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儀
曾寶儀在她撰寫的《阿寶靚湯》中說:“人生真的就像煲湯,不光要材料好,有的時候更需要耐性?!鼻衣犓绾斡眯闹笞约哼@鍋“湯”。
比作蘿卜豬骨湯
見到曾寶儀,我請她以湯水比喻自己和身邊的人。聰穎的她轉(zhuǎn)一轉(zhuǎn)亮麗的眼睛,說父親曾志偉是樣樣皆精的佛跳墻,母親像珍貴滋潤的燕窩,同父異母的弟弟曾國祥是時間尚短的滾湯,師父張小燕則是長時間熬出來的老火雞湯,至于她自己,可比作青紅蘿卜豬骨湯:“材料簡單,但只要耐心地煮,也可以很美味?!?/p>
其實,這鍋“青紅蘿卜豬骨湯”的材料殊不簡單。曾寶儀的父親是精通“十八般武藝”的香港影帝兼知名主持人曾志偉,媽媽是18歲下嫁曾志偉的南菲(藝名)。曾寶儀3歲時,父母離異,她和兩歲的妹妹詠儀從香港搬到臺北,由祖父母撫養(yǎng),中學(xué)時在天主教學(xué)校寄宿,從小培養(yǎng)出獨立、不服輸?shù)男愿瘛?/p>
她是個不折不扣的模范生,每年考試都名列前茅,唯一的嗜好是上圖書館,18歲考上“臺大”社會系。曾寶儀對此頗感驕傲:“父母從來不開口贊賞我,考取好成績是自我肯定的最簡單方法。讀書跟工作不同:工作必須有很多人配合,才能獲得好成績;讀書則只要你努力,回報便會在成績單上看到?!?/p>
張小燕慧眼識珠
她不是隨便伸手向父母要錢的嬌嬌女,更從不張揚自己是曾志偉的女兒,不想靠父親庇蔭成功。她在大學(xué)話劇社不是擔任幕前工作,而是選擇做幕后搬搬抬抬的工作,并實行半工半讀,在真言社電視企劃部擔任執(zhí)行制作。大學(xué)畢業(yè)后,她做過大地電視臺助理,又做過香港名導(dǎo)演張之亮那部《自梳》的副導(dǎo)演。幕后工作之苦,難以想像:“我曾經(jīng)在杭州氣溫接近攝氏40度的炎夏拍戲,需照顧數(shù)百位的臨時演員,收工時,累得兩腿完全走不動,這不是一般人熬得住的。但我生性不服輸,越困難的工作越要用心做好?!?/p>
25歲那年,曾寶儀擔任臺灣收視率極高的電視節(jié)目《超級星期天》的助理主持,被著名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兼經(jīng)理人張小燕相中。張小燕撥長途電話給曾志偉,稱贊曾寶儀是做節(jié)目主持人的料,必能成大器,要曾志偉放心把女兒交給她。當時曾寶儀剛存足了一筆錢,并考了托福,準備到美國去留學(xué),但張小燕令她改變了主意:“既然這樣出色的一位長輩看得起我,我不想浪費自己的材料。無論如何,我慶幸自己25歲才人行。許多藝人10多歲人行,失去了個性,埋沒了自我,因為做這一行,穿什么、說什么、唱什么、演什么,往往都不由自主,個人的成就主要靠別人告訴你。但這么多年來,我在幕后乃至家里,早已習(xí)慣接受苛刻批評,可說是千錘百煉、百毒不侵了,所以,不會因為表面的成就或贊賞而忘記自己是誰。我心中永遠有把尺,是非真假,問問自己的心就清楚了?!?/p>
張小燕沒有看錯人。曾寶儀憑著聰明自信、正面積極的性格,加上不算漂亮卻常帶微笑的娃娃臉,迅速成為臺灣新一代紅得發(fā)紫的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最高記錄是同時主持6個節(jié)目。這時,大家才知道她是“曾志偉的女兒”,臺灣年輕一輩甚至反過來說曾志偉是“曾寶儀的父親”,而她也有點以“青出于藍”為榮。
謠言止于智者
“小時候,不知道爸爸有名氣,因此從來不覺得有壓力;后來踏進演藝圈,知道爸爸在圈內(nèi)很有地位,確實給我不少壓力,因此我選擇遠離香港,在臺灣闖天下。輸了,不會丟他的臉;贏了,證明我不是靠父親。”
曾寶儀主持電視節(jié)目之余,還唱歌、演戲、寫書??墒?003年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鬧出了“佼寶戀”緋聞。據(jù)說,曾寶儀對臺灣紅星小S橫刀奪愛,與張小燕旗下另一位當紅節(jié)目主持人黃子佼談起了戀愛。
不利曾寶儀的傳聞?wù)紦?jù)各報刊影劇版頭條,成為臺灣觀眾茶余飯后的話題。曾寶儀的清純形象被毀,聲望急墜。
曾寶儀明白謠言止于智者,沒有多談這件事?!罢f翻開雜志不難受是騙人的。公眾人物的所謂成就,其實都是人家給你的,并非牢不可破。那時午夜夢回,真會委屈得哭了出來,但我明白說什么都不會有人相信,與其花時間去解釋,不如努力工作。山不轉(zhuǎn)路轉(zhuǎn),我相信命運會帶我去更好的地方?!?/p>
她選擇遠離臺灣避走內(nèi)地,緩口氣,裹好傷,再打另一個天下。不服輸?shù)乃^續(xù)以“耐性”煮“曾寶儀”這鍋湯,不敢稍有懈怠。
“有些人天生光芒煥發(fā),像張惠妹,你要她不唱歌根本不可能;有些人卻不是天生亮晶晶的星星,要很努力才可以繼續(xù)站在臺上,我便是這樣?!?/p>
這幾年,她在內(nèi)地拍了不少受歡迎的電視劇,例如《等你一萬年》、《傻王闖天下》、《飲血刀》、《榮歸》等。2007年,她更憑著和臺灣影后歸亞蕾合作的《麻辣婆媳》,獲第三屆電視劇風(fēng)云盛典的“港臺最受歡迎女演員獎”。這時,小S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佼寶戀”風(fēng)波終于告一段落。
兩年前,曾寶儀在北京拍戲時,重遇初戀情人林明謙。林明謙是她師兄,現(xiàn)任雜志主編,寫過《從此我們失去聯(lián)絡(luò)》等小說,不少人認為他和曾寶儀的戀情就是那小說的藍本,有些朋友更戲改書名為《從此我們恢復(fù)聯(lián)絡(luò)》。失而復(fù)得的愛情最值得珍惜,兩人也被視為天作之合。
最是溫暖父女情
今天,曾寶儀愛情、事業(yè)都得意,但最令她感到溫馨的,仍是父女之情。2007年她回到香港接父親的棒,第一次主持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贏得不少掌聲。對她來說,那次擔任主持人,的確意義重大。
“為了那個節(jié)目,我提早一個星期到香港,看了所有參賽電影,沒日沒夜地寫主持人講稿,是我近年花最多心血的一場頒獎禮。我知道自己的廣東話不夠好,所以要比別人更加努力,壓力真的很大。頒獎典禮播出之后,很多人跟爸爸說我表現(xiàn)得很好。后來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說:‘OK啦。嘩,這已等于他給我一面金牌!”
曾寶儀說,從小和父親聚少離多,現(xiàn)在父女的深厚感情,是經(jīng)過多年才培養(yǎng)出來的,彌足珍貴。而她人行后,父親雖然沒教過她主持或演戲的技巧,但她相信身教重于言教。
“無論外人怎么說,他都是我心目中偉大的父親。我看到他真心關(guān)懷身邊的人,所以人緣很好;而且做人處事有氣度,從不怕吃虧。我曾經(jīng)問他,為什么一大把年紀還要這么辛苦,接這么多工作。他說多接一部戲,便會讓多一些人有工作做?!痹緜サ墓ぷ鲬B(tài)度、人生觀和夢想,都在影響著曾寶儀,讓她一生受用。
(責(zé)任編輯王克峰)
海外星云 2007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