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輯
看看你耳熟能詳?shù)膭游?它們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杜鵑認祖歸宗有“秘密口令”
杜鵑把生下來的蛋寄放在另一種鳥的巢里,讓其它鳥撫養(yǎng)孵出的小鳥已經(jīng)不是新鮮事;但被寄養(yǎng)的杜鵑長大后如何認出同類?擇偶并傳宗接代,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生態(tài)行為的郝柏教授認為,寄居鳥可能通過秘密口令來辨認同類?
這種“口令”的說法是,杜鵑具有簡單的行為特征,能讓從來沒見過同類的幼鳥辨認?關(guān)鍵在于杜鵑的啁啾聲?
郝柏說:“才六天大,眼睛還看不見的小杜鵑卻能辨別出成熟杜鵑和其它鳥類的聲音?”他和同事還觀察到,年長的杜鵑會時常返回寄養(yǎng)所探視幼鳥,教它們一些杜鵑特有的行為?小杜鵑也會記住自己身上的特征,常常跟其它的鳥比較?
小杜鵑如何學到秘密口令還是個謎?不過郝柏表示,小杜鵑跟養(yǎng)父母要東西吃時發(fā)出的乞討聲和大杜鵑的啁啾聲,在音感上是類似的?他說:“小杜鵑稍長之后,乞討聲就會變成類似啁啾的聲音,也許聽慣自己的聲音后,它們就可以認出其它的杜鵑?”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衛(wèi)斯特發(fā)現(xiàn),若成長中的杜鵑在它們生命的第一個冬天,從長者那里學到合宜的求愛和其它行為,等到春天時就能成功地擇偶;但是,如果那個冬天,小杜鵑和金絲雀一起成長的話,它們就會以為自己是金絲雀,而春天到來時就唱金絲雀的歌,找金絲雀為伴侶?這是關(guān)鍵之所在?郝柏強調(diào):“假如第一個冬天杜鵑和其他鳥類一起生活,那么杜鵑將會終生困惑不解?”
大象也會學舌
有人說大象什么都記得?現(xiàn)在已經(jīng)證明,即使是擬聲的藝術(shù),他們的學習表現(xiàn)也不落人后?
研究人員已經(jīng)錄下了兩頭善于模仿的非洲象的叫聲:一頭學亞洲象學得很像;另外一頭則會發(fā)出卡車路過的聲音——這種技巧高超的模仿遠超出普通非洲象的嚎叫?這個發(fā)現(xiàn)讓少數(shù)會模仿其它動物的動物名單又多添了一筆?已知會模仿其它動物的只有人類?海中的哺乳動物?蝙蝠和鳥類?
這兩頭大象分別是在肯亞半捕獵區(qū)的年輕雌象姆萊卡,以及在瑞士某動物園和兩頭亞洲象同住了18年的成年雄象卡利梅洛?卡利梅洛會學亞洲象普遍的唧唧聲可能不足為奇,但姆萊卡能發(fā)出卡車的聲音便的確驚人了?
馬薩諸塞州木洞海洋研究所的泰雅克認為,姆萊卡的習慣起因于它的生活環(huán)境可以聽到馬路的聲音?泰雅克還懷疑,大象多變的發(fā)音技能也許會幫助它們辨識彼此,并因此形成社會團體?其它像蝙蝠或海豚等擅長發(fā)聲的動物,也會使用聲音來安排各種社會工作,包括捕食和尋找方向?
康奈爾大學的大象專家派恩表示,大象的社會很復雜,成員常常會隔著遙遠的距離叫喚,就算看不到其它大象也一樣?她還補充,這兩頭大象是否聽過原始非洲象的叫聲值得研究?
蘇格蘭圣安德魯斯大學研究動物傳播的賈尼克說,強大的模仿技巧甚至可能有助于大象采用家族特定的呼喚,就像人類可以用姓氏來區(qū)分一樣?他表示,下一步是研究家族成員,看它們有沒有統(tǒng)一的叫聲?
雄鳥歌喉不佳,可能討不到老婆?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生物學家波多斯研究到,鳥喙的長短大小會影響到鳥的歌調(diào),而歌調(diào)跟雌鳥是否“來電”可能密切相關(guān),因為雌鳥很在意雄鳥歌調(diào)的品質(zhì)?
波多斯表示,雖然鳥喙跟擇偶可能有關(guān)聯(lián),但喙只會影響聲音的某些品質(zhì),而非整個歌調(diào)?
波多斯的研究團隊將鳥鳴錄影以慢動作放映出來?他們發(fā)現(xiàn),喙小的樹雀要發(fā)出低頻率的聲音時,就將喙幾乎閉起來,頭向前伸;如要發(fā)出高頻率的聲音,它們就把喙張開,頭往后仰?這些喙和頭的動作影響鳥的聲道的大小,也影響了它們聲音的頻率?
波多斯等人還發(fā)現(xiàn),樹雀這種喙小的雀鳥會唱出比較復雜的歌調(diào),因為它們的喙較能轉(zhuǎn)動;相對喙大的雀鳥,例如吃種子的地面雀鳥,則只會唱簡單而緩慢的歌?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專精達爾文雀類的格蘭教授,只為“鳥喙大小影響鳥鳴”的理論提供了部分證實?他表示,不同喙的雀鳥有時也會互相學習彼此的歌調(diào),因而產(chǎn)生異種交配的現(xiàn)象?“歌調(diào)確實和擇偶有關(guān),但在相當大的范圍內(nèi),學習可彌補喙的短處?”格蘭說道?
為了確定喙的大小與擇偶的關(guān)系,波多斯和同仁想找出一曲鳥鳴中確實受喙的尺寸影響的部分?他們希望,幾年后能將完全受喙的大小影響的歌調(diào),播放給雌鳥聽,并觀看它們的反應(yīng)?
我們?nèi)绾沃来气B的反應(yīng)呢?當它的喙朝天,翅膀振動,尾巴翹起來,那就是“來電”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