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虹等
城市居民家庭財產情況
黎虹 甫潔 李炎
據國家統(tǒng)計局《首次中國城市居民家庭財產調查總報告》,截至2002年6月底,我國城市居民家庭財產戶均總值已達22.84萬元。其中家庭金融資產為7.98萬元,占家庭財產的34.9%;房產為10.94萬元,占家庭財產的47.9%;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現(xiàn)值為1.15萬元,占家庭財產的5%;家庭經營資產為2.77萬元,占家庭財產的12.2%。
調查結果顯示,城市家庭戶均汽車現(xiàn)值為0.29萬元,戶均擁有汽車0.03輛(3輛/100戶)。
(摘編自《羊城晚報》 2003.03.20)
農村居民消費支出重心向“衣食”外擴展
劉曉東
根據全國農村住戶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03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943元,扣除價格因素的影響,比上年實際增長4.3%。在全面增長的各項生活消費支出中,增長幅度較大的有三個方面:醫(yī)療保健支出116元,同比增長11.4%;交通及通訊支出163元,同比增長27%;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236元,同比增長12.1%。這表明農民生活改善從總體上講與全國的小康進程是一致的,農村居民的消費支出重心已開始向“衣食”之外快速擴展。
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也可得到類似的結論:2003年,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shù)為45.6%,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這也表明農村居民在生活消費支出中用于“吃”的份額在不斷地變小。
(摘編自《中國信息報》 2003.03.08)
省部級一把手將被審計
王 墻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出臺后,中央有關部門今年將啟動省部級高官經濟責任審查制。國家審計署官員最近透露,對地方政府一把手的經濟責任審計內容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政府財政收支執(zhí)行情況;二是國有資產在其任期內的變化情況;三是領導人個人有無違反國家財政制度的失職行為以及經濟犯罪行為;四是政府投資的重大工程資本運行情況。
(摘編自《經濟導報》 2003.03.10)
省部級一把手將被審計
王 墻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出臺后,中央有關部門今年將啟動省部級高官經濟責任審查制。國家審計署官員最近透露,對地方政府一把手的經濟責任審計內容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政府財政收支執(zhí)行情況;二是國有資產在其任期內的變化情況;三是領導人個人有無違反國家財政制度的失職行為以及經濟犯罪行為;四是政府投資的重大工程資本運行情況。
(摘編自《經濟導報》 2003.03.10)
干部政績將與環(huán)保掛鉤
張曉娟
我國綠色GDP核算體系建設有了實質性進展。國家環(huán)??偩止賳T最近透露,中組部已經和國家環(huán)??偩致?lián)手,在四川、河北、山東等省份進行試點,將環(huán)保方面的指標納入干部考核體系,環(huán)保業(yè)績將直接影響到地方官員的政績,“地方環(huán)保上不去,地方黨政一把手的仕途也就長不了”。
(摘編自《經濟導報》 2003.03.10)
中國企業(yè)掀起赴美上市熱
顧 耀
自去年底中國人壽在美創(chuàng)造了35億美元的當年最大IPO(股票首次公開招股)案例后,中國企業(yè)再度掀起赴美上市的熱潮。除中芯國際上市在即外,“空中網”等將緊隨其后,而盛大、騰訊等計劃于今年稍后在美國等地上市,還有很多民營企業(yè)對在海外上市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目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yè)為41家,市值為4000億美元。在最近舉行的“中國企業(yè)進入美國資本市場研討會”上,專家預測,未來10年將有1000多家中國企業(yè)赴美上市融資,平均每年可增加市值2000~3000億美元。
(摘編自《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報》2003.03.17)
我國擬采取強力措施追緝外逃貪官
針對大批貪官攜款外逃的腐敗新動向,我國擬采取四項強力措施加大追緝外逃人員及流失贓款力度,包括:突查邊防口岸、研立防外逃法規(guī)、國際聯(lián)網追緝、增訂雙邊引渡條約等行動。
過去一年,針對貪官攜款外逃情況,我國對內地部分外逃猖獗的熱點口岸進行突擊檢查,截獲相當一部分涉嫌外逃公職人員。我國還考慮在一兩年內出臺一部專門針對外逃貪官的法規(guī)。同時,今后我國會繼續(xù)運用國際互聯(lián)網,公布外逃貪官的資料,充分運用各種手段,把出逃的腐敗分子緝拿歸案。此外,繼《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后,我國正加緊與多國商訂雙邊引渡條約。
(摘編自《羊城晚報》 2003.03.14)
我國布“天網”監(jiān)督管理國土資源
今后,我國對各地國土資源的監(jiān)督管理將逐步轉向依靠衛(wèi)星遙感技術來支持,那些亂占土地、非法開采、虛報瞞報等行為,將由國家布下的“天網”自動記錄證據,進行公開曝光。
自1999年以來,國家已采用衛(wèi)星遙感技術監(jiān)測到我國一些大中城市的建設用地和耕地占用情況,以及重點地區(qū)礦產資源開采、地質災害等情況。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遙感照片,輔之以詳實的分析數(shù)據,讓各地的土地占用情況一目了然。運用這種衛(wèi)星遙感技術,可以監(jiān)測到地面0.5畝以上新增建設用地,精確度達90%以上。
(摘編自《文匯報》 2003.03.11)
100億元打造西部新學校
劉雅瓊
為保證到2007年西部地區(qū)實現(xiàn)“兩基”,最近,國家制定了《西部地區(q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斗桨浮芬?guī)定,從2004年起,我國西部地區(qū)一批以農村初中為主的寄宿制學校將用四年時間完成新建、改擴建工作,在西部未“普九”地區(qū)新增的130萬初中學生和20萬小學生將從中受益。為實施這項工程,國家共投入100億元資金,分四年時間予以安排。資金將主要用于主體建筑的建設和改造,并優(yōu)先保證教學用房、學生生活服務用房和教學輔助用房,另有一部分用于配備課桌椅、學生用床和適量的圖書、儀器等。
(摘編自《中國財經報》 2003.03.09)
重慶:多項舉措促農增收
范偉國
為促進農民收入穩(wěn)定增長,重慶市最近推出了增加投入、減免稅費等多項舉措,包括:安排10%~15%的國有土地出讓金用于支持建設高標準的基本農田;對市級農業(yè)龍頭企業(yè)的加工、技改項目加大貼息比例,對農業(yè)龍頭企業(yè)實施的基地建設、良種引進、污染治理等項目,予以財政補貼;加大對征地補償安置的督查力度,確保對農民的安置落到實處;農業(yè)稅稅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取消除煙葉外的農業(yè)特產稅;今年新增的教育、衛(wèi)生、文化事業(yè)經費用于農村的比例不得少于65%;主城區(qū)房地產配套費的25%和主城區(qū)教育配套費的25%用于支持農村教育;籌措3.25億元資金用于補貼農村公路建設,整治病險水庫145座,退耕還林15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26萬畝;新建和改造鄉(xiāng)村道路6200公里,解決20萬人飲水困難,全面完成巖洞窩棚住房改造、異地搬遷扶貧3000戶等任務。
(摘編自《人民日報》 2003.03.05)
重慶:機構改革使人員大量精簡
周尚斗
經過政府機構改革,目前,重慶市干部與居民之比為1比50,遠遠低于全國的1比30和西部地區(qū)的1比20。
從直轄以來,重慶市政府機構經過了三次大的調整和改革。1998年,重點調整行政管理體制;2000年,重點對工業(yè)、交通、市政等部門進行改革調整,精簡機構、編制和人員;2003年,重點轉變政府職能,創(chuàng)建服務性政府。經過精兵簡政,目前,市政府工作部門46個,其中辦公廳和組成部門29個、直屬機構17個,同時,事業(yè)單位機構精簡了46.7%,編制精簡了13.3%。
(摘編自《重慶晚報》2003.03.12)
浙江臺州:“民告官”案件異地審理
在浙江臺州市,百姓狀告政府機關或一些當?shù)赜绊戄^大的集團,必須到市中院立案,然后由中院將這些案件指定給案件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基層法院審理。對這一做法,臺州市中院稱之為“行政訴訟案件異地交叉審理制度”,目的是為了割斷審案法院與行政機關的利益關系,免受或少受干擾保證司法公正。
臺州市中院的這一做法從年月開始試行。一年多來該市審結生效行政訴訟案件45起,其中行政機關敗訴29件,敗訴率64.4%。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2003.03.17)
浙江樂清:農民“走出去”從事農業(yè)生產
袁亞平
浙江省樂清市種糧大戶陳定友在黑龍江墾區(qū)投資興建的農場,已發(fā)展到1.4萬畝的規(guī)模,全年經濟純收入達75萬元,向浙江運回大米1000多噸?,F(xiàn)在,樂清市有5700多名農民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qū)從事農業(yè)生產,農業(yè)用地47萬畝,2003年實現(xiàn)產值18億元,相當于樂清市內的農業(yè)總產值。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人多地少的樂清市走上了農業(yè)“走出去”的道路。樂清市為此制定了許多優(yōu)惠政策:外出種糧大戶出產糧食全部運返本地市場的,視同當?shù)胤N糧大戶并享受同等的扶持政策;符合“新品種、新技術、新農機”條件的,購置大中型農機具給予20%~30%的獎勵等等。
(摘編自《人民日報》 200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