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瑞真
有創(chuàng)意、沖勁強、敢于說出自己主張,一波波人稱“草莓族”的80年代人涌入職場。不想和她們針鋒相對,劍拔弩張,可是這群年輕人的行事實在太詭異?該怎么做。才能與她們和諧共處,并成功化阻力為動力?
1.她們枉顧職場倫理,說話沒大沒小,往往得罪人還不自知。
難題:新來同事Carol不僅對同事說話不客氣,常常開一些她認為有趣卻傷人自尊的玩笑,別人生氣時,她卻認為是那個人沒有幽默感,殊不知得罪許多同事。上次聽到她和客戶的對話,真讓人為她捏一把冷汗,難道她不知道什么場合應(yīng)該說什么話嗎?一想到要跟她合作就頭痛,不知道她會得罪多少人。
專家說:80年代人其實熱情如火,她們說話沒大沒小,是為了要表達對你的友善,并沒有惡意。當覺得她們態(tài)度不好時,也應(yīng)反省自己的態(tài)度,不要總以老鳥姿態(tài)自居,命令的口吻的確會讓人高興不起來。
如果她們說話的語氣令你感到不舒服,可以用開玩笑的方式說:“你們這么說,我好受傷!”以他們的語言與之溝通,是最有效的辦法。記住,放開心胸,好好認識他們,你會發(fā)現(xiàn)與這群80年代人共事,是很快樂的。
2.她們計較薪水報酬,卻往往好高騖遠。
難題:這幾年,辦公室里的助理總是來來去去。每回都聽到她們氣呼呼地抱怨說:處理不用花大腦的行政瑣事,消耗體力,沒成就感,工作時數(shù)又長,為什么薪水還領(lǐng)得比她們少?可是她們到底有沒想過,換做我們,半小時就能搞定她們花了好幾小時才做好的事,她們哪有資格領(lǐng)更多薪水?那我們所負擔的責任和累積的資歷經(jīng)驗又算什么?
專家說:80年代人在富裕環(huán)境中長大,她們對于薪水總有過高的期待,所以在面試80年代人時,除了將工作內(nèi)容說清楚之外,也必須明白告訴她們,公司如何看待員工的價值,把丑話說在前頭,不要欺瞞。同時也必須說明從事這份工作可以學(xué)習到什么,看其是否接受。
3.她們自視甚高.又愛辯解。難以承擔重責大任。
難題:我很欣賞80年代人有主見,做起事來也算積極,但怪的是,每回交代工作最后問有沒有問題時,她們都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嘴巴上也都說懂,但驗收成果時卻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做錯了只會找一大堆借口搪塞。難道承認不會、不懂很難嗎?到底是怕丟臉,還是不想負責任呢?
專家說:無論面對誰,賞罰分明是職場重要原則。不過,很多時候也不妨聽聽她們“狡辯”的理由,不見得毫無道理。要試圖影響80年代人,就應(yīng)該站在她們的角度想想,并且以身作則,讓她們產(chǎn)生信任感,否則如何令她們心悅誠服呢?
4.她們?nèi)狈η榫w管理能力,挫折忍耐度低,共事不易。
難題:每次只要一被上司罵,辦公室里立刻上演兩種不同戲碼。Anita會立刻埋頭修正,但April卻開始摔東西,擺臭臉,打電話跟朋友訴苦,說老板根本是個大外行,不懂得欣賞她的創(chuàng)意等等。為什么遇到一點點小挫折就放棄,脾氣又陰晴不定,這樣實在很難相處共事,且這種做事態(tài)度,怎么可能會成功?
專家說:被老板指責,每個人都會情緒低落,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她發(fā)泄情緒。如果情緒發(fā)泄完,還能繼續(xù)努力工作,這樣的員工也不差。比較成熟的人,對于情緒的掌握力高,而幼稚者則是將惡劣情緒掛在臉上,對同事造成壓力,面對這樣的情況,唯一方法就是不看她、不聽她。
5.她們重視休閑時間,即使工作不及格,也不愿加班趕工。
難題:本以為“今日事,今日畢”是工作的基本概念,卻發(fā)現(xiàn)80年代人似乎都不這么想。只要一到下班時間,馬上跑得不見人影,哪怕是老板交代的,也全都以“下班時間到,明天再做”為由,經(jīng)常延誤該完成工作的時間,倒霉的都是我們。實在不懂,她們憑什么認為就算工作沒做完、沒做好,也可以收包包走人?
專家說:面試時,身為主管必須與80年代人溝通清楚,讓她們了解公司需要什么特質(zhì)的人。如果因為疏忽面試,把人家請進來了,只好用更多制度來規(guī)范,或是用誘因來激勵她們。作為主管最好是帶人又帶心,一旦工作氣氛好,讓她們產(chǎn)生支持主管的心態(tài)后,管理起來比較容易。而其他同事則不妨改變心態(tài),“做得多,也才學(xué)得多”,不需要與她們一般見識。
6.她們公私不分,生活與愛情脫序,動不動就要請假辭職。
難題:又來了。部門里的Julie早上又跟我哭哭啼啼說要請假,因為男友要跟她分手,她要去挽救愛情。還記得上次請假說是要和男友去度假,沒想到度假回來又說玩得太累,要再請兩天假來補眠!到底她們把上班當作什么?總是在上班時,和朋友MSN,甚至處理自己的私事,將玩樂和工作生活搞在一起,弄得一團亂,這樣才算活得精彩嗎?我每回還得要幫她們的工作收尾,到底該怎么辦?
專家說:我覺得這倒不見得是80年代人的專利,其實不少女生都如此。這種情況本來就比較會發(fā)生在年輕一族身上,再加上認為愛情至上的人,對于工作根本就不在意,如果溝通教導(dǎo)沒辦法改變,最后只好快刀斬亂麻——開除她。
80年代人有話要說
針對重視薪水這一點……
職場上也有供需法則,只要老板開出什么樣的條件,就會有什么樣的人來應(yīng)征,大家各取所需。老板挑他們想要的人,我們也在挑想要的工作。一個月工作20天,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如果時薪連一個工讀生都不如的話,為什么老板還會覺得那是合理的?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我何必屈就呢!
針對枉顧職場倫理,說話沒大沒小這一點……
很多時候并不是我們難搞,或是不重視職場倫理,而是資深同事很喜歡用命令的語氣說話,否則我們也不可能會用不禮貌的態(tài)度回話。至于沒大沒小這一點,用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每個人,有什么不對嗎?至少我覺得比較自在、簡單。
針對一切指控……
對于80年代人是“草莓族”的論點,我實在不以為然,還是有許多人非常的努力。她們或許都希望我們能夠處事成熟、EQ高,但是別忘了,我們才進入職場沒幾年,還有很多需要學(xué)習。大家應(yīng)該給予80年代人多一點時間,等接受更多磨煉后,我們一定會進步,并且成為最好的職場伙伴。
(摘自《美麗佳人》)(責任編輯王克峰)
海外星云 2007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