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默
學習書法的方法很多,好的學習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歷代優(yōu)秀的古字帖為范本,加以描摹臨習是最通用、最科學的學習方法,也有拜今人書家為師的,也有幾人聚到一起探討學習的,總之無論哪種學習方法,在初學階段,都可參考以下六種步驟進行研習。
第一是讀帖。讀帖是每一位書法學習者的必經(jīng)之路。讀帖要求細觀察、細分析,體會古人的用筆、結體、章法布白、氣韻等。現(xiàn)代書法家蕭嫻說:“臨寫碑帖固然重要,閱讀碑帖尤為重要,閱碑帖者,心臨也?!背鯇W練字時,通過讀帖熟悉全文,既學習了古文知識又熟悉了書法字形、用筆,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帖貴熟看,不貴生臨,心得其妙,筆始入神?!蓖ㄟ^讀帖,能深化對帖的認識、理解和記憶,使字形在腦海中形成印象。這樣,才能在對臨過程中做到成字在前,意在筆先,才能臨得似,臨得準。其實,讀帖更能“練眼”,否則,把精華和糟粕倒置,越是勤奮努力,走的彎路越遠。所以,讀帖時要仔細分析每一個點畫的起、承、轉(zhuǎn)、合,每一行字乃至整篇字的章法安排。潛心揣摩,反復研讀,在勤讀善思中感悟古人的用筆方法,從中汲取營養(yǎng),取其精華,從而不斷提高自己對優(yōu)秀碑帖的欣賞認識水平。
第二是摹寫。用不漏墨的薄紙覆于原帖上進行勾摹。這樣易準確掌握字的點畫結構及粗細、長短等。這種摹寫方法越久,對帖中的字形把握得越準確??涤袨樵f:“學書必先摹仿,不得古人形質(zhì),無自得其性情也。故欲臨帖,必先使之摹仿數(shù)百過,使轉(zhuǎn)運立筆盡肖,然后才可以臨帖。”
對初學書法者來說,不論勾摹還是描紅,都是為了掌握古人的筆法、間架、結構,鍛煉書寫基本功力,因此在勾摹時,要對范本中的字進行觀察研究,了解范本字的起筆、轉(zhuǎn)筆和收筆的特點以及它的風格神韻。如果是墨跡本,還要研究墨色的枯潤濃淡的變化,這種變化正是筆墨轉(zhuǎn)換的表現(xiàn)。從中可以深刻了解藏鋒、露鋒及筆畫線條的來龍去脈,從而達到摹寫的效果。開始摹寫時,寧可慢一點,也不要因追求速度而潦草,否則會欲速則不達。
第三是對帖臨寫。對范本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即可以臨寫了,臨寫時要觀察和記住字的整體筆畫位置及運筆情況,掌握住字的間架結構和形狀神態(tài),否則,看一筆寫一筆只注意字的局部,缺少完整的概念,就不能從整體上掌握字的形態(tài)和神韻。因此,臨寫前必須認真觀察字形和筆法,閉上眼睛都能想象出古帖中的字形來,才能寫出古帖中的運筆特點。由摹寫轉(zhuǎn)到臨寫,要把摹寫中對字形的印象寫出來,這種臨寫是對摹寫的進一步鞏固,也是每個學書者的必由之路,臨帖就要臨像,越像越逼真越好,只有把古帖學到位,才能達到臨帖的目的。法度是學書者走向正路的基礎,是規(guī)范初學者的法繩,只有認真臨帖、校帖,才能使自己掌握古帖的法度和間架結構。所以,臨帖是掌握古人筆法、結字、布白的基礎。
第四是意臨。意臨是在摹寫與對臨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認真仔細地讀帖、臨帖,揣摩古帖之精神氣韻,然后再進行意臨古帖,這種意臨不同于摹寫和對臨,它是在對古帖內(nèi)容及整篇行氣有了把握之后,力求神似的意臨。意臨要把握住古帖中的神韻,不能計較筆畫的長短、粗細和范本的差別,但要從神韻上和范本保持一致。只要反復進行意臨,就能熟練地掌握古帖的結體筆法和神韻。
第五是集字練習。以上四種學習方法掌握后,可進行創(chuàng)作練習,集字創(chuàng)作是對摹寫、對臨、意臨的檢驗。如初唐懷仁和尚集王羲之書《大唐藏圣教序》等。這種集字學習方法,是從臨帖走向創(chuàng)作的橋梁,在創(chuàng)作中把集字作品和自創(chuàng)作品相比較,找到自創(chuàng)作品中的不足,更有利于自己再創(chuàng)作的提高。
第六是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是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和再認識,創(chuàng)作前最好先和古帖進行對話臨習,待到創(chuàng)作欲望、靈感來臨時再動筆創(chuàng)作。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欲就像古人所說的那樣:“當夫運思落筆,時覺心手間有勃勃欲發(fā)之勢,便是靈感初到之候,更能迎機而導,愈引而愈長,心花怒放,筆態(tài)橫生,出我腕下,恍若天工,觸目驚心我筆端,無非妙緒?!边@種作品的創(chuàng)作,大都是藝術家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和藝術實踐中,對作品醞釀甚久,形象歷歷在目,故能一揮而就。
以上六種方法,是我學習過程中的粗淺體會,希望對初學者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