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紋:健康的反光鏡
在您不經(jīng)意的時候,皺紋已經(jīng)悄悄地爬上了您的臉。您留心周圍每個人臉上的皺紋,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人的性格特點和健康狀況。您對著鏡子觀察自己臉上的皺紋,也能明白該特別留意您身體的哪個部位。
◎在樂觀者的眼睛周圍會出現(xiàn)弧形“笑紋”。這種皺紋是肌體結締組織弱和聽力可能下降的跡象。
◎眼睛下面出現(xiàn)半月形皺紋,是腎、膀胱和心臟有病的征兆。
◎鼻梁上出現(xiàn)許多十字形皺紋,不排除脊柱或腎臟有嚴重病變的可能性。有這種皺紋的人脊柱通常會變形。
◎鼻梁上的前額上有皺紋,說明這個人大概從事的常常需要冥思苦想的腦力勞動。有這種皺紋的人容易得偏頭痛。
◎如果右臉的皺紋深,大概是肝臟不好。
◎如果前額上的皺紋不連貫,呈波浪狀,這樣的人很快會出現(xiàn)心緒不寧的情況,精神上可能有痛苦,可能患抑郁癥。
◎如果一個人緊挨著鼻梁的前額上出現(xiàn)明顯的十字形連貫皺紋,我們面對的就是一個很厲害的人,這樣的人很少生皺紋。
◎如果從鼻子到唇邊出現(xiàn)的長皺紋呈斜線,您的心臟可能不好。
◎如果顴骨上出現(xiàn)鐮刀形皺紋,腳上可能有病。
◎下巴下面有“貓爪形”皺紋,說明皮下脂肪層被破壞。
◎頸部側面有呈斜線且低而短的皺紋,說明這個人缺乏幽默感。
◎嘴角有小皺紋是傲慢和有胃病的特征。
◎嘴上面、鼻子下面有皺紋說明這個人可能墨守成規(guī),對人不太友好,這是激素活動弱的跡象。
◎如果下巴和下唇之間出現(xiàn)皺紋,您的腸胃可能有問題,也可能有痔瘡。
看病時如何描述病情?
李 江
去醫(yī)院看病,首先得向醫(yī)生說明病情,使醫(yī)生對病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采取有效的診治措施。
除非特殊情況,一般應由患者自己向醫(yī)生講述病情,因為只有自己能將疾病的發(fā)生及感覺情況真切地表達出來。描述病情應簡明扼要,不要憑主觀想象添油加醋,就病論病,避免說與疾病無關的話,使醫(yī)生無所適從,使醫(yī)生不能集中精力看好病。
在講述病情時要準確、全面地講清與疾病相關的問題,包括疾病發(fā)生的時間、是原發(fā)還是繼發(fā)、有哪些不適感、已做過哪些檢查或采取了何種治療且效果如何,有時還有必要講明患者犯病階段的一些相關因素,如飲食、行為、習慣、情緒等。
如實陳述病情,不要夸大病情,也不要隱瞞病情。有時醫(yī)生會問一些令患者尷尬但卻與病情密切相關的問題,患者不要怕難為情而不如實作答,以免貽誤治療。要據(jù)實說明治療效果,不要為了引起醫(yī)生的重視不承認有療效,或礙于情面違心地說療效不錯。要提供與疾病有關的資料,如病歷、檢驗報告單、影象圖片、診斷證明書等,這對某些特定疾病患者尤為重要。
“我們”拒絕手機
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 老年人大腦發(fā)生衰老性萎縮,功能逐漸衰退,電磁波會妨礙老年人大腦功能的正常發(fā)揮。
未成年的幼兒 由于長期電磁波向大腦釋放,會影響幼兒大腦發(fā)育,嚴重者會誘發(fā)腦瘤。
孕婦及乳母 有資料證明,嚴重的電磁波輻射有致畸作用。因此,孕婦不宜使用手機。手機還能引起內分泌的紊亂,影響泌乳,乳母也應盡量避免使用。
嚴重神經(jīng)衰弱者 經(jīng)常使用手機的人可能引起失眠、健忘、多夢、頭暈、頭病、煩躁、易怒等神經(jīng)衰弱癥狀。
癲癇病患者 手機使用者大腦周圍產(chǎn)生的心磁波是空間心磁波的4—6倍,少數(shù)劣質手機產(chǎn)生的電磁波超過空間電磁波百倍,可使腦電圖異常,有誘發(fā)癲癇病的可能。
白內障患者 手機發(fā)射出的電磁波可使眼球晶狀體溫度上升、水腫,加重白內障患者的病情。
心臟患者 心臟功能的正常是與鉀、鈉、鈣、鎂離子產(chǎn)生的電位平衡分不開的,外來的電磁波可嚴重干擾心臟的生理過程。試驗證明,手機的心磁波可使心電圖異常。裝有心臟監(jiān)視器者,用手機影響監(jiān)測結果,導致誤診。
甲亢和糖尿病患者 手機釋放的電磁波可導致內分泌紊亂,甲亢、糖尿病均為內分泌不調性疾病,使用手機會加重病情。
騎車與防癌
馬 鳳
據(jù)德國日前的研究顯示,每周適度騎自行車3個小時的婦女,可降低患乳腺癌機會34%。這是首次有資料顯示,騎自行車與一特定保健功能有關。
研究人員對1000多人進行這項研究,受驗范圍包括400位45歲以下曾患乳腺癌但未開始停經(jīng)的婦女,以及880位身體健康的志愿女性。研究人員對這群12至19歲以及20至30歲兩個年齡層女性的運動情況作出結論:騎自行車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機會越少。
研究發(fā)現(xiàn),只要每周至少騎上自行車3個小時,就能降低患乳腺癌機會34%,而且騎自行車的時間越長,保健功能就越強。
科學家表示,之所以患乳腺癌的機會降低,可能是因為騎自行車可以改善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但仍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才能真正確認自行車對于抗乳腺癌的功效。
得了冠心病,不必太緊張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博士生導師 孫 明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一支或多支部分堵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臟病。如果冠狀動脈完全堵塞就發(fā)生心肌梗死。冠狀動脈堵塞的原因主要為血管壁上有粥樣斑塊附著,故又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
引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有多種,最重要的一種是高脂血癥,已證實粥樣斑塊的成分主要是膽固醇等脂類物質,血液中膽固醇過高就黏附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流行病學調查也反復證明,近年來我國冠心病人大幅度增加與飲食結構改變有密切關系,即飲食中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過多,如豬油、動物內臟等。提倡多吃新鮮蔬菜,新鮮水果,豆類及豆制品如豆腐、牛奶、魚、瘦肉等。不飲酒,不吸煙,對預防冠心病也很重要。當然還要適當運動,運動可以預防肥胖,也可以健腦和提高免疫力,當然也減少冠心病。運動的方式多種多樣,散步、廣播操、太極拳、打球、游泳都可以。關鍵是要天天運動,持之以恒。
如果已經(jīng)得了冠心病,也不必緊張,可在醫(yī)師指導下服藥,必要時也可以做“介入”治療?,F(xiàn)在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很多,中藥也很有效;介入治療也已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成功率95%以上。早期冠心病不發(fā)展,控制了心絞痛,不發(fā)生心肌梗死,仍然可以保持正常工作和健康的生活。
當心“體內第三者”插足
阿健
提起“第三者”,人們就會想起插足他人婚姻家庭的人。但是,很多人還不知道,有很多毒物在體內充當“第三者”而損害人體健康。
如果把人體看做一個“大家庭”,那么,它由很多成員組成,共同擔負著“大家庭”的使命。比如血紅蛋白通過與氧氣的結合和分離,不斷向細胞運送氧氣,膽堿酯酶和乙酰膽堿“密切協(xié)作”,才能使神經(jīng)傳導正常進行,而體內數(shù)量眾多的酶類,則各自都有嚴格的作用對象。如細胞色素氧化酶是通過鐵離子和電子的結合和分離(電子傳遞)來氧化食物、提供生命活動所必須的能量的。正是這許多“家庭成員”的協(xié)調,才保證了“大家庭”的和睦。只要任何一對成員發(fā)生矛盾,就勢必會影響“大家庭”的和睦,有的甚至會造成“滅頂之災”。
毒物通過呼吸、皮膚或食物進入人體,在體內有各自特定的“插足”對象。就拿大家都熟悉的有機磷農(nóng)藥來說,它可以選擇性的“插足”到膽堿酯酶和乙酰膽堿這一對家庭成員中,并和前者密切結合,使神經(jīng)傳導紊亂,發(fā)生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煤氣中毒是由于煤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和血紅蛋白結合,使機體缺氧所造成的。杏仁吃多了能致人死亡是眾所周知的,因其有毒成分氫氰酸能迅速與細胞色素氧化酶的鐵結合,阻斷細胞呼吸。鉛、汞、苯等能和眾多含硫基的酶結合而影響機體的多種功能。
當然,體內“大家庭”也有一套強大的防御系統(tǒng),抵御、驅逐來犯之敵。除了毒性特別強,作用特別迅速,侵入機體又達一定量的毒物外,若毒物少量或少量多次進入體內,一般不會或在短期內不會對機體產(chǎn)生明顯影響。但毒物長期逐漸蓄積,就勢必要影響健康。
我們不要讓“第三者”破壞體內“大家族”的幸福與安寧。尤其在工礦企業(yè)從事接觸粉塵和毒物作業(yè)的人們,更要做好防塵防毒工作,提防“第三者”插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