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群鑫 羅俏華 陳幗儀 黃壽山 陳杰林
摘要在室內(nèi)條件下,研究了丁香干燥花蕾粉末對赤擬谷盜卵和幼蟲的影響。結果表明:丁香對赤擬谷盜卵孵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赤擬谷盜幼蟲有致死作用并且全部致死時間隨著赤擬谷盜幼蟲齡期的增大而延長,齡期越小的幼蟲其全部致死時間越短。
關鍵詞丁香;赤擬谷盜;致死作用
中圖分類號S 482.39
倉儲害蟲是危害糧食、中藥材、煙草和動植物制品等儲藏物的害蟲,可隨著商品流通遠距離傳播。世界各國貯糧每年遭受倉蟲危害造成的損失非常普遍和嚴重。其中,赤擬谷盜[Triboliumcastaneum(Herbst)]是一種重要的倉貯害蟲,分布遍及世界各地:2)。該蟲危害谷物、油料、動物性產(chǎn)品及加工品、中藥材等,食性雜,除直接取食危害外,該蟲的分泌物還可污染被害產(chǎn)品,使被害物結塊,變色變臭。目前我國倉貯害蟲的防治主要是應用化學防護劑和熏蒸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害蟲的發(fā)生,但因此所造成的3R問題也日趨明顯。長期普遍的化學劑熏蒸防治倉貯害蟲所帶來的各種問題,不但使防蟲效果下降,還會影響到糧食、藥材等的質(zhì)量。因此,找到一種更有效的方法來防治倉儲害蟲,是面臨的新課題。近20年來,植物性物質(zhì)作為殺蟲劑和拒食劑的研究發(fā)展較快。研究結果表明,大約有1200多種植物對500多種害蟲具有一定的毒殺和拒食作用。大蒜對玉米象[Sitophiluszearnais(Mots—chulsky)]、赤擬谷盜有忌避作用,而且粉碎的大蒜比完整的大蒜的忌避作用更顯著;瑞香狼毒根粉劑對米象[Sitophilus oryzae(L.)]、谷蠹(Rhizoperttvadominica Fabr)、玉米象的防治效果較好;利用苦楝籽粉壓蓋糧食表面對儲糧害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桃金娘科(Myrtaceae)植物丁香[Syzygiumd Ar—omaticum(L.)Merr.et Perry]是一種中藥材,有溫脾胃、降逆氣、助陽去陰冷、抑菌、殺菌、去口臭的功效;也是一種著名的香料植物,用于烹飪調(diào)味;同時丁香也可作為防腐劑,從丁香中提取的天然防腐物質(zhì),可用于食品及化妝品的防腐,丁香用途廣泛,對某些病蟲害還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本文研究了丁香粉末對赤擬谷盜卵和幼蟲的致死作用。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丁香花蕾從廣州市清平藥材市場購得。供試蟲赤擬谷盜由本院養(yǎng)蟲室提供。飼養(yǎng)材料參考白明杰等的飼養(yǎng)方法制備。
1.2試驗方法
1.2.1丁香對赤擬谷盜1日齡卵和4日齡卵的影響
將約1 000頭赤擬谷盜成蟲放人裝有足夠面粉的廣口瓶內(nèi)飼養(yǎng),讓其產(chǎn)卵24 h,然后篩出卵備用。將丁香粉碎后過30目篩,取3 g丁香粉置于干凈的培養(yǎng)皿中間,在其四周放置30粒所需日齡的蟲卵,蓋上蓋子,置于溫度為(30±1)℃的培養(yǎng)箱中,每天觀察1次卵孵化的情況,直至無卵孵化為止,計算孵化率。每處理5個重復。以面粉代替丁香作為對照。
1.2.2丁香對赤擬谷盜1齡幼蟲生長的影響
篩出赤擬谷盜卵,置于培養(yǎng)皿內(nèi),用密封袋密封好置于暗處,每天觀察直至孵化出1齡幼蟲,在干凈的培養(yǎng)皿中間放3g過30篩目的丁香粉,在其四周均勻放置30頭1日齡的1齡幼蟲,蓋上蓋子,置于溫度為(30±1)℃的培養(yǎng)箱中,觀察記錄并計算幼蟲的死亡率。每處理5個重復。以饑餓的幼蟲和面粉飼養(yǎng)的幼蟲分別作為對照。
1.2.3丁香對2齡以上幼蟲生長的影響
將1齡幼蟲用指形管單獨飼養(yǎng)到所需的幼蟲齡期,其余處理方法同1齡幼蟲。
1.3試驗數(shù)據(jù)處理
多重比較采用Duncan(1955)的新復極差測驗法(SSR法)。
2結果與分析
2.1丁香對赤擬谷盜卵孵化的影響
由表1得知:對照1日齡卵平均孵化率可達到65.3%,4日齡卵平均孵化率可達到64%,但兩者間沒有顯著性差異,而用丁香處理的1日齡與4日齡卵,其孵化率為o。因此,丁香可以顯著抑制赤擬谷盜卵的孵化。據(jù)資料記載:赤擬谷盜卵在30~32℃,RH70%條件下孵化率為85%左右,未受精的卵不能孵化。本試驗中,對照1日齡與4日齡卵的孵化率在第7天以后一直分別保持在65.3%與64%的水平上,可能是由于相對濕度的影響。
2.2丁香對赤擬谷盜1齡幼蟲的影響
由圖l得知:兩種對照中的赤擬谷盜1齡幼蟲在處理的時間內(nèi)其死亡率均為0,而丁香粉中的幼蟲在16h平均死亡率即達到50%,在48 h則全部死亡,說明1齡幼蟲在丁香中不能存活。觀察發(fā)現(xiàn):用丁香處理1齡幼蟲后30 h時,大部分幼蟲脫皮,且大多不活躍,行動遲緩,多呈靜止狀態(tài),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在此時期內(nèi),饑餓的幼蟲也未見死亡并且面粉中的幼蟲均能正常發(fā)育。
2.3丁香對赤擬谷盜3—5齡幼蟲的影響
從表2知:丁香中的3齡幼蟲在19h平均死亡率已達到90%以上,在4d后則全部死亡,4齡幼蟲在2d后死亡率達到57.3%,5d后為100%,5齡幼蟲在3d后死亡率達到42.7%,在6d后為100%,而饑餓的幼蟲逐漸死亡,其死亡率絕大多數(shù)明顯比丁香粉中的低,但面粉中赤擬谷盜各齡幼蟲死亡率為零,說明丁香對赤擬谷盜3、4、5齡幼蟲有明顯的致死作用。
觀察發(fā)現(xiàn):幼蟲剛放人丁香粉周圍時,活動加劇,有一部分幼蟲鉆人丁香粉中,但大部分幼蟲在丁香粉外活動、死亡,有的甚至遠離丁香粉并且部分幼蟲在脫皮時死亡。
2.4丁香對赤擬谷盜6齡幼蟲的影響
由圖2得知:對照面粉和饑餓中的6齡幼蟲死亡率均為0,且饑餓的幼蟲全部化蛹。丁香中的幼蟲在3.5 d后死亡率達到50%,12 d后達到100%。觀察可知:丁香中的幼蟲,有51.33%脫皮進入7齡,0.67%化蛹,但最終都會死亡。
3討論
由以上結果得知:丁香對赤擬谷盜1日齡與4日齡卵的孵化都有很大的影響,由于卵不能孵化而使得丁香具有殺卵的作用。綜合圖1、2和表1、2的結果可知:丁香處理的1齡幼蟲在48h內(nèi)全部死亡,2d后3齡幼蟲的死亡率顯著高于4齡幼蟲,5齡幼蟲的死亡率顯著低于4齡幼蟲的死亡率;4d后,3齡與4齡幼蟲間的死亡率沒有顯著差異,但都顯著高于5齡和6齡幼蟲的死亡率;因此,各齡幼蟲對丁香的敏感程度不同,在2d時表現(xiàn)為齡期越小的幼蟲對丁香越敏感,死亡得越快,丁香對其致死效果越好。并且1、3、4、5、6齡幼蟲全部死亡所需的時間依次為48h、4d、5d、6d和12d,因而幼蟲齡期越大,對丁香的抗性越大,其死亡所需的時間就越長。
研究發(fā)現(xiàn):丁香含有丁香酚(eugen01)、甲基丁香酚(acetyleugen01)、β—石竹烯(p—caryOphyllene)等成分,有殺菌、抑菌的作用,對某些蟲害也有控制作用。觀察發(fā)現(xiàn),幼蟲剛放人丁香粉中時,其活動加劇,大部分幼蟲在丁香粉外,甚至遠離丁香粉,因此丁香對赤擬谷盜幼蟲可能有驅避作用,但也有部分幼蟲鉆人丁香粉中而死亡,說明丁香對其可能還有觸殺作用,因此有必要對丁香的作用機制做進一步的研究。
本試驗是在實驗室理想的環(huán)境條件下研究的丁香對赤擬谷盜卵和幼蟲的致死作用。由于在此條件下,丁香粉末中的揮發(fā)性物質(zhì)可以發(fā)揮最大限度的毒殺作用而與實際應用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實際倉貯條件下的殺蟲效果如何還需要作進一步的試驗。
隨著我國可持續(xù)植保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對農(nóng)藥的安全使用要求也日益嚴格,尤其對儲藏害蟲中應用的殺蟲劑,要求既能防治害蟲的發(fā)生,又不對儲藏物和環(huán)境產(chǎn)生污染,且不對人的健康造成威脅。面對當今倉儲害蟲危害日益嚴重,以及化學藥劑熏蒸所帶來的3R問題以及倉蟲抗性問題,植物源農(nóng)藥的研究與應用是倉貯害蟲防治工作中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