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鴻/輯
國際壟斷資本把大量利潤帶回母國,導致受資國紹濟所剩無幾。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說,Wanda無線鼠標是羅技公司最暢銷的產(chǎn)品之一,在美國的銷售價大約為4(美元,其中,羅技拿8美元,分銷商和零售商拿15美元,Wanda零部件供應商拿14美元,生產(chǎn)地中國從每只鼠標中僅能拿到3美元。負責營銷的公司在加州弗里蒙特,這里450名員工的薪水比中國蘇州裝配廠4000名中國工人的薪水總和還要高出很多。有學者將此事稱為“鼠標現(xiàn)象”
有人這樣概括在中國的外國投資商:他們拿出30%的資本,擁有50%的股份,拿走70%的利潤,中國的資本只能拿30%利潤。而對OEM這種貼牌生產(chǎn),有專家估計,外國人拿走了92%的利潤,中國最多拿到8%。而一旦外資大規(guī)模撤離中國(此種可能性始終存在),除了一片殘磚斷瓦、破舊廠房、被污染的土地和低技能的工人,中國還能剩下什么?還靠什么發(fā)展?
——學者吳越人用“利潤離岸”這個詞來表達對這種現(xiàn)象的憂慮
王斌余殺人案在警示什么?
——王斌余,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工,17歲開始到城市打工,備受欺侮、數(shù)次討要工錢無果后,今年5月11日晚上,他舉刀連殺4人,重傷1人。6月29日,寧夏石嘴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王斌余死刑。此事在全國范圍內(nèi)引起輿論風潮,新華社以上引一句話為題報道此案,提醒有關部門:保護農(nóng)民工合法權益工作存在的缺憾,讓我們看清了滿足農(nóng)民工按時足額拿到工錢這個基本愿望是多么重要
王斌余是一只被逼急了咬人的“兔子”。
——《中國經(jīng)濟時報》發(fā)表文章說,王斌余因父親治病急需用錢,他想要回今年掙的5000多元錢,無良老板只給50元。他氣不過,去找勞動部門,包工頭卻誣賴其偷了鋁皮,拒給工錢。身無分文的他到包工頭家要點生活費,被罵成“像條狗”,還遭到拳打腳踢。在這種情況下,他才失控殺人
“王斌余爭論”源于價值系統(tǒng)混亂。
——《新京報》就王斌余案發(fā)表評論說,從民間復仇的立場上看,王斌余的出手,自然是為被損害與被侮辱的農(nóng)民工出了一口惡氣。從暴力革命者的邏輯上講,王斌余的匕首更是閃爍著正義的光芒,但王斌余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在一個致力于現(xiàn)代法治建設的社會系統(tǒng)中,他的行為的邏輯解釋和應得的處置。大家現(xiàn)在在各自的理論系統(tǒng)中說話,或者在混亂的系統(tǒng)中互相跳躍穿插,討論因此沒有太大意義
輿論同情殺人犯王斌余是危險信號。
——《現(xiàn)代快報》發(fā)表評論指出,從輿論普遍同情一個連殺四人的農(nóng)民工并為之辯護來看,這本身就是對當下中國法治秩序的敲打!如果說此案以一種極端扭曲的方式折射出社會的不公,那么公眾不同尋常的反應則反映了社會的精神狀態(tài)。絕大多數(shù)同情王斌余的人,不僅僅是出于道德判斷那么簡單,也不僅僅是一種價值判斷那么自覺,而是借“王斌余”之酒,澆自己心中塊壘。同情王斌余,表明了公眾對為富不仁無能為力的境況的渲泄。王斌余的暴力,點中了公眾對法律疲軟的痛處,“暴力莢學”是一個文明社會之恥,從某種意義上說,更是當下社會的無奈
解放了婦女,就等于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開辟了無限廣闊、燦爛輝煌的前景。
——此話是學者單正平《女人與資本主義》一文的主要觀點。他寫道,根據(jù)德國社會學家維·桑巴特的研究,資本主義早期發(fā)展的動力,在于當時歐洲宮廷和貴族階層崇尚奢靡的生活風氣,刺激了商業(yè)和技術的發(fā)展,所以說,資本主義是奢侈的產(chǎn)物?,F(xiàn)在我們看到,中國女性的消費欲望被釋放出來了,而中國的市場經(jīng)濟也就迅速發(fā)展起來。商界人士對此看得很明白。許多老板都說,做生意,其實就是掙女人的錢。要是女人不花錢,經(jīng)濟非完蛋不可
幾流的人民就有幾流的政府,就有幾流的社會、幾流的環(huán)境。
——語出臺灣女作家龍應臺之口。同為女作家,林達撰文贊揚龍應臺,上世紀80年代,龍應臺在尚未“解禁”的集權制度下,不僅抨擊集權,也把批評直指社會的非公民化。她知道,在集權制度瓦解之后,一個移植的民主制度,會立即面對公民社會的單薄基礎,因此她的問題更多地指向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你有沒有為一個民主的公民社會做好準備,你自己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公民?假如不是,先改變你自己
人們在一部電視劇所營造的白日夢中,尋找那些現(xiàn)代社會中正在失落的和令人向往的美好。
——9月,韓國電視劇《大長今》熱播,人人追捧?!吨袊嗄陥蟆钒l(fā)表林蔚的文章說,浪漫者從此劇見到唯莢愛情,奮斗者看到勵志追夢,美食者尋找養(yǎng)身關·味,文化人看其儒家精神……《大長今》成為社會熱點,從某種角度說,這是一場群體性的、自發(fā)的心靈洗禮
《大長今》其實就是當下社會的一個縮影。社會存在許多小奸小惡,而長今不跟惡勢力妥協(xié),一舉一動都是正義,最終邪不壓正,讓人們感動。
——《大長今》導演李丙勛說
寧不當官決不撤股。
——9月21日,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紀委、監(jiān)察廳、國資委等六部門要求公職人員主動撤出入股煤礦投資的最后期限。《中國青年報》報道,到當日下午4時,沒有一名公職人員主動從煤礦撤出投資,而且有官員喊出了上面一句“豪言”
官員們的豪言不可全信,以我看,“決不撤股”是真,“寧不當官”則是假。煤礦老板憑什么讓官員入股?還不是看重官員手中的權力可為自己撐起胡作非為的“保護傘”?官員一旦失勢,其人股的資格想必就馬上會被剝奪。官員身份,是官員搞官煤勾結、權力尋租的本錢所在,沒有誰會輕易舍棄,所以,“寧不當官”全是放屁。那么,“寧不當官也不撤股”只有一種解釋才可說得通:官員們并不認為不撤股會丟官,他們對不撤股而依然會高官得做駿馬得騎的前景有十足的信心。
——《中國經(jīng)濟時報》發(fā)表孫立忠的文章,評說豪氣沖天的內(nèi)蒙官員
橫看豎看,都是衙門。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郭世佑在《南方周末》上談現(xiàn)今大學教育,他說,目前的大學就是一個享有固定行政級別的衙門,上有主管領導,下有各級職能梯隊,還有許多平行機構在互相聯(lián)系和互相牽制,差別就在于,它是新提升的副部級大學,還是司局級大學?是部屬還是省、市地方政府領導?是重點還是一般?還有,是否列入“211工程”、“985工程”或別的什么“工程”
大學需要寧靜,切忌喧囂。既然可以經(jīng)常鼓動教授們?nèi)ジ偁帯疤幖墶鳖I導崗位,那又何必嚴禁卡車與拖拉機入內(nèi)呢?
——郭世佑還說,不少高校推行的“處級”領導崗位的“競聘”,引得許多老師心境不寧,報名者甚多,把大學本已不濃的學術氣氛沖得煙消云淡
如果上海經(jīng)濟崩潰,那無疑就是中國經(jīng)濟開始崩潰的時候。因此,適當打壓上海樓市是必要的,但強行打壓上海樓市,并使其崩盤是非常危險的,我們必須保持這種
警惕。
——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講師、經(jīng)濟學博士劉正才在《財經(jīng)時報》發(fā)表文章談上海樓市
批評應挾著風暴和閃電。
——知名評論家謝有順談當代文學批評,他說,已經(jīng)有太多的人對批評表示了不滿。尤其是在我們這個媒體時代,批評固有的功能正在被媒體宣傳和會議發(fā)言所代替,那種微弱的、專業(yè)的批評聲音,已經(jīng)變得相當可疑。讀者不看,作家不承認,甚至連批評家本身,一度也恍惚起來,忘記了自己本應履行的責任——詞語的責任,變得被動、廉價而無所作為
誰叫你們干活,你們找他們,政府不欠你們的錢!
——在黑龍江省雞西市干活的民工囚被拖欠工資,找到市政府尋求公道,一位官員竟對民工說了上面的話別忘了胡適。
——繼旅法學者熊培云談到“錯過胡適一百年”后,天津財經(jīng)大學教授李煒光也撰文感懷胡適。李寫道,胡適之先生逝世已經(jīng)40多年了,但他的自由主義思想尚未找到傳人。不是沒有信仰自由主義的人,而是作為“傳人”
——思想境界的高度、知識的厚度、品行操守的精純,還有胸襟學養(yǎng)的博雅,都還不夠格
李敖走了,影子會長嗎?
——9月,李敖造訪大陸,分別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發(fā)表演講,掀起一股旋風。在網(wǎng)上,各種評論一哄而上,有贊有貶,有掌聲,也有噓聲,還有指責聲。不過,有位文友想起了李敖在北大講到的王安石,提到王安石在寧波做過官,他的小女兒很可憐,死在了那里,后來他調(diào)開了,臨走前在對面的小船上和他的小女兒再見:“今夜扁舟來做別,此生從此各東西”
我們衷心企盼這樣的國民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的活動能更多出現(xiàn),并在不斷加溫的參與熱情中,熔煉出真正具有公共精神與公民意識的現(xiàn)代中國人!
——9月27日,個人所得稅立法聽證會在北京舉行。30名陳述人中,20名公共陳述人從遞交報名申請的4982人中遴選而來,此外,從報名申請中選出的20名旁聽人將現(xiàn)場旁聽,并可向聽證會送交書面意見。時評家魏文彪對此事做如上議論
目前中國不存在兩極分化問題,理由是:目前中國沒有出現(xiàn)通過財團、托拉斯等進行資本運作而致富的群體;高收入階層中相當部分來自于對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貢獻高的行業(yè);貧富差距雖有所擴大,但并未形成絕對貧困階層,中國低收入階層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高收入階層;目前各地的基尼系數(shù)尚處在一個合理范圍內(nèi)。
——北京市統(tǒng)計學會副會長杜午祿說
今天一個有良知的學者應該這樣說:雖然目前還不到兩極分化的程度,但貧富差距正在拉大,要警惕兩極分化的出現(xiàn)——寧愿把后果說得嚴重些,以可能出現(xiàn)的“兩極分化”來警醒政府和社會??晌覀兊慕y(tǒng)計學會副會長在貧富差距拉大的現(xiàn)實下卻強調(diào)“不存在兩極分化”,這種輕佻的文字使用表現(xiàn)了某些學者的缺德。
——《燕趙都市報》發(fā)表東方木的文章反駁杜午祿
(責編/孫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