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文
多年生特大型多倍體蒲公英是集營養(yǎng)、保健、觀賞為一體的多功能特菜新品種,可鮮食、涮鍋、做湯、做餡、炒拌、泡茶等,非常適合人們的口味,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很大,十分走俏。農家女張翠霞(電話:022-29756787)是天津市“三八紅旗手”和“雙學雙比”先進個人。她露地栽培的多倍體蒲公英,4月初采割第一茬葉片,每平方米采2.5公斤,最大單株超過1公斤,以每公斤6元的價格投放市場,供不應求,效益極佳。多倍體蒲公英的特點、效益分析(以京津為例)及栽培技術如下:
一、品性特點
1.多倍體蒲公英植株大、長勢強、產量高。葉片長度一般40厘米左右,呈簇狀直立生長,無主莖,可像韭菜一樣用鐮刀采割。一年可收獲5~6次,最大單株一次可采收葉片1公斤以上,667平方米(1畝)年產量可超過7500公斤,是普通野生蒲公英品種產量的十幾倍。
2.多倍體蒲公英適應性強,栽管容易,抗干旱、耐脊薄,抗高溫、耐低溫,-30℃也能安全越冬。整個生長期很少有病蟲害發(fā)生,屬粗放管理型無公害品種。人工栽培蒲公英,一次種植多年受益,非常適宜人工栽培。
3.多倍體蒲公英營養(yǎng)豐富,有多種氨基酸等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成分。多倍體蒲公英食用方法很多,當前主要以鮮食為主。其脆嫩的葉片,苦中略有甜香,非常適合當今人們的口味。
4.多倍體蒲公英在中藥制劑中廣泛應用,具有抗菌消炎、利膽解毒、開胃防癌等多種功效,經常食用蒲公英及其制品,可治療和預防多種疾病,達到健身強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5.多倍體蒲公英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該品種春秋兩個花期,不論是地面栽植還是盆景栽植,均花期早,花量大,艷麗無比,深受人們喜愛。
二、投資小,無風險,一次栽植多年受益
667平方米栽苗6000~9000株,需種苗費300元左右;水、電、肥投入同其他蔬菜;很少發(fā)生病蟲害,可以省去大量人工、藥費等;干旱、寒冷、風雹等自然災害對它沒有毀滅性危害。
三、市場廣闊,效益好
1.露地栽培:效益分析見下表:
2.保護地栽培:效益分析見下表:
3.盆景栽培:早春、晚秋兩個花期,以春為主,單株陸續(xù)開花200余朵,花徑4.5~5厘米,色澤金黃、艷麗無比,葉片呈簇狀、較直立。葉片、花莖、花蕾常年可采摘食用、泡茶等,除口感好、營養(yǎng)價值極高外,還有抗菌消炎、利膽解毒、開胃防癌等功效,城鄉(xiāng)市場十分廣闊,盆價8~20元,效益很高。
四、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要嚴格選用保存期不超過一年的純正多倍體品種,才能保證優(yōu)質高產。
2.地塊的選擇與整理:要求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排灌方便,每667平方米施優(yōu)質農家肥5000公斤以上,多元復合肥50公斤,深耕耙平,育苗床要做成寬1.2米,長度不限。
3.播期:以春、秋兩季為宜,京津地區(qū)為春播4~5月和秋播8~9月。高溫季節(jié)育苗需做種子處理。
4.播種方法:①苗床澆足透水;②水滲下后篩一層細沃土作為種芽翻身土;③種子均勻撒于床面,每平方米用種1~2克;④蓋過篩濕潤細沙沃土1.5~2毫米,為防蠐螬、蚯蚓等鉆土表傷芽苗,每平方米撒呋喃丹2克;⑤保護床面濕潤不板結,5~8天即可全苗。
5.栽植及管理:①在施足基肥、整平耙細的地塊上,按寬40厘米開溝,并撒施多元復合肥50公斤;②將10厘米高度的種苗挖下,剪掉4/5長度的葉片以防水分蒸發(fā),大小分級,按20厘米株距垂直栽入溝內,土不埋心,每667平方米需苗7000株左右;③10天內連澆兩次水,土表白干時,松土除草保墑,為形成粗壯根系,澆水次數不宜過多,雨后田間不能積水;④冬季來臨與小麥同期澆封凍水,冬季可鋪沙蓋糞,增加土壤肥力。⑤春季返青時,將越冬的枯葉耙撓干凈。
6.收獲:多倍體蒲公英生長迅速,當葉片長度達35厘米左右時,可選擇天氣晴好無露水時,用鐮刀在生長點以上2厘米處整簇割下,也可掰葉采收,捆把包裝上市。
7.病蟲除治:多倍體蒲公英葉片有時受潛葉蠅危害,影響質量,發(fā)現葉片有潛痕時,可用氧化樂果除治。植株生長旺期,濕度大時葉片發(fā)生萎蔫,是因地蛆潛入地表根部危害造成根腐,此時用殺蟲藥加滅菌藥噴霧或灌根即可。如全株萎蔫嚴重,可將腐爛的根莖挖掉,余根即可再生新株。
五、注意事項
1.蒲公英有數百個品種,必須選擇保存期不超過一年的純正多倍體品種。
2.葉片采割時間、次數可根據長勢、價格靈活安排,春末至秋初期間一般不采割,以確保植株養(yǎng)分的積累。
3.采割葉片后10天以內不許澆水,以防根莖腐爛。(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