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東
現代人的平均壽命與過去任何時期相比都有明顯增長,原因當然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應該是整個社會對高血壓病及其危害的深入了解和有效控制。高血壓病是心、腦血管系統(tǒng)和腎臟疾病的主要誘因,測量血壓已是常規(guī)體檢必查的項目。在現代生活中,血壓計也已經成為許多家庭保健的必備品。小小血壓計侵用起來很方便,可有多少人會知道它的誕生和逐漸完善的漫長過程呢?早在大約3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注意到脈象與病癥之間的聯(lián)系。如果觸到一個人脈動強脹,難以壓息,則日后必有中風之危。說明人類從那時起就開始了針對高血壓與腦卒中之間因果關系的觀察記錄。
公元1733年,英國博物學家史蒂芬·霍爾思第一次成功的記錄到了動脈壓力的具體數字?;魻査寄翈熀椭謱⒁黄ヱR捆倒在地,找到左側股動脈,在結扎住動脈兩端后將血管切開并將一根銅管插入動脈,銅管的另一端連接著一根長9英尺的玻璃管,玻璃管被垂直吊在旁邊一棵樹上。隨著松開被結扎的動脈,霍爾思牧師看到血液在玻璃管里上升,最后穩(wěn)定在大約8英尺的高度。這時,動脈壓力與8英尺高的血液的重力相等。至此,人類終于邁出了測量血壓的第一步。
盡管霍爾思牧師用同樣的方法還測量了許多種動物的血壓,可醫(yī)學界并沒有立即照搬。幸好如此,不然病人就會為測血壓而冒很大的危險,醫(yī)生診所的屋頂也會比現在高出許多。
在后來的100多年里,人們用比重比血液和水都大得多的汞來平衡液體壓力,并且研發(fā)了許多種能夠感受脈搏波動的儀器。1876年,奧地利醫(yī)生旺.巴斯克在這基礎上研制出了第一臺小型方便的血壓測量裝置,它包括一個氣球以及與氣球相連的垂直汞柱。如果將氣球放置在手腕部位的動脈(橈動脈)上,并對氣球加壓,氣球下的動脈就會受到壓迫,同時壓力的大小也可以通過液體汞升高的尺度衡量出來。壓到一定程度后氣球下動脈的搏動就感受不到了。這種情況下,汞柱的高度就比較確切地反映出血壓的數值,準確地說是心臟收縮壓(即通常所說的高壓)的數值。這種方法與動脈內直接測量相比并無肌膚損傷和皮肉痛苦,容易被人接受。通過大量病人的血壓測量,巴斯克醫(yī)生很快發(fā)現:收縮壓愈高,得中風病的危險性就愈大,結論與古人暗合。
1896年,意大利醫(yī)生瑞旺·若其設計的水銀柱式血壓計與現在醫(yī)院里使用的血壓計就已經非常接近了。他是將水銀柱所連接的充氣袋纏裹在被測試者的上臂,給充氣袋充氣加壓到一定程度,手腕上的脈搏就會消失,相應的收縮壓也就可以從水銀柱上讀出來。到此時為止,用觸診的方法還只能測量到收縮壓。
1904年,俄國外科醫(yī)生尼古拉·克若科夫發(fā)現,用聽診器可以聽到充氣袋下面動脈的跳動,在充氣袋內壓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動脈跳動的聲音消失。這時慢慢打開氣門,袋內壓力下降,在與動脈壓相等的時候,脈搏的聲音便可通過聽診器聽到。最初的一聲鏗鏘有力,那便是心臟收縮時的壓力;繼續(xù)減壓,就會聽到脈跳聲漸弱,與第一次弱音對應的水銀計讀數,就是心臟舒張時的壓力。醫(yī)學研究很快發(fā)現分別測量、記錄收縮壓和舒張壓的重要意義。因為人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反映著體內循環(huán)系統(tǒng)生理和病理情況下心臟與血管系統(tǒng)內血流動力關系的不同。
今天,多數醫(yī)生所用的依然是100年前原始造型的改良,只是體型小了很多。盡管使用血壓計的熟練和準確程度與使用者的經驗成正比,但血壓計本身卻會因年頭增長而出現障礙。因此,經常檢查、校準血壓計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