一間房子,竹為瓦,竹為墻,竹為門,小巧玲瓏,很是別致。
竹屋中只住著一個須發(fā)皆白的老人,男女老少見了他,都叫他為畢達。
畢達僅有一只小船,風里來,雨里去,靠打漁為生。他呀,見利不和別人爭,遇事不同別人吵,性情和順,心地善良。他不愛講話,見人投之一笑,同人打交道,三言兩語了之。
但是,畢達特別愛唱歌,特別愛跳舞,特別愛吹巴烏。他吹的巴烏,曲調(diào)多,音色美,節(jié)奏歡快。老人聽了笑,小孩聽了跳,伙子聽了唱,姑娘聽了舞。
不僅如此,這個畢達呀,還特別愛栽花、草、果、木。他只要一出門,只要見到神奇美麗的花草果木,都小心地挖了拿回家,栽在竹屋周圍。他的家園,一年四季有花開,一年四季有果香,如同人間仙境一般。
有一天,畢達路過一個小山坡,見一棵灌木青枝綠葉,隨風擺動,婀娜多姿,就小心刨了出來,拿了回家,栽在竹子做的柵子門前。
從這一天起,每給花木澆水,澆到小灌木時,他就多澆幾瓢;每給花木鋤草,鋤到小灌木時,他都特別小心;每給花木施肥,施到小灌木時,他要多施一些。因此,那小灌木呀,枝條抽得特別長,葉子綠得特別鮮,花朵開得特別多。
一天晚上,畢達吃飽了飯,喝足了酒,吸夠了煙,見月明星稀,空氣涼爽,就拿起自制的雙眼巴烏,走出竹門,在院壩里,一邊吹,一邊跳。
一曲尚未吹完,柵子門外卻傳來一陣又一陣叮叮當當銀器的碰撞聲。畢達轉(zhuǎn)頭一看,柵門吱的一聲開了,五個美麗無比的姑娘,一個跟著一個,笑盈盈地走了進來,如風擺柳一般,又走到他跟前,一個個面對著他,一字兒排列著。
這些姑娘,有的十六、七歲,有的十八、九歲,個個臉面一模一樣,如金似玉。個個長發(fā)盤繞著,形如蟠龍,并綴滿白色花朵。個個長衣大褲,袖呈五彩。所不同者,五個姑娘的衣褲布料,各為一色。
畢達見此情景,不吹不跳,呆若木雞。
穿紅衣褲的姑娘嘻嘻一笑,說:“我們姐妹五人,同是一母所生。我是老大,叫阿拉。”
穿黃色衣褲的姑娘哈哈一笑,說:“我是老二,叫阿嬌?!?/p>
穿青色衣褲的姑娘咯咯一笑,說:“我是老三,叫阿芝。”
穿紫色衣褲的姑娘嘿嘿一笑,說:“我是老四,叫阿芳?!?/p>
穿白色衣褲的姑娘呵呵一笑,說:“我是幺妹,叫阿香?!?/p>
聽了五個姑娘的介紹,畢達才回過神來,問道:“那么,你們是哪村哪寨的人呀?”
阿拉看了妹妹 們一眼,笑瞇瞇地說:“這,我不告訴你。往后,你會知道的。阿爺,你的巴烏吹得動聽,你的舞跳得優(yōu)美。我們姐妹唱的跳的,也不會差。今晚月光如水,我們就盡情地吹,盡情地唱,盡情地跳吧!”
畢達啪地擊了一掌,哈哈笑了一聲,說:“阿拉說得對,就跳舞吧!”
于是,院壩沸騰起來了。
畢達吹了一曲又一曲,越吹越起勁。那極富靈性而又優(yōu)雅的巴烏聲,在湖面上回蕩,在青山間繚繞。
姐妹們跳了大三弦舞又跳大三胡舞,越跳越優(yōu)美。她們時而跳躍,時而擺腰,時而擊掌,舞步激越。她們時而直排,時而橫排,時而穿花,隊形變化多端。
跳呀跳,皓月當空了。
再跳呀跳,皓月西斜了。
姐妹們看了看月亮,停止了唱,停止了跳,都向畢達微微一笑,走出柵門,消失在月色之中。
從這以后,五姐妹連續(xù)幾晚都來跳舞。
跳的次數(shù)多了,畢達才發(fā)現(xiàn),五姐妹頭箍上綴著的白色花朵。同柵子門前那株灌木開的一模一樣。但他去看那灌木的花,卻一朵也沒有丟失。
畢達奇怪了。
此后不久,那灌木上的花謝了,露出菜籽般大小的果實。
灌木的花一謝,五姐妹也沒來跳舞了。
有一天,畢達下湖打漁,傍晚滿載而歸。可朝網(wǎng)一看,漁網(wǎng)大塊小塊地爛了幾十處。因疲勞過度,又喝醉了酒,未縫一針一線,便合衣而臥,呼呼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畢達一覺醒來,便出屋去補昨日破了的漁網(wǎng)。漁網(wǎng)照常涼曬在竹竿上,破爛處卻被別人補好了。這到底是誰幫補的呢?他七想八想,想不出來。于是回家煮飯吃后,又下湖打漁。
這類事,后來又發(fā)生幾次。
眨眼到了初秋,柵子門外那灌木的果實成熟了,一枝又一枝,密密麻麻懸掛著水靈靈、紅艷艷的漿果。說它是果,它又像花;說它是花,它又像果。挨近一嗅,還有股清香味呢!
又有天傍晚,畢達打漁又滿載而歸。他用秤稱魚,比以往多。他看網(wǎng),一處也沒破。他高興之中,多喝了幾杯酒,就拿起巴烏,走到院壩中,嘀哩嘟嚕地吹了起來。
巴烏聲中,月光之下,柵門吱的響了一下,五個姐妹發(fā)箍上掛滿鮮紅的果子,笑容滿面地走了進來。
畢達停止了吹奏,問:“阿拉阿嬌,你們好久沒來跳舞,都到哪里去了?”
阿拉嘻嘻一笑,說:“我隨大嫂去她娘家學種麻去了。”
阿嬌哈哈一笑,說:“我隨二嫂去她娘家學紡麻去了。”
阿芝咯咯一笑,說:“我隨三嫂去她娘家學織布去了。
阿芳嘿嘿一笑,說:“我隨四嫂去她娘家學裁衣褲去了?!?/p>
阿香呵呵一笑,說:“我隨五嫂去她娘家學繡花去了?!?/p>
畢達從大到小看了她們一回,說:“你們在說謊吧?”
五姐妹紅著臉,擠眉弄眼一陣,齊聲說:“人人講的都真,絕不騙你?!?/p>
畢達說:“阿拉阿嬌,你們騙我也好,不騙我也好,往后,多來跳幾次舞呀!”
姑娘們齊聲說:“好!”
打這以后,只要有月光,五姐妹都來唱歌跳舞了。
跳的次數(shù)多了,畢達才發(fā)現(xiàn),五姐妹頭箍上懸掛著的果子,同柵子門前那株灌木結(jié)的果果一模一樣。但他去看那株灌木的果子,卻一個也沒有丟失。
畢達更奇怪了。
中秋節(jié)前的一天,天高氣爽,水特別的藍。畢達非常高興,嘴哼著巴烏曲調(diào),手卻不斷撒網(wǎng)、收網(wǎng)??蛇B續(xù)撒了幾十網(wǎng),不用說魚,連蝦也沒一只!他繃著臉,不再唱小調(diào)。他從東邊到西邊,從南邊到北邊不斷地撒,不斷地收,打漁打到傍晚,累得滿頭大汗,一條魚一只蝦也沒撈著。他將船劃到水深處,繼續(xù)撒網(wǎng)。一不小心,他跌進了湖里。
畢達水性特別好,不管是游水還是潛水,都是不讓他人??山裉炻渌恢抢圻€是氣,四肢無力,不多一會,沉入水底,昏昏迷迷,人事不知了。
不知過了多久,畢達醒了。他睜眼一看,自己沒有躺在水中,而是睡在他的竹屋里。再一看,床邊站著阿拉阿嬌五姐妹。
阿拉嘻嘻一笑,說:“阿爺,你跌下水,沉入水底之后,是我們五姐妹將你救出來 ,又將你抬到家來的。你醒來,我們就高興了?!?/p>
阿嬌抬著一碗熱湯,哈哈一笑,說:“阿爺,快喝湯吧。你喝了這碗湯,就不會著涼,就不會發(fā)病了。”
畢達接過那碗湯,聞了聞,香香的,嘗了嘗,辣辣的,說:“這是什么藥呀?”
阿芝咯咯一笑,說:“這不是藥,是菜,也是佐料?!?/p>
畢達說:“它叫哪樣呢?”
阿芳嘿嘿一笑,說:“我們都不知道?!?/p>
畢達說:“這種菜,哪里才有呢?”
阿香呵呵一笑,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阿拉打斷阿香的話,嘻嘻而笑,說:“你柵子門前,那株懸掛著紅彤彤果子的灌木,就是熬這碗湯的菜。這湯,就是用它的果子熬的?!?/p>
畢達聽到此,抬起那碗湯,咕嚕嚕幾大口,就喝干了!喝了湯,他感到很舒服,不多一會,就睡著了。
不知睡了多久,畢達醒來,五個姑娘,一個都不見了。
畢達起了床,走出房門,又走出柵子門,看那株神奇美麗的紅果子灌木。再數(shù)那被摘掉的果子,剛好五個。
當晚,又是皓月當空!
當晚,畢達將巴烏吹了幾十調(diào),可五個姑娘一個也沒來。
當晚,畢達怏怏進屋,怏怏而臥,悵然入夢。
夢中,五姐妹站在畢達床前,齊聲說:“阿爺,我們姐妹是小灌木的果子變的。從今以后,不能再來與你唱歌,跳舞了……”
話未聽完,畢達痛心地大叫一聲,夢醒了。
之后,那小灌木的果子能做菜、能做佐料,并被廣泛食用后,畢達為宣傳那五姐妹的自我奉獻精神,將老大阿拉和老二阿嬌之名合在一起,叫它為拉嬌。辣椒之名,是后人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