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是初二訓練的重點,也是初三復習的難點。分析學生議論文習作不難看出,他們受形象思維的牽制,抽象與概念思維簡單膚淺,缺少深刻性與準確性,因此文章論證不嚴密,說服力不強,抓不住概念的實質。寫事也只是寫出了事件發(fā)展的具體過程,以敘代議,就事寫事,達不到議論的目的,不能把握住題目的內涵,要治愈以上的癥結,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抓基礎,理思路,注意議論文的常識,理清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應強調以下基本問題:
1.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jù)、論證。
2.議論的方式:立論、駁論。
3.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方式:引論、本論、結論(三段式,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4.議論文的結構方式:橫式(并列、對比<照>、總分)、縱式(層進式、起承轉換式等)。
5.議論的方法:從論據(jù)類型的角度分:事實論證、道理論證(即:例證、引證);從修辭角度分:比喻論證、類比論證、正反論證;從邏輯角度分:演釋論證、歸納論證。
二、把握議論文習作類型:抓實質、挖本質
1.命題作文:
議論文的命題作文常見的類型有:論題型、論點型、辯駁型、發(fā)揮型、書信型、總結型。
例1:《天才出于勤奮》
要點:1.文題即中心論點。2.交代了天才與勤奮的關系:天才來自勤奮,天道酬勤,付出多少,獲得多少,只要灑下辛勤的汗水,才能有真正的天才出現(xiàn)。3.結構:引用名言提出論點——用兩三個典型事例——得出結論,聯(lián)系實際。4.用論據(jù)可用正反對比:“天才并非永久的天才”,如王安石筆下的仲永?!坝薇恳材艹蔀樘觳拧保缫痪啪潘哪耆f寶路足球先生黎兵可曾說:“我是一名缺乏靈氣的球員”,“我不是天才”。
例2:《小議“自卑”》
要點:1.分析以后得出中心論點。2.采用論據(jù):童第周與《我不比別人笨》,《天生我才必有用》,鄧小平幾經滄桑……
例3:《致富必須先治愚》(因小利而失大利,駁實惠論)
要點:分析當前學生厭學、棄學打工這一現(xiàn)象,只顧眼前實惠,不顧長遠利益,為了目前的蠅頭小利將國家前途和民族的命運丟在一邊,指出這種做法是鼠目寸光的,把握住題目所含的信息。
2.給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非常重要,要找出材料中的關鍵性詞語,把握材料內容,分析材料間的相互關系,排除干擾因素,明確傾向性,選擇最佳角度,可從正面入手,也可采用逆向思維,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去立意。
例1:墻壁上一只螞蟻在艱難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滾落下來,這是它第六次失敗的記錄,然而過了一會兒,它又從墻根開始一步步地往上爬。(根據(jù)材料寫篇議論文)。
提示:從螞蟻百折不撓的精神這一點可擬《鍥而不舍誠可敬》、《功夫不負有心人》等題,也可從逆向思維方面擬出《可悲的螞蟻》、《此路不通,何不改道而行》、《假如螞蟻另尋他路》等題。
例2:根據(jù)《三國演義》的馬謖失街亭這件事寫篇議論文。
提示:歷來以成敗論英雄,馬謖被眾人視為“徒有虛名,言過其實的庸才”,但也可以從逆向思維的方式去看,馬謖是一條鐵骨錚錚的好漢,至少是個失敗的英雄。在大兵壓境的緊要關頭,他即不搞曲線調動,也不裝聾作啞,而是挺身赴國難,并以全家性命作保,何等公而忘私,國而忘家。這樣就可得出與眾不同的觀點。
3.讀后感
讀后感應遵循其一般寫法:引、議、聯(lián)、結。“引”指引用原文的觀點和內容,不能簡單的重復,也不能是對原文的擴寫或改寫;“議”指從原文某一事、某一現(xiàn)象生發(fā)開去,形成觀點,展開分析;“聯(lián)”指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相類似或相反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論證中心論點;“結”指從原文給人的啟示的角度提出看法,總結全文。
例如:讀《愚公移山》有感——《移山與搬家》。
提示:1.論題:苦了我一個,幸福千萬家。由此生發(fā)開去,聯(lián)系到雷鋒精神。論據(jù)可用“抱了一團火,救了一車人”的現(xiàn)代英雄粱強等。2.也可以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去立論,與其花掉若干人力去挖山開路,遠不如搬家到別處,說明在改革大潮中應具有新的思維方式。
三、注意論證層次,講清不同文體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法。敘和議可用的思維方式不同,需多讀多分析。例:“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p>
這則材料既可寫成記敘文,也可寫成議論文。寫成議論文可寫成夾敘夾議的文章,小孩學走路、名人的成功之路都可做論據(jù)。
(李永莉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qū)忠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