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9月至今,我們廣東佛山市的16位支教教師已經在廣西河池地區(qū)工作了一年左右,其間得到后援領導和后方人民的大力支持,各級領導到河池地區(qū)慰問支教教師達19次之多,3次集中支教教師開會。可以說,沒有后方的支持,支教工作就無法展開。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005年9月25日,第三期廣東省對口支援廣西的一百多名支教教師集中在南寧市,準備分赴廣西河池地區(qū)和百色地區(qū),進行為期兩年的支教工作。經過重重篩選,這次佛山市一共派出了16位優(yōu)秀教師,分別前往河池市大化縣、都安縣、羅城縣、環(huán)江縣、南丹縣、天峨縣、東蘭縣、巴馬縣、鳳山縣九個國家貧困縣支教。
來到廣西,不僅是支援教育,也是了解基層、了解廣西貧困地區(qū)的好機會。在受援學校,我們注重了解情況,與師生多接觸、多交流,積極協(xié)助學校進行常規(guī)管理,熟悉當?shù)氐娜宋牡乩砗惋L俗習慣,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為了了解貧困學生的家庭情況,我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走村串戶、噓寒問暖。
工作中,我們與當?shù)貙W校領導密切交流,協(xié)助校務的日常管理,結合發(fā)達地區(qū)的教學、教育理念,適時提出建議,注重與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交流,經常深入到班級教學活動和學校的教研活動中,聽課、評課、上公開課,與教師交流教學心得,與班主任探討關于學生管理的問題……
通過聽課、評課等活動,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山區(qū)地理環(huán)境的限制以及學校繁重的學生的管理、教學任務,許多教師都沒有時間寫論文,學校的教研比較薄弱,教研活動很少,不利于課程改革的開展,不利于學校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的進行。為了全面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促進全體教職工積極搞教研,以適應新時期教育發(fā)展的形勢,形成良好的學術氣氛,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我們向當?shù)貙W校提出教學研究方案,得到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為了幫助教師順利完成教學論文,我們介紹自己的教研經驗、寫作經驗,利用業(yè)余時間為他們收集資料,提出修改意見,使組稿工作得以順利完成,不少教師的論文得以在省、市的刊物上發(fā)表。為了幫助受援學校解決實際困難,我們把調研所得的資料整理成工作報告,并且以圖片的方式,及時向后援單位進行匯報,引起后援方領導的高度重視。他們不辭辛勞、不遠千里,帶著一片深情厚意來看望支教老師,看望支教地區(qū)的師生,并給他們送去物資。
2005年10月14日,佛山市的16位支教教師為了能讓廣東省佛山市的學生、教師和后援單位能及時了解到廣西河池地區(qū)的情況,共同出資建立了佛山支教在線網站(www.fszj.net),建立網站的目的是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關注,伸出友愛之手去幫助西部貧困學生完成學業(yè);創(chuàng)建一個讓學生受思想教育的資源庫,讓廣大學生更加珍惜自己現(xiàn)在的學習和生活;使我們富裕地區(qū)的教師知道西部貧困地區(qū)學校的老師是如何上課的,他們也能夠教育好學生,也能把學生送上清華、北大讀書。現(xiàn)在網站已經有400多篇支教教師原創(chuàng)的文章,還拍攝了2000多張支教相片,讓真實的情景重現(xiàn)在眼前。網站還與61個網站雙向建立友情鏈接,分別是中青網、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K12)、佛山市教育局以及其屬下各個區(qū)的教育局網站,還有部分中學網站,等等。到目前為止,點擊量已達46577人次。
現(xiàn)在網站分為八大欄目,包括支教報道、廣州日報系列專題報道——觸摸支教背后的故事、扶持項目、愛心捐贈、在線后感、英語版支教報道、旅游風光和教育新聞。全方位、多角度地報道第三期廣東對口支援廣西的佛山市16位支教老師在支教工作中的所見所聞,同時介紹佛山和河池兩市的風土人情,也收集了一些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育類的新聞,是個每天更新、實事求是、講求時效性、可觀賞性的網站。網站的目的是為山區(qū)的教育打造一片新天地,為山區(qū)的貧困學生尋求社會援助力量,支持他們完成學業(yè),同時,讓富裕地區(qū)的學生通過這個支教網站看到西部貧困山區(qū)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與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對比,從而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學習和生活。
通過佛山支教在線網站這個交流平臺,廣東的學生和教師后援單位能及時了解第三期廣東省佛山市來廣西河池九個縣支教的情況,并且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為廣西河池九個縣捐款、捐物。支教教師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廣東省的熱心人士援助貧困學生讀書,佛山市、中山市、東莞市的學生看了網站以后寫了七十多篇的讀后感……正是有了這個佛山支教在線網站,河池市與佛山市雖然相隔千里,但大家都能通過網絡看到河池各個縣市的具體情況。
通過網站的交流平臺,正在佛山、廣州、長春讀大學的大學生幫我們義務翻譯了一些支教文章,使網站的內容更加多樣化,宣傳范圍更廣。最近,網站還在2006全國中小學特色教育主題網站展評活動中獲得全國二等獎。
16位支教教師的事跡及佛山支教在線網站得到了廣東省和廣西各家媒體的報道,它們分別是:廣州日報、佛山日報、珠江時報、新快報、廣西日報、河池日報、南方都市報、珠江青少年報以及佛山市三水電臺、廣西鳳山電視臺和河池電視臺。
支教生活雖然艱苦,但是苦中有甜,我們在工作中一直得到當?shù)仡I導和教師的關照和支持,在生活中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受援的同事建起友誼的橋梁。面對今后的支教工作,我們有一種緊迫感,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在工作中堅持“三個代表”的思想,樂于奉獻、腳踏實地,一定能把支教工作圓滿完成。
奉獻是無私的,它永遠是支教工作的靈魂,只有堅持“真心真意、全心全意、誠心誠意”的思想,才能把支教工作落到實處,體現(xiàn)支教的真正意義。
支教在于奉獻,支教需要愛心,支教使我們的靈魂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