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二十年中國人的精神歷程

      2004-10-25 12:38:12曹立新
      中國新聞周刊 2004年38期
      關鍵詞:崔健尋根陳寅恪

      曹立新

      李澤厚:一個時代的思想啟蒙者

      李澤厚成名于1950年代,卻在1979年到1989年之間,成為“我們時代最靈敏的思考者”;在“讀朦朧詩和李澤厚長大的一代”中,是新啟蒙運動當之無愧的領袖。有人說他要做柏拉圖筆下的“哲學王”,也有人說他想做書齋里的革命者,無論如何,他是在那個集體癲狂、思想禁錮的“文革”年代里,仍然保持著清醒思考的知識分子之一,是一個在眾人失語、學術滿目荒蕪的年代里勇于篳路藍縷的先驅(qū)者之一,是一個以自由思想、理想激情、詩意表達影響了一代中國人思想進程的思想家。他的美學和思想史論著,以及他所提出的許多概念,比如積淀、異質(zhì)同構(gòu)、儒道互補、實用理性、樂感文化、巫史傳統(tǒng)、人化自然、有意味的形式、文化-心理結(jié)構(gòu)、救亡壓倒啟蒙等等,已經(jīng)成為中國思想史的重要資源。

      有許多人記得,他們是“從李澤厚那里開始了自己道路的找尋”。

      弗洛伊德熱:西方哲學思潮傳入中國

      20世紀80年代,一個名叫弗洛伊德的外國心理學家,幫助中國人打破了性的禁忌。

      1984年1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心理學家高覺敷重譯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盡管譯者在譯序中對弗氏理論謹慎地提出了四點批評,但是,弗氏在書中提出的性壓抑、潛意識、死亡本能等基本概念,迅速在大學校園里傳播。如果以199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孫名之翻譯的《釋夢》為界,弗洛伊德熱持續(xù)了十余年。

      從弗洛伊德熱開始,加上后來的薩特熱、尼采熱等,剛從“文革”苦難中走出來的中國知識分子,借助于一波又一波西方哲學思潮的傳入,展開了一場突破意識形態(tài)強制、尋求思想解放和理性回歸的新啟蒙運動。這場新啟蒙運動的許多思想成果,如今已同琳瑯滿目的商品一道,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現(xiàn)實的一部分。

      尋根文學:全球化過程中的民族傳統(tǒng)

      如何理解和對待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百余年現(xiàn)代化過程中不斷面臨的一個深層次問題。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知識界掀起的“文化熱”,再一次引發(fā)人們對這一問題的思考。作為對該問題的一種文學式回答,1985年第6期《作家》刊登了韓少功題為《文學的“根”》的文章,首倡“尋根文學”。韓少功關于文學尋根的呼聲得到了阿城、鄭萬隆、鄭義、李杭育等作家的回應,由此開始了自覺的“尋根文學”創(chuàng)作,《爸爸爸》、《孩子王》、《黑駿馬》、《小鮑莊》、《厚土》、《最后一個漁佬兒》等,便是這一文學潮流的優(yōu)秀成果。

      “尋根文學”是對“文化熱”中出現(xiàn)的激進反傳統(tǒng)和對于未來盲目樂觀的情緒的一種反動,它所呈現(xiàn)的后發(fā)外生型現(xiàn)代化國家如何在全球化過程中進行自我表達和身份認同的焦慮,至今不僅依然存在,而且可能更加嚴重。

      崔健:新長征路上的搖滾

      1986年,為紀念國際和平年,北京舉行百名歌星演唱會,崔健身穿一件據(jù)說頗像大清帝國時期的長褂子,背一把吉他,兩個褲腳一高一低地蹦上北京工人體育館的舞臺,以嘶啞的聲音吼出了“我曾經(jīng)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時,觀眾以瘋狂的熱情歡呼中國搖滾樂的誕生。

      作為中國的搖滾樂之父,崔健就這樣“一無所有”地開始了他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以音樂的方式表達一代青年人的追求、迷惘、憤怒和反叛。十年間,崔健和唐朝、黑豹等樂隊一起締造了中國搖滾音樂的輝煌。然而,當消費主義的大潮將搖滾變成一種高雅的時尚,理想和激情也就變成絕唱,有人因此宣布中國搖滾的死亡。

      崔健依然不斷歌唱,但他穿上花襯衫,脫下了綠軍裝。

      “中國現(xiàn)代藝術大展”:現(xiàn)代藝術開始影響大眾

      關于現(xiàn)代藝術,許多人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那兩聲槍響中獲得最初印象的。

      1989年2月5日,經(jīng)過精心策劃的“中國現(xiàn)代藝術大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中國前衛(wèi)藝術家第一次在現(xiàn)代藝術的旗幟下集體亮相。肖魯和唐宋在展覽過程中槍擊一幅名為《對話》的作品,無疑成為大展中最“亮”的事件。他們的“行為”藝術導致美術館被迫提前閉館,并在某種意義上導致一大批藝術家被迫轉(zhuǎn)入“地下”,或者“出走海外”。但是,兩聲槍響,同樣使得中國現(xiàn)代藝術走出精英的小圈子,進入到大眾的視野之中,甚至引起國外的關注。

      美國《時代》周刊發(fā)表了題為《雞蛋、槍擊、避孕套》的文章,專門介紹這次展覽,“中國現(xiàn)代藝術展”也被公認為中國藝術由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走向當代主義的分野標志。

      北大拆南墻引起的爭論:商業(yè)對文化的入侵

      1992年春天,鄧小平南巡講話。從南至北,全國掀起了又一輪經(jīng)濟致富的熱潮,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風氣所致,高校出現(xiàn)了“下?!睙?。

      1993年,又是一個春天,北京大學提出要走產(chǎn)、學、研結(jié)合的新型高校發(fā)展道路,決定開門辦校,推倒象征高校象牙塔的校園南墻,改建為商業(yè)街。此舉被媒體稱為“北大告別的不僅僅是一堵圍墻,也許還是一個圍墻的時代。”很快,北大南墻成為一條熱鬧繁華的商業(yè)街。教授開公司,大學生擺地攤,成為校園新風景,社會新時尚。

      2001年4月,當校園產(chǎn)業(yè)已發(fā)展到超百億元的規(guī)模,正朝著世界一流大學奔跑的時候,北京大學宣布為了整治環(huán)境,拆除商業(yè)街,重樹南墻,再次引發(fā)輿論嘩然。

      八個春秋,一面校墻,北大南墻的推倒與重建,不僅象征著知識價值的貶落與回升,更反映了我們國家近二十年社會精神的變遷。

      “人文精神”討論

      1993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后的第二年,第二輪市場經(jīng)濟大潮加速了社會世俗化轉(zhuǎn)型,日益邊緣化的知識分子逐漸喪失了1980年代新啟蒙運動中的樂觀和自信,陷入困惑與矛盾之中。在這一背景下,上海學者王曉明、陳思和、張汝倫、朱學勤等人發(fā)起了人文精神大討論。

      討論從1993年夏天王曉明等人在《上海文學》第6期刊出的一篇對話開始,“對話”認為,當時中國的文化處在嚴重的危機當中,其本質(zhì)“暴露了當代中國人人文精神的危機”;要用人文精神克服文藝日益庸俗化的傾向。

      1994年初,《讀書》雜志上陸續(xù)登載了6篇對話,《光明日報》、《文匯報》等報刊也開辟了相關專欄,討論很快成為一個“媒體事件”,持續(xù)了兩年時間,直到1996年,上海和北京兩地同時出版兩本《人文精神討論文選》。在全民追求經(jīng)濟發(fā)展和物質(zhì)利益的浪潮中,那場顯得不合時宜的大討論,并沒有取得多么深刻的學術成果,但它提示的精神生態(tài)和人文關懷問題,在討論結(jié)束后反而越來越顯出了價值。

      陳寅恪熱:堅守學術自由的精神,

      陳寅恪熱的起因也是一本書,書名是《陳寅恪的最后二十年》,1996年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本書作者陸鍵東花幾年時間,收集了大量珍貴的一手資料,為讀者講述了這位國學大師晚年的學術境遇和精神世界。

      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知識分子連續(xù)舉行讀書會、座談會,鄧廣銘、季羨林、張岱年、任繼愈等著名學者都以陳寅恪的弟子或助手的身份親自參加,更為陳寅恪這位“教授的教授”增添了傳奇色彩。有人說他是“文化遺民”,有人稱他為自由主義學者,陳寅恪的著作或有關陳寅恪的著作,上了各大書店的圖書銷售排行榜。繼《陳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初版1萬冊很快銷售一空后,三聯(lián)書店又組織出版了共計13種14冊、350萬字的《陳寅恪集》。編者認為,《陳寅恪集》是一部二十世紀中國學術史上的重要文獻,“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其全部著述文字的靈魂,也是他終生倡導并實踐了的學術立場。

      王小波:騎士之死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們都會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還會有人在走著。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著的時候,想到這件事,心里就很高興?!?/p>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死了。對于許多人來說,“王小波的死是另一種生活方式的開始”。他死了,追求智慧的路卻熱鬧了;他生前屬于“沉默的大多數(shù)”,死后卻招來無數(shù)“門下走狗”;他的文字,包括生前未及完成的小說手稿、早年習作、私人書信、私人照片等,被以各種方式出版,《黃金時代》仿佛真的迎來了黃金時代。他一生反對無趣,反對專制和教條,他死后,他的話卻被編成“王小波語錄”;他的風格,也以王小波式的“有趣”的方式,為無數(shù)青年所效仿。

      另類、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家、予人慧命者……人們向這位早逝的天才奉上各種尊貴的花冠,也將不斷追求智慧、并以這種追求智慧的方式去繼續(xù)創(chuàng)建自己的精神家園。

      (作者為西南師范大學講師)

      猜你喜歡
      崔健尋根陳寅恪
      錯解歸因 尋根溯源
      我的鎮(zhèn)江尋根之旅
      華人時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54
      陳寅恪的哀而不怨
      中外文摘(2019年16期)2019-11-12 20:34:26
      Analysis of non-uniform hetero-gate-dielectric dual-material control gate TFET for suppressing ambipolar nature and improving radio-frequency performance?
      郭沫若、陳寅恪致沈兼士——關于《“鬼”字原始意義之試探》的通信
      郭沫若學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09:28
      陳寅恪與唐筼的愛情故事
      海峽姐妹(2019年4期)2019-06-18 10:39:04
      尋根
      三十年后,死不回頭
      尋根船
      大學的精魂——重溫《陳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定远县| 吉安县| 盘山县| 双柏县| 纳雍县| 昌吉市| 青海省| 团风县| 中山市| 拉萨市| 宣武区| 霞浦县| 合川市| 泗水县| 栾川县| 班玛县| 观塘区| 洛浦县| 屏东市| 凤山市| 旅游| 鄂伦春自治旗| 凉山| 永德县| 卓资县| 天长市| 承德县| 曲麻莱县| 台南市| 外汇| 淮南市| 花垣县| 自贡市| 台前县| 龙山县| 和静县| 景泰县| 洞口县| 通道| 扶风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