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元緒
幼時記下的第一條格言,就是“知識就是力量”,因此記住了英國作家培根。培根論人生的書,簡直就是—代青少年的啟蒙讀本。不幸的是,往后我們又知道了這位偉人的卑劣,原來這么壞的人也能寫出如此圣潔的文字。這一期魯先圣的文章還提到了杰出的卑劣者瓦格納和雪萊。即使是對音樂一竅不通的人,假如你看過幾場央視青年歌手大獎賽美聲的角逐,耳朵里就會時時灌進瓦格納的名字。雪萊更不必多說,在冬季的嚴寒中,人們總是輕吟著他的詩句,盼望春天的到來。這種人還可以列出一長串,最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的是,優(yōu)雅、恬淡文字背后的變節(jié)文人周作人,還有在全民浴血抗戰(zhàn)之時嫁給了漢奸、在淪陷區(qū)一夜成名的才女張愛玲。人們沒有因人廢文,卻以仁厚的包容之心善待著他們。我們再欣賞一下演藝圈永恒的偶像、已故甲殼蟲主唱約翰,列儂。列儂40年的人生,和他有性關(guān)系的達三百多人,多是他的女歌迷。一旦他喜歡上了哪個女人,其妻洋子就替他去約。按國人的眼光去評判,你看像不像一個邪教教主?美國40年來最佳雜志封面的榜首,就是《滾石》的那一期,裸身的列儂蜷縮在大洋的懷中,成為經(jīng)典(本刊2005年23期插二)。讓我們撇開私德不說,再來看看德國哲學(xué)家海德格爾。這位影響了人類哲學(xué)進程的巨擘,是一個瘋狂的納粹分子,充當(dāng)了殘害猶太人和正直知識分子的馬前卒,這位哲學(xué)家一再迫害恩師、出賣朋友,為一切善良的人們所不齒。海德格爾精心構(gòu)筑的哲學(xué)殿堂至今令人仰望;他有一句名言,我曾在首都不少高尚的場所見到,成為優(yōu)雅生活的尺度。那句話是:人,詩意地棲居。
人格如此低下的人,為什么竟能在關(guān)乎人類心靈的領(lǐng)域,釀出智慧的瓊漿?他們還能不能稱作偉人?他們還有資格戴上學(xué)者、藝術(shù)家、知識分子這些美麗的桂冠嗎?對這個問題我始終陷入深深的困擾,未能找到滿意的答案。
上面所寫,都是故去的名人。世人分為兩類,有名和無名。名人在臺上,除了生活,還要表演;無名的蕓蕓眾生在臺下,除了過日子,還充當(dāng)看客。過去常說,人怕出名豬怕壯,詩人、作家雷抒雁認為世風(fēng)變了,現(xiàn)在是人想出名豬想壯,這話說得有理。隨手可拾的例子就是這篇文章本身。自然,文章立意不錯,文字有趣而尖銳,但若不是名人所寫,不知能否上了《今晚報》副刊的頭條;不上頭條,又會不會遺落在本刊視野之外?有名還是好。前些年流行但丁的一句話:走你的路,讓別人去說罷!表達了對個性選擇的崇尚。眼下年輕人掛在嘴邊的,變成了張愛玲的忠告:出名要趁早!更加赤裸也更加實惠了。相對于虛偽而言,赤裸也應(yīng)該算是一種進步。
甘蔗不能兩頭甜。享受了實惠就不要怕付出代價,這代價有可能就是身體、名譽、友情,或者隱私。名都有了,這點付出又算什么呢?當(dāng)然,也有得不償失的個案。本刊去年講過一個殺人嫌犯的故事,在多年潛逃的歲月中,他學(xué)會燒一手菜,連連得獎,媒體曝光,遂被警方意外拿獲。我猜想,在監(jiān)獄里他將天天念叨一句話:名聲真是害人!
人怕出名,還是想出名?豬怕壯,還是想壯?這要審時度勢,因人、因豬而異。我是這樣想的;笑星范偉說:豬也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