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榮興
吳先生是位作家。
吳先生是那種不善于也不喜歡張揚的作家。
事實上,身為作家,吳先生雖然還沒有達到著作等身的高度,但時至今日,他發(fā)表的作品少說也已經(jīng)有二百萬字了,而且,不少作品還被多家全國性的選刊爭相轉(zhuǎn)載呢!
可在文壇上,少說也已經(jīng)發(fā)表了二百萬字的吳先生的名聲,卻絕對沒有那幾個發(fā)表作品還不滿二十萬字,甚至只有兩萬來字,而且根本就沒有上過像模像樣的選刊,只不過是很會宣傳包裝自己的人響。
這讓吳先生的朋友們很是不平: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喲?到底有沒有搞錯呀?
更有好心的朋友再三開導(dǎo)吳先生:你老兄別再像陶淵明似的自得其樂了好不好?憑你的作品,你只要也稍微花點心思去將自己“打扮”一下,至少是那幾個壓根兒便不配那么紅的家伙,就會在與你的比較中顯出他們那如魯迅先生當年所說的“小”來呢!
但吳先生不以為然。
吳先生只顧一如既往地埋頭創(chuàng)作。
吳先生還說:說到底,作家就得由他的作品來說話嘛。什么“打扮”,什么“宣傳包裝”,統(tǒng)統(tǒng)都不是正道!
這么說著的同時,吳先生甚至還婉言阻止了幾位搞評論的人對他的作品所作的評論推介。遇到報紙雜志發(fā)他作品時要他自己寫個作家介紹,他也一律只簡簡單單寫上“男,某年生,已發(fā)表作品若干”了事。
本來,吳先生是肯定會繼續(xù)如此這般下去的。
但有一件事終于惹怒了吳先生,也終于使得吳先生沒法“再像陶淵明似的自得其樂”了——
那件事發(fā)生在網(wǎng)上。也不知是誰將吳先生當初跟朋友說的“說到底……”這番話給傳出去的,反正是,忽然有一天,一家在作家中影響很大的網(wǎng)站便赫然將吳先生的“說到底……”給原原本本端了出來,然后說是討論,實際上卻是讓幾個人對此大加口誅筆伐——什么說這話的人太“286”啦(即跟早年的“286”型電腦一樣早該淘汰了),什么只有像阿Q那樣的人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啦,什么……甚至還有人說:在當今年代,不善“打扮”、不會“宣傳包裝”的人,簡直就是弱智;而拒絕“打扮”、反對“宣傳包裝”的人,則無異于白癡!
哦,你聽聽,諸如此類的話,聽后怎么叫人受得了呀!
是的,吳先生到底受不了了。吳先生實在想不到那些人竟是這樣的猖狂。
吳先生便暗暗地對自己說道:我至少也得證明自己既不是“286”,也不是“阿Q”,更不是弱智和白癡呀。
于是,再遇到報紙雜志發(fā)他作品時要他自己寫個作家介紹,吳先生就會不厭其煩地將他哪些作品曾被哪些選刊轉(zhuǎn)載、哪些作品曾在哪里獲獎、自己曾出席過哪幾次重要的創(chuàng)作會議等等,都統(tǒng)統(tǒng)清清楚楚地寫上;再有人要為他的作品寫評論,吳先生不僅不會拒絕,還會給人家送去禮物,甚至,他還會主動地通過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的關(guān)系,去找搞評論的人……與此同時,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機會,吳先生就總不會忘記要告訴周圍的人自己是誰,自己已發(fā)表了多少多少的作品,自己有哪些作品被轉(zhuǎn)載或獲獎,自己曾跟誰誰誰合過影,自己……
就這樣,雖然吳先生最近實際上已不大寫東西了,但他的名聲卻是一天比一天更響了,而且差不多已是家喻戶曉、有口皆碑了。
對此,吳先生那剛上初中的兒子一方面很是自豪,一方面又很有些納悶,就這樣問吳先生:老爸,為什么你現(xiàn)在比過去寫得少了,名氣倒比過去大了呀?
因為……因為這是個作秀時代呀。
吳先生這樣回答。吳先生的這聲回答里似乎既有些許的欣喜,又有些許的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