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雨
足跟痛的主要癥狀為足跟部的局部疼痛及明顯壓痛,有時局部紅腫,站立、行走時疼痛加劇,因此不能久站及遠(yuǎn)行。中醫(yī)認(rèn)為,足跟痛是由于足跟部長期反復(fù)摩擦、急性彈跳或長途跋涉損傷、風(fēng)濕之邪外侵、久病臥床或年老體弱肝腎不足等所致,宜活血化瘀、祛風(fēng)利濕為主,兼以補(bǔ)肝益腎。
仙人掌方
取仙人掌適量,將仙人掌兩面毛刺用刀刮凈,剖開一面敷于足跟疼痛部位,外用紗布繃帶固定,12小時后換另半片,或?qū)⑾扇苏魄谐纱笮∵m宜的片狀放于鞋跟處,以便穿上鞋后正對疼痛點(diǎn)。貼敷2天,休息半天,連用 2-4周。
功效:消炎軟堅,活血止痛。
白芷川芎末
取白芷、川芎各90克。將白芷、川芎用酒浸泡3天,濾出烘干,研末。用時各取15克藥末放入薄布袋內(nèi),再將藥袋放入鞋里,直接與痛處接觸。隔日換藥 1次,10天為1療程。
功效:活血消腫,散濕止痛。
垂柳葉敷劑
鮮垂柳葉1把,杏仁3粒,枯礬6克。上藥共搗爛外敷患處,外用芙蓉葉覆蓋,再用紗布包扎固定。每日1次,連用 5~9次。
功效:清化濕熱,化瘀祛腐。
姜黃五藥膏
姜黃12克,赤芍12克,穿山甲6克,梔子12克,白芷12克。上藥研細(xì),加少量冰片用醋調(diào)成膏狀敷于患處,外用塑料薄膜包扎固定,夜敷日除,藥干加醋。每料連敷3夜,1個月為1療程。
功效:行氣破瘀,通經(jīng)止痛。
川沒膏
川芎15~20克,乳香20克,沒藥20克,透骨草15克,血竭 10克。上藥共研細(xì)末,以醋、酒 (比例3:1)調(diào)和成膏狀,涂敷于患處,外用敷料包扎。5-7日換藥1次。
功效:活血行氣,祛風(fēng)止痛,軟堅祛瘀。
威靈仙川烏馬錢方
威靈仙50克,生川烏100克,馬錢子10克。威靈仙加水、醋各500毫升,浸泡30分鐘,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煎煮20分鐘,倒入盆內(nèi),取1塊約1厘米厚的木板蓋在藥盆上,中間開一恰能放下足跟部的洞,放在洞口處熏蒸,不燙時浸泡。每日2次, 10天為1療程。生川烏、馬錢子共研細(xì)末,分3包。每日1包,用 50%的酒精調(diào)成糊狀,熏洗后敷貼于患處。24小時更換1次(熏洗時取下),連用3天。
功效:通行經(jīng)絡(luò),祛風(fēng)除濕,散結(jié)止痛。
川芎糊劑
將川芎適量研粉過篩,用醋拌成稀糊狀,密封儲罐備用。按足跟大小縫制小布袋,裝入適量調(diào)好的糊劑,放在足跟上,暖水袋中裝入32℃左右溫水,將足跟置于其上,每晚治療20~40分鐘。川芎粉熱敷后可再入醋供第2次復(fù)用,第3次則換新藥。每10天為1療程,可連續(xù)使用3個療程,治療期間可配合熱水燙腳。
功效:活血行氣,祛風(fēng)止痛,軟堅散結(jié)。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