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成 雅 琴 楊永琪 吳德星
第一次發(fā)布會:“請不要怠慢我的客人”
“我也不知道啥叫‘新聞發(fā)布會,我只是將左鄰右舍召集在一起,告訴大伙兒我家來了珍貴的客人?!?003年8月18日,廣西欽州市青塘鎮(zhèn)朱砂村64歲的利子云老人向記者談起自己主持召開的四次“新聞發(fā)布會”的緣由。
1975年的一天,36歲的農(nóng)民利子云發(fā)現(xiàn)6只白鶴“留宿”在他家后面一棵高大的松樹上。那時的利子云還不知道白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他聽老一輩人說過,白鶴是吉祥鳥,是長壽福星的象征,白鶴落腳的地方會興旺發(fā)達。
盡管利子云對“天降吉祥”守口如瓶,但白鶴“投宿”他家的事還是被一些人知道了。一個多月后的一天,利子云收工回家,樹上沒有了白鶴的影子!他急匆匆奔到樹下,霎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兩只白鶴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身上的傷口還在淌血。用手摸摸還有體溫,他急忙把兩只鶴帶回家包扎,但因傷勢太重,回天乏術(shù)。利子云呆呆地看著白鶴死去,“都是我不好,沒有保護好這幾只白鶴”,他很懊悔,同時也恨透了槍殺白鶴的人。
利子云讀過書,知道白鶴喜歡停在樹多的地方,利子云開始在他家后面的荒坡上不停地種下檸檬、楊梅、小葉桉、大葉桉等樹苗。幾年光景,他家后面的荒坡一片蔥蘢。他在心里祈盼著“筑巢引鶴”,有朝一日白鶴飛來他家“再續(xù)前緣”。
或許是利子云的誠心感動了白鶴。三年后,又有幾只白鶴飛來了,落在他種的樹木上。這一次,他“吸取教訓(xùn)”,不再“捂著”、“蓋著”,而是在村里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我家后面的林子里飛來了幾只白鶴,它們來我家‘投宿,就是我的客人,我有責(zé)任保護它們不受傷害。請大家不要到我家里打白鶴。誰動這幾只白鶴,我就和誰過不去?!崩釉埔桓耐仗爝€未亮就出工的習(xí)慣,等白鶴飛出去覓食后才出門。傍晚,他提早回家守候白鶴回來,夜里一有個風(fēng)吹草動就急忙起來查看。
由于不再有人對白鶴心存歹念,白鶴們開始在利家“定居”,并忙著“生兒育女”。很快,白鶴家族發(fā)展到20多只。
這一年霜降的前兩天早上,20多只白鶴在利子云頭頂上方久久盤旋、嘶鳴,和利子云依依告別,攜家?guī)Э陲w到南方去過冬。
利子云有一種預(yù)感:來年春天,白鶴還會回來。他利用白鶴不在“家”的幾個月時間,抓緊修繕他的園子。用竹枝、藤條、篾把林子圍起來,形成一座“白鶴莊園”。
果然,次年立春前三天,“先頭部隊”——8只白鶴翩翩而來。幾天后,又有十幾只白鶴從天而降,至清明時,已有40多只白鶴在林子里“安營扎寨”。對于利子云愛鶴,白鶴仿佛能一傳十、十傳百,方圓幾百公里外的鶴都投奔到利子云家。80年代初,利子云家里的鶴增至2000多只。利子云的竹林里熱鬧非凡,鳴聲不絕于耳。每天早上,白鶴成群結(jié)隊地飛出去覓食。傍晚,一群群從四面八方飛回,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那場面甚是壯觀。
第二次發(fā)布會:“有種,把槍口對準我”
村里實行分田到戶后,分給利子云幾畝水田和七八畝坡地。利子云把工作重心落在坡地上,在坡地上種了荔枝、番桃、檸檬及一些經(jīng)濟林木,更多的是竹子。他還用竹枝、藤條在坡地四周編了“圍墻”,將園子“擴編”。鳥糞肥了坡地,竹木長得枝繁葉茂,別人家種的竹子,一叢竹每年光賣竹筍就可以收入800—1000元左右,可利子云從不采摘竹筍去賣,他要讓竹筍長大成竹,筑成一道屏障,給白鶴營造一個堅固密實安全的家。
家園的整修“擴編”,讓白鶴們子孫滿堂、人丁興旺。至1996年,利子云家的白鶴已增至近4000只。
本村和鄰村的頑童,瞅準利子云挑果到鎮(zhèn)里賣的當兒就鉆進竹林掏鳥蛋、捉幼鶴。利子云曾因懲戒頑童而惹怒眾鄉(xiāng)鄰,家長們聯(lián)合起來對利子云進行“圍剿”。從此之后,石塊經(jīng)常從他的背后飛來,砸得他頭破血流。
1996年8月的一天,本村青年譚彪拿著一桿沙槍悄悄地潛進利子云的竹園準備打鶴,被利子云發(fā)現(xiàn),他大吼一聲:“不許打鶴!”譚彪說:“鶴是野生的,又不是你的。”利子云說:“不是我的,是國家的!誰也不許打!你獵殺是違法的!”譚彪悻悻而去,嘴里罵罵咧咧地丟下一句:“老不死的,你等著瞧!”
那天,利子云正在竹林里護鳥,無意中抬頭,發(fā)現(xiàn)一個黑洞洞的獵槍槍口正對著他。利子云還沒完全反應(yīng)過來,“砰!”槍響了。“當時我只聽到耳邊的竹葉沙沙作響?!崩釉聘嬖V記者,茂密的竹林擋住了飛揚的火藥散彈,讓他僥幸逃過一劫。憤怒的利子云抄起禾釵向開槍者沖去……從開槍者愴惶逃跑的背影中,利子云認出就是那個因偷獵白鶴被其訓(xùn)斥過的年輕人。
利子云明白,明槍暗箭都是沖著白鶴而來的。四千多只白鶴成了“唐僧肉”,吸引了許許多多貪婪的眼睛。1996年9月9日,利子云敲鑼打鼓召集村里人,舉行第二次“新聞發(fā)布會”。會上,利子云說:“過去我只是把白鶴當成投宿的客人,現(xiàn)在它們早已成為我的朋友了。你們誰有種,只管把槍口對準我好了。要是誰把槍口對準我的朋友,哼哼!”利子云沒說下文,他把兩只拳頭握得吱吱響,作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拚命三郎”狀。
見來硬的不行,有人就來“軟”的。一天,利子云家里來了兩位衣著光鮮的商人,和他“恰談”買鶴的事,商人出價每只白鶴20元。來人說:“利叔呀,賣掉這些鶴,你就有好日子過啦!有了錢,你蓋棟新房子,吃香的喝辣的?!鄙倘私o他扳著指頭算了一筆賬:“賣鶴可凈賺8萬元”。利子云擺擺手,把商人給轟走了。
利子云的一個堂兄來勸他:“堂弟呀,你咋這么死腦筋呀?這些鶴來到你家就是你的,咱不偷不搶,天上掉下的大元寶,不撿白不撿!”堂兄附著他的耳朵:“咱倆悄悄地把鶴賣了,神不知鬼不覺的,收入兄弟倆平分?!?/p>
利子云說:“出賣朋友的事,我不干!也勸你別再打白鶴的主意?!碧眯只伊锪锏刈吡耍瑥拇撕退麛嘟^關(guān)系。
兩次“新聞發(fā)布會”后,利子云萌生了一個想法:雇請一個幫手,協(xié)助他共同履行“白鶴保護神”的職責(zé)。但可靠的“幫手”去哪兒找呢?
第三次發(fā)布會:“狗仔隊正式成立啦”
利子云曾試圖找一個小孩子當“雇員”,但兒童頑皮的天性,讓白鶴受驚擾不敢落巢就寢;他曾找一位細心的老太太照料幼鶴,但不知為什么,這些高貴的“朋友”們不“買賬”,鶴媽媽對老太太搶奪“母愛”大聲嘶鳴抗議。就在“山窮水盡疑無路”時,一條大黃狗的出現(xiàn),讓利子云雙眼為之一亮。
那天,鄰村一條大黃狗鉆進了竹園,發(fā)出叫聲。利子云發(fā)現(xiàn),白鶴們并不驚恐,“何不雇一條狗來看管竹園?”這個念頭讓他喜憂參半。喜的是狗的品性忠實,憂的是:狗與白鶴能和睦相處嗎?飛禽走獸之間會“感情溝通”嗎?利子云決定給大黃狗三個月的“試用期”。
用高價買回大黃狗后,利子云給他取名“阿?!保瑢λM行上崗前培訓(xùn)。一個月后發(fā)生的一個細微的情節(jié),讓利子云欣喜萬分。
那天,一只練翅的幼鶴從樹上掉下來,夾在竹枝間,嘶鳴呼救。只見大黃狗聞聲跑過去,怔怔地翹首望著幼鶴,突然縱身一躍,攀上竹子,輕輕將幼鶴叼下放在地上,然后又將幼鶴放在自己的背上玩耍。年輕的鶴媽媽回家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伏在“異類”身上,開始在空中盤旋,驚恐地呼叫。過一會兒,見大黃狗對自己的孩子并無惡意,才俯沖下來接走幼兒。
這一幕讓利子云確信:狗不僅可以做白鶴的忠誠衛(wèi)士,還可以兼職做它們的“保姆”。欣喜之余,利子云不惜血本養(yǎng)了30多條狗,組成一個陣容龐大的“狗仔隊”。利子云任命毛色光滑、身強體壯的大黃狗阿保為“狗仔隊”隊長,對它訓(xùn)話說:“你是頭兒,要管好你的狗兵,一不許偷食鳥蛋;二不許咬傷幼鳥;三不許亂咬人。若有違犯,就賣了你們?!贝簏S狗低聲“嗚嗚”叫,輕輕咬咬利子云的褲腳,表示“聽懂了”。這群狗在阿保的領(lǐng)導(dǎo)下,從此忠心耿耿地守護著竹園。只要有人挨近竹林,30多條狗一“吠”百應(yīng),“汪汪”聲連成一片,讓人望而卻步。
“狗仔隊”成立后,利子云立即召開第三次“新聞發(fā)布會”,大意是:告誡村民不要走近竹園的“警戒線”。否則,“狗仔隊”會用鋒利的牙齒“回報”偷獵者。
“狗仔隊”成立后,利子云“人仗狗勢”,威風(fēng)凜凜。有“狗官狗兵”們?nèi)找故刈o白鶴家園,他可以騰出手來研究白鶴的習(xí)性和生活規(guī)律。
“狗仔隊”官兵盡職盡責(zé),早晨目送數(shù)千只白鶴飛出,傍晚浩浩蕩蕩恭迎白鶴歸巢。四年來,狗鶴之間從未發(fā)生過磨擦和糾葛。
然而好景不長,四年后,村委會一聲令下:“禁止養(yǎng)狗!”利子云拗不過組織,含淚將“狗仔隊”解散了。至今,他仍然戀戀不忘“狗官兵”立下的赫赫功勞。利子云困惑地問記者:“連狗都懂得與白鶴和平共處,為啥咱人類見到鳥兒就起歹念呢?”
第四次發(fā)布會:“五千子孫為我送終”
利子云曾有過一次短暫婚姻,兩年后老婆撒手西去。之后,曾有人三次上門給他“作媒”。第一次女方嫌他養(yǎng)鶴“不務(wù)正業(yè)”而告吹。第二次女友聽說他在村子里“得罪人太多”,掉頭就走。第三次“準新娘”答應(yīng)嫁給他,前提條件是“將資源優(yōu)勢轉(zhuǎn)化為生產(chǎn)力”,要求把白鶴當成商品經(jīng)營。利子云對“準新娘”說:“啥條件我都答應(yīng),就是這個我無法滿足你?!苯Y(jié)果兩人不歡而散。利子云從此痛下決心:“這輩子不再娶女人,咱跟白鶴過日子?!?/p>
1998年9月的一天,利子云收工回來,遠遠看見晚歸的白鶴一群群在林子上空驚慌失措地盤旋,心知情況有異,急忙到竹園巡視,但見竹園里一派狼籍,林子里躺著5只死鶴,圍墻上開了幾個大洞,這幾只成年鶴是回來給幼鶴喂食時被人射殺的。利子云數(shù)了數(shù),這一次至少被偷走了50只幼鶴,他難過得頓足捶胸。
事后,利子云通過蛛絲馬跡打探到偷獵者,他上門與偷獵者“理論”。對方咒詛:“你擋住了我們的財路,下輩子還會斷子絕孫?!?/p>
不知是“賭氣”還是渴望親情溫暖,利子云收養(yǎng)了一名叫阿鐘的17歲青年做“義子”,指望“義子”將來“子承父業(yè)”,養(yǎng)鶴護鶴。然而“義子”卻兩次偷賣幼鶴?!凹屹\難防”,利子云最終還是含淚“送”走了養(yǎng)子。從此利子云把全部的“父愛”傾注到白鶴身上。
2003年盛夏,“伊布都”熱帶風(fēng)暴襲擊“兩廣”。300多只幼鶴命喪臺風(fēng)??粗Q尸橫遍野,利子云雙腿跪地,像個孩子似地嗚咽啕嚎。他將它們埋在竹林下,為“遇難者”舉行了古樸的“葬禮”。由于悲傷過度,利子云一病不起,整天發(fā)高燒說胡話,念叨著鶴的名字。
隨著年事已高,64歲的利子云產(chǎn)生了一種深深的憂慮:白鶴的壽命高達70歲,萬一哪天自己有個“三長兩短”,早已成為自己“親人”的鶴該由誰來照顧?
2003年8月17日,利子云召集本村群眾召開第四次“新聞發(fā)布會”。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新聞發(fā)布會”多了幾位客人。利子云特意請來欽州市林業(yè)局的專家和記者作“見證人”。他說:“鄉(xiāng)親們啊,我養(yǎng)鶴幾十年,得罪了不少左鄰右舍,求大伙兒原諒我吧!”利子云停頓片刻,突然老淚縱橫:“你們在座各位家家戶戶兒孫繞膝,我也不是孤家寡人,我沒有斷子絕孫,那些鳥兒就是我的子孫。”利子云最后立下了口頭“遺囑”:“如果哪天我有個三長兩短,我把竹園和5000白鶴交給林業(yè)局管理。唯一的要求是,懇請鄉(xiāng)親們將我這個孤寡老人埋在白鶴生息的竹園里?!贝藭r的利子云終于長舒了一口氣,他對鶴和自己作出了穩(wěn)妥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