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疆
“拉面貴了,饅頭小了?!辈簧僭琰c店出售的食品已經(jīng)悄然發(fā)生了變化,引起這種變化的,是進入11月以來一場波及全國的糧油價格上漲。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與新浪網(wǎng)新聞中心聯(lián)合開展的一項有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八人參與的調(diào)查顯示,77.1%的人表示,糧油價格上漲使他們“生活壓力增大”,84.0%的人認為,生活成本比一年前又有增加。國家發(fā)改委的研究人員則稱,目前的糧油價格系“恢復(fù)性上漲”,它真實地反映了農(nóng)民的種糧成本,保護了農(nóng)民的種糧積極性,同時也“對老百姓生活影響不大”。(12月11日《中國青年報》)
每一次在研究者看來“不值得大驚小怪”的價格上漲,都會引起許多民眾的焦慮與不安,這難道是民眾過于脆弱和敏感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捫心自問,“拉面貴了,饅頭小了”對我自己的影響到底大不大?我可以明確地回答自己,不大。但是為了這個結(jié)果,我似乎放棄了更多——至今不敢買房子,依然和父母擠在一處;值得慶幸的是,自己也并未患有什么大?。浑m然已然大齡,卻遲遲沒有要孩子。為了保住目前還算安穩(wěn)的生活,我一直在竭力逃避自己所本應(yīng)承擔的責任,一旦這些問題接踵而至,我還能否像現(xiàn)在一樣不在乎“拉面貴了,饅頭小了”?連我自己都無法回答自己。
雖然和我一樣不在乎“拉面貴了,饅頭小了”,但是我想,發(fā)改委的那些研究人員所要負擔的生活壓力想必會比我小得多。其實,換作任何一個人,如果能夠得到良好的社會福利保障,“拉面貴了,饅頭小了”原本就不足以對他們的生活構(gòu)成任何威脅。然而,對于那些得不到充足保障的人們來說,除非拒絕步入社會,否則就必然要承擔起來自生活的壓力。從這種意義上說,民眾憂慮于“拉面貴了,饅頭小了”,并不是說拉面和饅頭本身有多么可怕,而是由于社會保障體系的脆弱使得他們對未來充滿了不安和恐懼一他們不得不將自己從牙縫里摳出來的每一分錢都小心翼翼地積攢起來,用以應(yīng)對前方無可回避的教育、醫(yī)療和住房這“新三座大山”。
就在同一天,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畢井泉表示,“明年要繼續(xù)努力,力求使上學(xué)貴、看病貴、房價高等矛盾有所緩解?!痹緮S地有聲的表態(tài),卻幾乎成為了網(wǎng)民的又一次笑談。有人提出,“去年也是這么說的”。馬上有人跟上,“明年還會這么說”。最后有人總結(jié),“年年都會這么說”。
網(wǎng)友的話雖然有些尖刻,但卻未必不是自己的親身感受?!靶氯笊健狈e怨已久,有關(guān)部門也煞費苦心,然而不僅沒有見到“山頭”被削平,似乎還大有與日俱增的趨勢,不由得使人徒生“高山仰止”的哀嘆。“新三座大山”早已使普通民眾步履維艱,生活必需品的不斷上漲又使得他們感覺“腹背受敵”。正是由于那些“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沒有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面對那些本“不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民眾也不免“大驚小怪”了起來。然而,這能怪罪于他們的敏感與脆弱嗎?
不管發(fā)改委去年有沒有說過“力求使上學(xué)貴、看病貴、房價高等矛盾有所緩解”,希望同樣的話題不會在明年再次提起。要想使民眾對價格調(diào)整予以足夠的信任,首先就應(yīng)該建立他們面對民生問題時的信心。在發(fā)改委樂觀指出“對老百姓生活影響不大”的同時,其實公眾更希望看到那些“對老百姓生活影響大”的事情能夠得到足夠的重視。如果“新三座大山”的難題得不到有效緩解,哪怕一碗拉面、一個饅頭都足以成為難倒民眾的最后一根稻草——民生之多艱似乎是那些身處廟堂之高的研究員們所想像不出,也體會不到的。
【原載2006年12月12日《中國經(jīng)濟時報·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