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在群英備至的京畿重地,有這樣一批特立獨行的“醒目仔”:
他們,敢為人先,當許多人正在為“姓資姓社”而苦惱時,他們卻早已果斷出手,獲得了在小商品批發(fā)領域的“先發(fā)優(yōu)勢”;
他們,視野開闊,當許多人都還在困守于人民幣的誘惑時,他們卻早已著眼于全球,整起了花花綠綠的外匯;
他們,信念執(zhí)著,當許多人已被輿論、流言擊得潰不成軍時,他們卻依然無怨無悔,甚至囂張地喊出了“國人不受歡迎”的口號;
他們,精明強干,當許多人正為“生意難做”而唏噓時,他們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低買高賣”、“薄利多銷”等“生意經(jīng)”一一做起了注腳;
他們,講求合作,當許多人還在死不悔改地犯著“紅眼病”時,他們卻早已喊著“讓你賺錢然后我賺錢”的口號,在雙贏中賺得盆滿缽滿;
他們,從不滿足,當許多人還在樂陶陶地滿足于“小富即安”時,家財萬貫的他們卻又已動身,天南地北地四處“淘”貨去了……
就是這樣一批人,他們見證并且親歷了京城小商品市場數(shù)十年來的風云變幻,并且憑借自己努力撐起了一片別樣的天空——“涉外”小商品市場:秀水街、雅寶路、潘家園、紅橋市場、萊太花卉……,這些膾炙人口、耳熟能詳?shù)拿志褪鞘谟杷麄兊淖钜鄣膭渍拢?/p>
如果你嘗試去了解這些“涉外”小商品市場,你就會驚嘆地發(fā)現(xiàn):在這些市場里,“草根經(jīng)濟”所表現(xiàn)出來的生機和活力,是如此地讓人折服——“草根經(jīng)濟”的原始活力,那些簡單、樸素、逐利的意識,不僅使小草成為了草原,更使得草原成為了森林,一個個遮遮掩掩的馬路市場變成了舉世矚目的大市場!在這里,“民間自發(fā)、草根小經(jīng)濟”和“資源整合、市場大經(jīng)濟”這兩個在常規(guī)意義上似乎是“死對頭”的兩種模式,竟如此神奇地成為了互促共榮的一個整體。而這,即是這些“涉外”小商品市場的共性所在。
當然,不可避免的,這些“涉外”小商品市場也正如這世上其他所有事物一般,盡管系出同門,卻又“龍生九子,九子九個樣”。今天,就讓我們隨著趨之若騖的游人們進一步走進這些市場,將它們一個個放大,解讀出它們“一招致勝”的源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