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美國對華政策如何產(chǎn)生?

      2003-04-29 00:44:03
      領導文萃 2003年3期
      關鍵詞:對華政策國會外交

      韋 弦

      去年以來,布什訪華、胡錦濤和江澤民相繼訪美,是中美關系中最具象征意義的事件,標志著兩國關系逐漸走上正軌,逐漸顯現(xiàn)理性色彩。

      進入21世紀,由于美國全球性超級大國的地位日益展現(xiàn),加上其追逐霸權的欲望非常強烈,美國出現(xiàn)的國際政治國內(nèi)化、國內(nèi)政治國際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美國政治家出于競選需求,不僅把國內(nèi)問題炒得天翻地覆,而且有時候還對國際問題大加利用。國內(nèi)政治和國際政治互動的后果是,影響美國對外政策的因素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

      在中美關系上,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對兩國關系難以判斷,甚至無所適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對華政策的國內(nèi)政治基礎在改變,導致決策機制和過程也發(fā)生變化。美國對華政策的根本利益似乎越來越模糊,美國人似乎越來越難以達成共識。所以,近年來,美國對華政策所釋放的信息自相矛盾。

      總統(tǒng)的外交權

      美國總統(tǒng)的外交決策權主要來自下面幾個因素。第一是憲法所賦予的眾多權力,包括三軍總司令、頭號外交家、行政首腦、國家元首,等等。

      第二,總統(tǒng)擁有五項重要的外交政策人事任免權,這是其外交決策權的主要來源之一。

      美國總統(tǒng)有權任命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國務卿、國防部長、中央情報局長和財政部長,他們是美國行政部門中五個最重要的對外政策機構的負責人??偨y(tǒng)的任免權決定了他當政時期的對外政策走向。

      第三,國會權力的日益分散,為總統(tǒng)行使權力提供了機遇。200多年的歷史,已使國會的內(nèi)部利益呈現(xiàn)出極端多元化的傾向。利益的多元化必然導致權力的分散。這不利于國會權力的擴張,反而有利于總統(tǒng)填補在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互動中的權力真空。

      第四,黨派力量的虛化。根據(jù)美國政黨政治的運作特點,民主黨和共和黨不過是選舉黨,沒有長期固定的組織形式,沒有長期固定的黨員,甚至沒有固定的政見。與國外政黨相比,政黨的虛化使美國總統(tǒng)能成功地行使權力而很少受到黨內(nèi)的掣肘。

      第五,強大的民意支撐??偨y(tǒng)是民選產(chǎn)生,往往具有很強的個人魅力,在選民和全國人民中的威望也很高,這也是他們得以行使權力的強有力后盾。

      正是因為擁有上述權力,美國總統(tǒng)成了外交政策、包括對華政策最重要的主導者與實踐者。近30年來,美國對華關系中幾乎所有重大決策,都是由總統(tǒng)倡導并實施的。

      對華政策的周期律

      當然,美國總統(tǒng)也面臨著許多約束,雖然很有權勢,但并不那樣顯赫。除了國會以外,利益集團、思想庫、大眾傳媒乃至民眾的主流態(tài)度,都會對總統(tǒng)的外交權產(chǎn)生制約。基于權力受到多方制約,我們發(fā)現(xiàn),美國總統(tǒng)在任期內(nèi)的權力大小有-個周期性的態(tài)勢,從而導致對外政策也有周期性,對華政策自然如此。而這種周期有大小之分。

      簡單地說,小周期是指總統(tǒng)的任職周期。尼克松以后的歷任總統(tǒng),在其任職初期,對華態(tài)度都比較強硬,而隨著任期的進展,其對華態(tài)度漸漸友好,漸趨理性。

      大周期是指總統(tǒng)選舉造成的政策周期。我們可以看到,從里根、老布什、克林頓到小布什,無論他們執(zhí)政期間對華政策如何,他們都是通過主張對中國采取強硬政策而上臺的。與此同時,在任總統(tǒng)為了競選連任也往往遷就反對派,在對華政策上有所倒退。當然,在競選的大周期中,也有另一種小周期的存在。即在初選時,反對黨候選人的反華言辭激烈,鋒芒畢露,而到了全國選舉前,其反華力度會有所緩和。

      美國的外交政策,包括對華政策很容易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而真正的國家利益卻往往被忽略。

      國會的外交權

      除了總統(tǒng)之外,與中美關系有關的最聒噪、最無序、最強烈的聲音,就是來自國會?;仡欀忻澜ń灰詠砻绹鴮θA政策制定的歷史,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國會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根據(jù)美國憲法和政治體制的演變結果,國會的外交權大致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外交立法權,包括批準與外國締結的重要條約,并針對某一具體的對外政策進行立法。美國的《與臺灣關系法》以及《與香港關系法》,就是國會的"杰作"。

      第二,外交活動的監(jiān)督權與調(diào)查權。國會對公共政策事務擁有監(jiān)督權和調(diào)查權,包括確??偨y(tǒng)"忠實履行法律"的權力。

      第三,外交建議與贊同權。在憲法允許的范圍內(nèi),參議院有權對總統(tǒng)的任命或簽定的條約提出建議或表示贊同。

      第四,外事經(jīng)費撥款權。根據(jù)美國憲法,國會在立法和撥款問題上有最終決定權,這就保證了國會在大多數(shù)對外政策制定過程中的作用。多年來,國會漸漸學會了利用財權來操縱和影響對外政策。

      第五,外貿(mào)管制權。憲法規(guī)定國會有"管理合眾國與外國的貿(mào)易"的權力,這使國會在對外貿(mào)易上擁有比總統(tǒng)更大的權力。

      正是因為擁有上述權力,國會在對華政策的制定與執(zhí)行中,不僅是重要的參與者,甚至左右著政策的傾向與效益。

      分權與爭權

      除了諸多權力外,在實際運作中,國會還可利用其在國內(nèi)的巨大影響力,以決議案的方式,就外交問題通過一些不需要提交另一院通過和總統(tǒng)簽署的文件,表達對某一問題的關注,影響社會輿論,進而影響總統(tǒng)的對外政策。中美建交以來,此類文件不勝枚舉。

      總統(tǒng)與國會各自擁有的權力與權利是影響對華政策的決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美國對華政策的基本走向與傾向,不僅取決于總統(tǒng)與國會的權力,更決定于總統(tǒng)與國會之間的互動關系。

      美國憲法把對外政策領域中的權力實行了分權,希望這種分權,能夠達到一種權力分事與制衡的理想狀態(tài),但結果卻造成了爭權,導致了沖突與紛爭。

      自建交以來,中美關系每前進一步都邁得很艱難,主要是因為美國總統(tǒng)和國會長期在對華關系上處于扯皮的狀態(tài)。事實證明,總統(tǒng)和國會的關系,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美關系和美臺關系??偨y(tǒng)與國會關系融洽時,美臺關系往往受到冷落;總統(tǒng)與國會關系齟齬時,美臺關系也相應受到重視。

      總統(tǒng)手中的牌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國會常常在對華關系上找總統(tǒng)的麻煩,但政府的對華政策也被用來對付國會。與此同時,總統(tǒng)與國會的矛盾,也會被總統(tǒng)用來同中國討價還價。美國許多總統(tǒng)往往以"國會反對"為借口,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對中國持強硬立場,或者干脆說某些提升美臺關系的行為是國會壓力下的產(chǎn)物。所以,總統(tǒng)和國會在對華政策上的交鋒,是在演雙簧。

      以克林頓政府的對華政策為例。從表面上看,民主、共和兩黨往往在對華政策上互相攻擊,其實攻擊者也常常受利用或借助,被攻擊者也常常利用或者借助攻擊者。所以,盡管總統(tǒng)和國會在對華政策方面確有分歧,但這種分歧很容易成為總統(tǒng)的工具。從這個角度看,美國總統(tǒng)和國會的對華政策往往是"相反相成,相爭相輔"。這或許就是美國三權分立政治體制的微妙之處吧。

      猜你喜歡
      對華政策國會外交
      悠悠歲月外交情
      涉僑外交二三事
      “機構強似人”:資政院對清季國會請愿運動的推進
      近代史學刊(2018年2期)2018-11-16 09:20:04
      美國對華政策中意識形態(tài)與現(xiàn)實利益的考量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早期蘇聯(lián)對華政策的偏頗
      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 17:41:31
      外交
      領導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3
      “娘子軍”
      本 期 導 讀
      美國全球戰(zhàn)略下的對華政策
      軍事歷史(2003年3期)2003-08-21 06:34:04
      金华市| 仙居县| 建瓯市| 余姚市| 东安县| 桦甸市| 双峰县| 唐海县| 于都县| 宜君县| 微博| 丰县| 延寿县| 克拉玛依市| 乌兰浩特市| 叙永县| 谢通门县| 馆陶县| 台南县| 苍南县| 纳雍县| 通海县| 扬州市| 武安市| 济宁市| 天长市| 无锡市| 朝阳市| 遵义县| 日照市| 忻州市| 蓬安县| 塔城市| 南漳县| 监利县| 五常市| 林州市| 济宁市| 紫云| 浑源县|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