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第23期刊登臺灣知名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陳文茜文章說,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走前三年定下遺囑,沒有公祭,不收花籃,只登報告知。
我看著他的遺囑,想著他面對死亡時的從容與節(jié)氣,并閱讀他86年的一生,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馬英九俊美的身軀后,存在著一位不凡的父親,深深影響著他。
人在低處要拒絕誘惑很難,在高處更難。到了某種地位,不想要的,不主動要的,都會送上門來。當了“部長”,想當“院長”;當了“院長”的,還想做“總統(tǒng)”;當了“總統(tǒng)”的,更想要富貴延及三代。沒完沒了的欲望,無止無盡的追求,這是凡人。
馬鶴凌疼兒子的方法,不是凡人做得到的。兒子俊秀的外表與完美的學歷已夠鶴立雞群,當上“法務部長”,“掃黑”,不小心命都沒了,怎么劃得來?
一般平凡膽怯的父母要遇到這種情況多半教兒子,“好官莫惹黑”,他們今日殺不了你,明日可以整你;你保住了自己,未必保得住家人。有點是非觀念的父母,頂多支持兒子,但口口聲聲不忘叮嚀,“要小心啊!對方可是有槍,不要命的。”但馬鶴凌卻支持馬英九,“文天祥只活39歲,你已多活五年了?!?/p>
馬伯伯教兒子“至誠能勝天下至偽,至拙能勝天下至巧”,不只是書訓,還是關鍵時刻的信念。
他愛惜馬英九的方法不是一般馬迷式的“馬全對”。他曾提及馬英九應該更有得罪人的勇氣,要兒子爭就不只爭“大位”,要爭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