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06香港藝術(shù)節(jié)的歌劇與樂團演出

      2006-05-17 05:57劉靖之
      人民音樂 2006年4期
      關(guān)鍵詞:馬勒交響樂團交響曲

      歌劇《唐·喬望尼》

      莫扎特的Dan Giovanni的中譯有幾種不同的譯名,如《唐·爵凡尼》(張洪島,1983)、《唐·璜》(張弦等,1993),還有人譯為《唐·喬凡尼》,這次香港藝術(shù)節(jié)把這部歌劇譯成《唐·喬望尼》,可見音樂翻譯們?nèi)匀桓髯詾檎瑘詻Q不理會統(tǒng)一譯名的呼聲!

      這次制作和演出是由德國紐倫堡歌劇院、紐倫堡愛樂樂團、紐倫堡歌劇院合唱團負責,根據(jù)1998年德國德累斯頓的版本,而該版本曾于2005年在紐倫堡歌劇院演出過,因此已有十余年的歷史。飾演唐·喬望尼的德國男中音Jochen Kufer造型頗符合這個角色,風流倜儻,音色渾厚扎實,唱做俱佳;反而幾位女角則不那么令人滿意。飾演Donna Elivira的美國女中音Rebecca Martin唱得較好,身材也最好;飾演Donna Anna的美國女高音Carole Fitzpatrick,音色不俗,可惜身材過胖,不像是能吸引唐·喬望尼的女性;而飾演Zerlina的加拿大女高音Siphiwe Mckenzie,個子較矮,音色音量都屬中等。飾演Leoporello的德國男低音Guido Jerjens是位多才多藝的演員,能演能唱,把這個角色演活了。

      擁有56名團員的樂隊,音響單薄,不知是不是大劇院的音響問題。指揮Howand Armen是英國人,活躍于德、奧、意、瑞士各國,曾于1995年在薩爾茨堡藝術(shù)節(jié)開幕音樂會上指揮演出。導演W. Decker來自德國科隆,是位有經(jīng)驗的歌劇導演,在歐洲各大歌劇院和音樂節(jié)擔任導演。整個演出還令人滿意,舞臺設(shè)計簡樸而有效果,變化較多但換景相當有效率。除了瓦格納樂劇的舞臺設(shè)計較復雜外,一般意大利歌劇的舞臺設(shè)計在歐洲都以簡樸、靈活為主,樂隊也是如此,一般也如紐倫堡歌劇院樂團的規(guī)模,對于莫扎特的歌劇已足夠了。

      無論制作、演出如何,莫扎特歌劇的音樂是不會使觀眾失望的。

      三藩市交響樂團

      三藩市(即舊金山——編者注)交響樂團在今年香港藝術(shù)節(jié)里是重頭節(jié)目之一,有三場演出,我聽的是第二場,由于座位較偏,因此樂團的低音部在某種程度上遮蓋了高音和中音部,整個印象不太平衡。

      第二場音樂會的曲目包括艾夫斯(Chasles Ives 1874—1954)的《陣亡將士紀念日》(Decoration Day)、舒曼的《a小調(diào)大提琴協(xié)奏曲》(作品129)、勃拉姆斯的《第二交響曲》(作品73)。以一隊擁有118人的樂團(弦樂94人、木管17人、銅管16人、敲擊8人),其聲勢、音量是毫無疑問的,可以令音樂“發(fā)燒友”滿足,可惜實際效果并非如此。勃拉姆斯的《第二交響曲》的那種濃得化不開的德、奧交響樂味道、巨大的和弦張力和對位化和聲的織體,在托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的指揮下,完全體現(xiàn)不出來。托馬斯的身體語言十分夸張,與樂團發(fā)出來的音響脫節(jié)。樂團的音色相當不錯,木管和銅管明亮清澈,弦樂應(yīng)該配合得好,可惜我的座位太靠后,小提琴和中音提琴都被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掩蓋了。這個樂團成立于1911年,有著近百年的歷史。負責舒曼協(xié)奏曲的大提琴獨奏林恩·哈勒爾(Lynn Harrell),似乎未能掌握舒曼的風格,尤其是慢樂章,拖拖拉拉的演奏令人感到別扭。音樂會加演了兩首樂曲,匈牙利舞曲演奏得十分輝煌,《彩月追月》的效果就遠遠不及江南絲竹的味道了。

      港樂與《復活》交響曲

      香港管弦樂團(簡稱“港樂”)在艾度·迪華特的指揮下,與英國伯明翰市交響樂合唱團合作,在這次香港藝術(shù)節(jié)里只演出一場馬勒《復活》交響曲。這是一場不應(yīng)錯過的音樂會:一、迪華特指揮棒下的馬勒,是頗值得一聽的,因為他是屬于對馬勒交響曲詮釋頗有心得體會的指揮者之一。二、有英國來的合唱團助陣,而其指揮者西蒙·哈爾西(Simon Halsey)是現(xiàn)任柏林愛樂指揮西蒙·拉特(Simon Rattle)在伯明翰市交響樂團的長期、緊密的合作者,現(xiàn)在還在后者的邀請下經(jīng)常到柏林與柏林愛樂合作演出。三、只演出一場,結(jié)果是全場爆滿,向隅者眾。

      雖然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合唱團員坐在聽眾席上,較樂團在舞臺上高了許多,嚴重地影響了演出效果;又如“港樂”只有87位團員,要從香港小交響樂團和香港演藝學院抽撥22人(3名弦樂、5名木管、10名銅管、2名敲擊、豎琴及管風琴各1名)參加演出。這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說明了香港的文化藝術(shù)情況的先天不足——在策劃龐大的文化藝術(shù)硬件的過程里,只顧硬件(其實只是一項巨大的地產(chǎn)項目)而忽略軟件如文化藝術(shù)政策和計劃、樂團的編制和建設(shè)(現(xiàn)在仍然削減“港樂”的編制)、演出場所等。

      在上述惡劣的條件下,尤其是合唱團位于樂團之上,演出效果是一流的:第一樂章就予人以渾厚、扎實、豐滿的音響,第二樂章的優(yōu)美旋律和抒情的管樂,第三樂章的恬靜流暢,第四樂章的獨唱與合唱,都令人想起了貝多芬的《合唱交響曲》,然后是那排山倒海、雷霆萬鈞的《復活》。馬勒《第二交響曲》是德奧交響音樂的頂峰,從曲式到內(nèi)容、從配置到表達能力,都建立在貝多芬、勃拉姆斯的基礎(chǔ)之上,并遠遠超過了后兩位。迪華特準確地掌握了馬勒“復活”的精神和細節(jié)。毫無疑問,迪華特把“港樂”帶入了歐洲交響音樂的第一世界,相比之下,三藩市交響樂團在香港的演出的第二場音樂會只能算是第三世界了。

      啟蒙時代樂團

      成立于1986年的英國時代啟蒙樂團(Qrchestra of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簡稱“OAE”)演奏兩場,我聽的是第二場,曲目包括莫扎特的進行曲三首(K408)、Antonio Salieri的La Follia變奏曲、海頓的《C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以及莫扎特的《第34交響曲》。匈牙利指揮Jvan Fischer令樂團把聽眾帶回到歐洲18世紀的音樂世界里,享受上述三位大師的精致、細膩、優(yōu)美而典雅的作品,擺脫了現(xiàn)代樂團的那種過分夸張、戲劇化的效果。海頓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Elizabeth Wallfisch獨奏)的樂句簡潔、干凈、流暢,莫扎特《第34交響曲》第2樂章的木管與弦樂之間的織體,美不勝收,其簡樸純美難以令人忘懷。我?guī)啄昵霸谟裉m堡歌劇院聽過“OAE”參加亨德爾歌劇Theodora的演出,印象深刻,至今難忘。

      值得記上一筆的是指揮的動作和身體語言:簡潔、優(yōu)美,沒有多余的、夸張的手勢,看著他的指揮是一種享受。首席低音提琴Nwanoku,Chi-chi,整個人融入音樂,聽眾也會跟著她進入音響世界。她的弓法與眾不同,手握弓的三分之一處而不是在弓的右端,相當特別,演奏效果十分動聽。

      維也納—柏林室內(nèi)樂團

      1983年,歐洲兩大樂團維也納與柏林愛樂樂團的五位首席樂師組成EnsembleWien-Berlin(維也納——柏林室內(nèi)樂團)。這次來港參加2006年香港藝術(shù)節(jié)的五位團員是Wotfgang Schulz(維也納愛樂首席長笛)、Hansjorg Schellen Berger(曾任柏林愛樂首席雙簧管)、Norbert T?覿ubl(維也納愛樂首席單簧管)、Milan Turkovic(Concentus Musicus Vienna成員、維也納音樂學院教授)、Stefan Dohr(柏林愛樂首席圓號)。

      我聽的是第二場音樂會,曲目有貝多芬的降E大調(diào)五重奏(作品16)、舒伯特的Trockne Blumen(《枯萎的花朵》)引子與變奏曲(D802)、Wotfgang Rihm的管樂五重奏、莫扎特的降E大調(diào)五重奏(K452)。我特別喜愛貝多芬的五重奏,尤其是第二樂章,鋼琴與雙簧管和單簧管、圓號與鋼琴、木管樂器之間的對話,極盡優(yōu)美、抒情。莫扎特的五重奏,鋼琴Stefan Vladar與單簧管、雙簧管、圓號和低音管之間既合作又對抗,是整首樂曲的靈魂。

      維也納—柏林室內(nèi)樂團是馬勒《復活》交響樂之后的另一場樂迷不應(yīng)錯過的演出。

      結(jié)語

      上述五場演出,馬勒《復活》和維也納—柏林室內(nèi)樂團這兩場最為精彩,在歐洲也很少機會碰得上。啟蒙時代樂團也是一場難得聽到的音樂會,《唐·喬望尼》只是一般水準的制作與演出。至于三藩市交響樂團,我聽的是三場中的第二場,而第二場的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的確演奏得很差勁,樂評只能就演出而論演出。就算這隊樂團曾經(jīng)有過一些人們認為不錯的演出,那也無法補償演奏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樂的不濟。再說,以聽唱片的角度和標準來評論現(xiàn)場演出,難以避免舍內(nèi)涵而就音響效果了。

      除了歌劇和樂團外,我還聽了一、伯明翰市交響樂團合唱團音樂會。二、云門舞集的《行草》三部曲的第三部《狂草》。三、臺灣優(yōu)人神鼓與嵩山少林寺武術(shù)館的《禪武不二》。伯明翰市交響樂團合唱團的演出,以弗瑞《安魂曲》(作品48)為其壓軸節(jié)目,的確令人側(cè)目,在亞洲是難以聽到的。《狂草》是林懷氏的新作,頗有反璞歸真的味道,因此更有力度、更有神韻。《禪武不二》融舞蹈、功夫、擊鼓于一體,而音樂卻是帶有禪味的。

      劉靖之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名譽教授

      猜你喜歡
      馬勒交響樂團交響曲
      一場極致的“生與死”的體驗——評鄒翔指揮長沙交響樂團演奏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復活”》
      馬勒與后現(xiàn)代——探尋馬勒交響曲中的“文本化”起源
      交響樂團高質(zhì)量發(fā)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gòu)建
      馬勒推出新型模塊化混動系統(tǒng)
      上海交響樂團舉辦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紅色經(jīng)典音樂會
      春之交響曲:聽春天的聲音
      集市交響曲
      周末交響曲
      错那县| 富蕴县| 颍上县| 姜堰市| 成安县| 元谋县| 灵川县| 襄垣县| 武城县| 遂宁市| 图木舒克市| 竹溪县| 长汀县| 铜陵市| 措勤县| 沿河| 昭苏县| 文昌市| 富裕县| 延庆县| 文登市| 留坝县| 安顺市| 鄂州市| 巴塘县| 栖霞市| 威信县| 安岳县| 延庆县| 吉隆县| 新乡县| 北流市| 济阳县| 营口市| 汾西县| 和林格尔县| 怀集县| 林芝县| 皮山县| 和龙市|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