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賢
裕固人一生中有三件大事最為重要——剃頭、成婚、喪葬,而剃頭是人生起步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儀程,因此極受重視,辦得也非常隆重。整個耕頭儀式分步實施,有請客、祭祖、敬神、念經(jīng)、待客、贊辭、剪發(fā)、搭禮、戴帽等過程。
請客
裕固族小孩出生后直到3歲,不剃(剪)頭發(fā),到了3歲才舉行隆重的剃頭儀式。先請先輩及僧人選定日期,時間一般為農(nóng)歷正月至五月,一般不過夏至。確定日期后由親戚們商議,準(zhǔn)備請客。客人多以直系親屬為主,也請部分朋友或者是看望過小孩的人。邀請時要先獻(xiàn)哈達(dá)、裝煙,然后口頭說明日期及事由,現(xiàn)在則多改為送請?zhí)?/p>
祭祖
裕固族非常敬重祖先,無論是剃頭,還是婚禮,都要在舉行儀式的前一天,先將剛出鍋的肉、饃放在高處,準(zhǔn)備祭祖。祭祖時先放兩堆火,一堆燒羊肉,另一堆燒饃和面、糖果等物,其意是祖先為大,在宴席前先將食物敬給祖先,表示永遠(yuǎn)懷念祖先。
敬神
裕同人崇拜自然,認(rèn)為萬物有靈,人世間的一切都是大自然賦予的,是神的恩賜。因此,舉行剃頭儀式的那天早上,要在帳篷附近的高處點燃柏香,為大自然和神送去個人的祝愿和崇敬。
念經(jīng)
裕固族信仰藏傳佛教,家中遇紅白事都要請僧人念經(jīng)。一般都是頭一天就將僧人請來,當(dāng)天晚上要念一陣經(jīng),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再正式念經(jīng)。儀式開始后僧人坐在主要位置,面前擺著用奶拌的炒面,要將盤子填滿,再用炒面做一個四方形墩,放在盤子正中,用酥油蓋住,四周放上紅棗、葡萄,方墩上面用酥油做太陽、月亮、星星,表示對大自然的崇拜。
裕固族招待客人主要用手抓羊肉、燒殼、燒餅、油餅、奶茶和青稞美酒??腿藖砗笙群饶滩?,吃燒殼、油餅,活動一陣后喝清湯羊肉,然后吃手抓羊肉。過去,上羊肉要看輩份,一只羊分為12份,給最主要的客人要端羊背(尾巴至脊梁的肉),其次是羊胸叉、肋條,將羊肉按份子放在客人面前?,F(xiàn)在這個習(xí)俗已取消,用盤子上肉,不再分份,一視同仁,共同手抓。吃完手抓羊肉,就開始敬酒,先由孩子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舅舅舅母、大伯叔叔等向客人依次敬酒,敬酒完畢,猜拳行令,有時還唱敬酒歌。最后上面條或是面片。裕同族有句諺語“大事小事,一頓飯事”,吃完飯宴席也就結(jié)束了。
贊辭
客人到齊后,就要舉行剃頭儀式,先由主持人開始演說,演說詞是世代相傳的專門詞語,很像是朗誦:
噢;像金色的酥油燦爛輝煌
像白色的牛奶純潔健康
今天給小孩的黑發(fā)放金剪
愿他的身體像鋼鐵一樣堅實
祝他的生命像松柏萬古長青
衣物鋪蓋豐厚盈足
六個寺院里去放經(jīng)
七座大山里有牧場
八批綢緞作衣料
八十會花毯制帳篷
帳篷門前牦牛遍野
帳篷背后綿羊滿山
出門騎上大走馬
身上穿著綢緞衣
……
這樣的贊辭很多,主持人念一段后有一個停頓語“拜來寶道敖”,眾人揮動羊毛,齊聲附和“拜來寶道敖”(好、吉祥如意之意)。剃頭時所用酥油、牛奶、羊毛有其特定的含義及象征:酥油像黃金一樣貴重,象征輝煌;牛奶像白銀一樣柔和,象征和睦;羊毛像白玉一樣潔白,象征純潔。
剪發(fā)
贊辭開始后,孩子的父母一個抱孩子,一個手拿酸奶碗,碗邊涂有酥油。先由舅舅開剪,開剪前先蘸一點奶或者酥油,抹在孩子的前額上,然后剪下一束頭發(fā),接著所有參加者依次開剪,把剪下的頭發(fā)放入盤中,剪完后收入專門縫制的袋中,放在佛像旁邊。
搭禮
裕固族小孩剃頭不僅家人重視,親戚朋友也非常關(guān)注??腿藗兡闷鸺糇蛹舭l(fā)時,就要說明自己的禮份。舅舅、大伯、叔叔有的送馬,有的送牛,其他親戚有的送羊,也有的送錢。
戴帽
過去剃頭實際上是大致剪一下,頭發(fā)有長有短,在后腦勺留下一些頭發(fā),這叫“留帽蓋”,留下的長發(fā)以后再剪。而現(xiàn)在用理發(fā)剪全剪,然后將帽子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