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鳥
老關在沙發(fā)上已經(jīng)有三個小時沒動地方了,他家客廳的地上扔滿了煙頭,氣氛壓抑的令人喘不過氣來。老關用布滿血絲的眼睛掃了一下四周,還好,人都在。雖然還沒有停止抽泣,但他的老婆,關嫂卻一直坐在他對面。長時間的哭泣,讓關嫂的神情顯得有些呆滯。左邊,是老關的得力助手小欒,一個小時前還很激動的他,現(xiàn)在也平靜下來了,低著頭默不做聲。右邊,則是老關的下屬兼親戚,有好幾個人,小姨子、自己的兩個表弟。
這些人在干什么呢?說來你可能都不信,就為了一張100元的收據(jù)。這點小事怎會引起這么大的麻煩呢?故事就此展開……
老關公司眾生相
一滴露珠能折射整個世界一樣,老關的公司可謂中關村小型企業(yè)的典型。夫妻倆湊了點錢出來闖世界,幾年含辛茹苦,公司一點點的壯大了,隨即就找了一些親戚當幫手。公司繼續(xù)擴大,然后就有外面的人加盟,比如小欒。
首先說說老關本人,他受過高等教育,人很機靈,思維也很現(xiàn)代,唯一的短處就是比較懶,這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因為關嫂就很勤快,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老關的缺點。
關嫂天生就是閑不住的人,當然了,中關村這個地方本來就比較繁忙,加上還要照顧家庭,關嫂也沒有多少休息的時間。她經(jīng)常有句掛在嘴邊的話:“只要順心,忙點累點我都無所謂。”可是有一點很奇怪,原來公司不大的時候,關嫂很順心,錢多了,公司大了,關嫂反而不痛快起來,原因就是公司下屬不好管。
其實家里的那些親戚倒沒添什么麻煩,關嫂是個懂得噓寒問暖的人,親戚們一來沒什么大本事,二來覺得關嫂確實對他們不錯,因此工作起來很順心,同時也很敬重老關夫婦。比如說關嫂的妹妹,雖然收入不是很多,但在公司一干就是4年,連半點想走的意思都沒有。
唯一讓關嫂氣不順的就是小欒。
雖然年紀不大,但小欒已經(jīng)在中關村闖蕩了好幾年。一開始他是老關的客戶,經(jīng)常打交道,老關發(fā)現(xiàn)他有很多客戶資源,而且頭腦異常敏銳,就拉他加盟自己的公司??紤]到自己的資金不多,生意很難有太大的發(fā)展,小欒答應了老關。
對于老關的安排,關嫂從一開始就反對,其實她也沒有什么站得住腳的理由,僅僅憑著一個女人的直覺,關嫂就覺得小欒的到來,勢必會威脅到她的地位。當然,正因為理由不充足,老關是不會認真考慮這些問題的,小欒還是順利的加入了公司,并擔任了銷售主管。
最初的交鋒
能在中關村生存了好幾年,老關的公司自然有些獨到的地方,歸結(jié)起來就是老關的眼力和關嫂的人情味,也就是所謂的男主外,女主內(nèi)。主要的幾個業(yè)務骨干都是親戚,關嫂自然盡心呵護著他們,總之,公司里其樂融融。但小欒的到來,改變了這個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自從小欒接管了閃盤的銷售工作后,老關的一個表弟就成了他的副手。這位表弟姓李,嘴很甜,平常就愛和關嫂聊天,姐姐長、姐姐短的,讓關嫂聽了很舒服。其實在關嫂潛意識里,她覺得公司就是一個家庭,自己就充當著母親的角色。因此,如果這些員工犯錯,只要損失不是太大,關嫂多半也不深究。
長期在一種祥和的氣氛下工作,人的精神狀態(tài)難免會放松,小李也是這樣,即便是小欒到任后,他仍然沒有什么警覺,直到去年的某一天。
那次,小欒聯(lián)系了一個外地客戶,銷售額很大,因此價格談得非常辛苦。最后算起來,一片閃盤也就能掙20元。不巧的是,提貨那天,小欒正好不在,他電話里告訴小李,接待一下這個外地客戶,價格、產(chǎn)品型號都說得清清楚楚。
本來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惜那個外地客戶非常狡猾,他在提貨的時候又要求小李降價,并威脅說貨不要了。小李一是嫌煩,二也是想盡力促成這筆買賣,就自作主張地降了5元錢。外地客戶當然是歡天喜地,付了錢就走了。
就因為嫌麻煩才降價的小李還沒有意識到,有更大的麻煩在后面。小欒回來后,一看銷售憑證,臉就沉下來了。他質(zhì)問小李,為何在不通知他的情況下,自己降價?小李被說的啞口無言,只能任憑小欒數(shù)落。按照老習慣,他覺得遭到痛罵后也就沒事了,不過令他沒想到的是,小欒最后來了一句,“這次的損失你自己承擔,一共200片,每片5元,本月工資扣1000.”
一下子就扣了1000元,這下小李有些受不了。懷著滿腹的委屈,他跑到關嫂那里去訴苦,話還沒說完,可巧小欒走進辦公室。一下子,氣氛就緊張起來。
本來按照公司的分工,小欒和老關負責外面的業(yè)務,關嫂負責財務什么的。但眼看著小欒和小李怒目相向,關嫂就主動上去勸。
“小李你也真是,怎么不和欒哥打聲招呼,別忘了,他可是你的領導。這次就算了,以后可要注意啊。來、來、來,和欒哥說聲對不起。”說著這話的同時,關嫂還用眼睛直瞟小欒,那意思是饒了小李一回。
關嫂沒料到的是,她這個老好人的角色卻遭到了小欒的當頭一棒?!罢f聲對不起就算了,照這樣以后生意還怎么做?再說了,您又不是管業(yè)務的,替他求哪份子情!”
小欒這話說的可夠狠,關嫂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心中暗罵小欒給臉不要臉,讓這么多人都下不來臺。
兩派相爭
自從那次價格風波后,公司的人際關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那些業(yè)務員們本來就覺得關嫂人情味十足,而小欒太嚴厲,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到關嫂那里訴苦。逐漸的,一個針對小欒的輿論圈子就形成了。
“他牛什么牛,要不是姐姐您收留他,說不定都滾出中關村了?!毙±顣r常惡狠狠地說到。
“姐姐您也太老實了,他那樣擠兌您,我們都看不過去,哪天和關哥說說,把他辭退得了,省得看著堵心。”有“好心人”這么對關嫂說。
“有點客戶就了不起了?!咱們公司這么多年了,以前沒他的時候還不是照樣做生意?!?/p>
“這小子才做了這么點事就不得了,將來姐姐和關哥的日子可就不好過啦,弄不好啊,被人家玩嘍?!?/p>
本來關嫂心里就不是很痛快,加上大家七嘴八舌,特別是聽到最后一種說法,關嫂有些坐不住了。真的,小欒將來不會拿我夫妻倆開刀吧,客戶都在他那里,我和老關怎么辦?寧可公司沒發(fā)展,也不能讓他都占了去。
就這樣,沒多長時間,公司就分成了兩派,一派是關嫂和那些老員工,另一派是小欒加一兩個新來的銷售,矛盾空前的尖銳。
無奈的調(diào)停
到目前為止,老關并沒有表態(tài),其實他早就開始關注公司的各種言論,也明白小欒的處境。不過他也有自己的難處,怎么調(diào)和這些矛盾?
首先勸說自己的老婆,老關不厭其煩地和她說,小欒有能力,公司發(fā)展壯大,必須嚴肅規(guī)章制度,靠以往的方法已經(jīng)不行了。對于這些說法,關嫂倒也沒有明確的表示反對,不過,她就說了一句,“這可是咱們的公司,在自家里你老婆被人欺負,你一個大男人真看得下去?找了你這樣的一個人,我算是瞎了眼?!?/p>
得,關嫂沒法勸了。
再勸勸小欒,老關的話還沒出口,他就從小欒的眼神里看到了一切,鄙夷、無奈、失望,反正什么都有。不用小欒說,老關就仿佛聽到了他的指責。“你也算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這點道理不懂?古代皇上都知道后宮不能參政,這樣下去,公司遲早被淘汰?”
還是不要說了,自討沒趣。
既然調(diào)停不了,老關就開始琢磨其他的解決方法,比如說讓老婆不要在一起攪和,去別的公司上班,或者干脆在家歇著。
有天半夜,老關想得腦袋都疼,他想把睡在一旁的老婆推醒??煽粗掀诺氖焖臉幼?,他自己反倒不忍心。當年兩人風里來雨里去,半夜上車站提貨,才有了今天的事業(yè)。說讓人不干就不干?好意思嘛!可要是不說,眼看著其他公司發(fā)展迅速,而自己的企業(yè)死不死活不活的,也不是個辦法。
折騰了半宿,老關也想不出個所以然,長嘆一聲后,他也蒙頭睡下了。
收據(jù)風波
老關的對策還沒想好,公司又出事了。這次,小欒的板子直接就打到了關嫂的身上。
公司柜臺賣了一個16兆的閃盤,因為是老客戶,才賣了100元。但這位客戶要售后憑證,因此還開一張收據(jù)。按照公司的規(guī)定,這張收據(jù)是要做存檔的,以便將來考核員工的業(yè)績,不知是不是因為擔心將來要上稅,關嫂開完收據(jù)后,隨手就把存檔撕了。
當天小欒清點柜臺存貨,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閃盤,就問銷售怎么回事。銷售告訴他,因為開了收據(jù),所以賬本上并沒有記錄。然而等小欒問關嫂,是否有這么回事時,可關嫂也想不起來了。這下小欒有些不高興,本來就沒有記錄,收據(jù)存根也撕了,統(tǒng)計銷售額時,不就少100元嘛。
其實事情搞明白了,也就到此為止,小欒也不是很在乎這100元的銷售額。但站在一旁的小李說了句風涼話,“怎么?整個公司都是姐姐的,賣個閃盤還要通知你?”
這下可把小欒給激怒了,一來二去,就吵起來了。因為平時就不和,關嫂也在一旁陰陽怪氣地幫著小李說話,到最后,整個公司亂成一團,大家都停止了工作,加入到吵架的行列。
到這時,小欒終于明白,如果公司不全面改組,恐怕自己的工作是沒辦法進行下去了。他直接找到老關,提出兩點,要么自己離職,要么公司徹底改組。
事情鬧到了這步田地,老關也沒有辦法,只能召集幾位公司骨干開會。于是就出現(xiàn)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最后的結(jié)局
很不幸,老關沒有能力控制局面,雖然他想極力挽留小欒,但整個公司似乎都被關嫂控制了。除非另起爐灶,否則要走人的只能是小欒。
小欒站起身,一詞一頓地說到:“好了,我想是我卷鋪蓋的時候了。但我要說一句,我和關大哥、關大嫂沒有個人矛盾,只是管理思路不同罷了。我無能,沒有辦法改變公司的現(xiàn)狀,但終有一天,在座的人都會明白,一個只靠人情來維系的公司是無法取得發(fā)展的。我現(xiàn)在就去辦交接,祝各位好運?!?/p>
門在小欒身后關上了,只留下一屋子怔怔的人,他們正在思考小欒的話嗎?也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