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鸞鸞
沿著陽光和稻麥生長的方向走下去,在一堵低矮的土墻面前垂下高昂的頭;順著螞蟻卑·微的道路走下去,抵達大地深藏的心臟。在二十四個節(jié)氣的歌謠里,只有赤足陷入泥土的腹部,你才能傾聽到村莊的靈魂以何種方式敘述著對土地的血脈情緣!
一句句樸素的農(nóng)諺裹藏著人間全部哲理。它們不需要繁瑣的論證和詮釋,它們猶如隨意散播在田間的莊稼,待到秋天就會成熟,就可以成為果腹之食,引領著村莊走向飽滿的希望。
從立春到冬至,那一朵朵盛開在田頭和村道上的臉龐,抒寫著太陽和土地不朽的歌唱,如同房檐上一片片黑瓦,傾心包裹著鄉(xiāng)村的溫情和暖意,同時也遮蔽著炎涼和風雨。雨水、陽光、土壤……這些飽含著太多韻味的漢字,只因為依附著鄉(xiāng)村的大道,才得以生存和延續(xù)。
炊煙升起、牛羊踏著夕陽歸來、荷鋤。的身影回應著女人的呼喚……你不要詩化這一系列畫面,詩情缺乏滄桑和歷史,語言觸摸不到村莊上空回蕩的聲音和氣息,以及房屋下陶甕的靜默。
當你路過村莊,你看到星光下的煙斗在空曠的曬場上獨自明滅,你可能置身于村莊千里之外,你真的不可能聽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