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彥
每個角色都在這個活動中,找尋自己的價值利益最大化,他們要的是“紅樓”能給我什么。卻沒有人在乎“紅樓”到底是什么,有什么?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的某個寧靜夏天。王扶林拍電視劇《紅樓夢》“史湘云醉臥芍藥叢”一折。拍的時候,發(fā)現(xiàn)芍藥花已經(jīng)半謝了。王扶林說,“那就挪到下一年拍吧?!?/p>
20年后的某個躁熱夏天?!凹t樓夢中人”選秀活動結束之后第四天。新“寶釵”姚笛、“黛玉”李旭丹等紅樓選手,接受洪晃旗下某雜志“時尚大片”的拍攝。照片中的寶釵,身著一件胸形為錐形的無袖靚裝,金光閃閃。此前,姚笛剛作為活動贊助商“溫都水城”的代言人,其“溫泉水滑洗凝脂”的形象,無數(shù)次閃過億萬電視觀眾的眼前。
名著上那道名利的光
時代變了。對古典氣質的耐心找尋與默默等待,一變而為一夜成名的選秀“鬧劇”。對參加選秀的少男少女們來說,理解《紅樓夢》精神,詮釋《紅樓夢》情懷,遠不如拍照、票房、收視率來得實在和妥帖。
沈陽賽區(qū)的小喬(化名)才16歲,是沈陽某重點中學高三學生。2006年8月,其母突然讓她暫時休學,準備參加新版《紅樓夢》的演員海選活動“紅樓夢中人”。“我女兒上幼兒園時,就開始接受藝術班培訓,表演、舞蹈樣樣特長。從那時起,我就期望著她當上明星!”小喬母親向當?shù)孛襟w介紹,10多年來,父母不惜巨額投資、請假陪女兒赴各種培訓班。母親說,如果能入圍,哪怕演一個丫鬟也值得!她決定讓女兒休學兩年,全力以赴實現(xiàn)這個夢想!
鄭州賽區(qū)50歲的駱春女士則為了競選“寶釵”,不惜花費15萬元做10余項整容,除皺、削骨,拉皮,能變美的方法都用上了。
報名者來自各行各業(yè)。其中,傳媒學院與電影學院甚至有全班同學一起報名的。
報名紅樓夢選秀的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了以往所有選秀節(jié)目的總和。
萬眾參與,結果卻并不理想。
在大觀園興建20周年紀念活動中,幸運入選的25名“紅樓夢中人”候選者,有大半不懂原著中的判詞、不識寶玉的住處。在調查中,大多候選者中表明他們沒讀過《紅樓夢》原著。
進入巔峰決賽時,有位選手花了40萬元買短信選票,被劇組的人戲稱為“小戶型”(40萬元可以買一間小戶型的房子)。當導演胡玫看中某選手之后,節(jié)目贊助方“江中亮嗓”為討該選手歡心,買了一車以這次選秀節(jié)目冠名的產(chǎn)品,因為每盒產(chǎn)品里有1張票,而且投一票算3票(手機每個號碼最多能投15票)。
“紅樓”經(jīng)濟鏈
由北京電視臺主辦,江中亮嗓獨家冠名贊助、溫都水城同時贊助的“紅樓夢中人”選秀活動,一開始就帶有強烈的商業(yè)傾向。
“北京臺內(nèi)心有危機感。北京臺是首都臺,但2000年以后隨著湖南、上海等地方臺的崛起,在天空爭奪戰(zhàn)中處于下風,非常希望有一個項目來整合資源,提升人氣。”一位內(nèi)部人士介紹。機緣湊巧,由于《紅樓夢》制片人韓三平與北京電視臺副總編張強的個人關系,北京電視臺與韓三平一起謀劃起了“紅樓選秀”活動。
因這次選秀,其網(wǎng)站的世界排名,由3萬多名躥升到5000名左右。北京電視臺總編室副主任、紅樓夢選秀項目負責人劉學軍介紹,重播《紅樓夢》及有關節(jié)目,海選之前的收視率是2%,宣布重拍后收視率一下飆升到7%,廣告量也跟著增加。
“紅樓夢中人”列娛樂節(jié)目收視率北京臺第一名,8.66的成績比第二名“星夜故事秀”多出3.88百分點。北京賽區(qū)總決賽時,收視率曾高達13.8,創(chuàng)北京臺今年所有欄目的收視率之最。
收視率直接對應的是節(jié)目廣告價格。雖然這次活動的總收益還沒有完全統(tǒng)計出來,但可靠人士估計,近億元進賬不在話下。
獨家冠名贊助商江中制藥集團48小時內(nèi)就決定為這個活動提供2000萬元贊助。根據(jù)協(xié)議,江中亮嗓的出資主要包括,一是獨家冠名費,二是支付北京主賽區(qū)外的9個分賽區(qū)的部分費用。
電視劇制作方是另外的受益者。北京電視臺副總編張強曾透露,安徽黃山市正斥資上億元,搭建拍攝新版《紅樓夢》的新大觀園和榮、寧二府,費用都由地方投入。北京、上海、正定三地的大觀園也將爭取部分場景的拍攝。
此外還產(chǎn)生了其他的溢出效應:一是,紅樓系列的書籍賣瘋了:選秀活動甚至出現(xiàn)了官方版“海選秘笈”,并被冠以海選活動“惟一指定參考書”。許多書店都把紅樓圖書放到最顯眼的位置,甚至賣到斷貨。
另一個效應是短信。這次活動的投票短信由北京電視臺和新浪合作。單從6月9日總決賽三進一單場公布出來的票數(shù)來看,車縉等9名選手的總票數(shù)是1345465票。而6月2日四進三比賽時,12名選手的總票數(shù)是1826369票。據(jù)北京電視臺公布的費用,短信投票每條一元,不含通信費。
總制片人韓三平的理想在選秀收入的刺激下顯得容易了。他曾經(jīng)在一次節(jié)目訪談中稱,要通過重拍《紅樓夢》來終結韓劇在亞洲的壟斷地位。
選秀難以再現(xiàn)古典
耗時10個月的選秀落幕,仍沒選出寶玉?!斑@些選手太陽光,太明媚,又缺少一些古典的涵養(yǎng),與寶玉的氣質有很大的距離。太遺憾了?!辈邉澣俗T飛說。
選出來的黛釵二人也難孚眾望?!凹t樓夢中人”策劃人譚飛承認,選紅樓夢的演員跟選秀本身有些悖論。紅樓夢中的人物本來是精英貴族,氣質沉靜雍容,但選秀導致的名利心與這種氣質是相悖的。曾以《紅樓夢》為底色寫就暢銷書《職場紅樓》一書的作家沈威風說,“讓這些姑娘們在舞臺上演出姐妹情深的戲碼,才藝表演,PK,即使這個姑娘真是萬里挑一地符合角色,那么,經(jīng)過8(10)個月的勾心斗角,她再也不會是了?!?/p>
導演的專業(yè)眼光與公眾的喜好之間,也有差異。“這個不是不可克服的。任何東西都是妥協(xié)的產(chǎn)物?!辈贿^,譚飛認為,任何一個人在目前的情況下演林黛玉和薛寶釵,都會面臨太大的壓力。不管這人是否身孚眾望,都會使大家失望。
1987版《紅樓夢》,從計劃、選角到拍攝結束,前后耗時近5年,幾乎以犧牲了一整批的演員為代價來成全一部經(jīng)典。
青春的叛逆、對舊禮教的掙脫、詩意愛情的萌芽、詩詞歌賦里的優(yōu)雅克制、溫柔富貴中的嬌憨,這些品質與壓抑10年后解放出來的80年代初期的青春理想十分符合。
在文革當中惟一殘存的這份人文遺產(chǎn),形成了日后巨大市場的基礎。今天50歲左右的人,基本沒有不將紅樓看過幾遍的。80年代末,他們更成為電視劇《紅樓夢》的忠實觀眾。
2006年10月12日,《新聞晨報》援引一位紅迷的留言,“在這個浮躁的年代,不會有人肯做這樣不惜血本、純粹就是為了拍好一部電視劇的傻事,投資商做著發(fā)財夢,劇組做著成名夢,演員做著明星夢,如此強烈的功利心,絕對拍不出詩一樣的《紅樓夢》”。
在譚飛看來,每個時代都有對《紅樓夢》這樣的經(jīng)典做出闡釋的權利。自87版至今已過去整整20年,新的少女少男形象已經(jīng)誕生。所以新版紅樓夢不應該叫重拍,而應叫新拍。
一位與紅樓選手有過多次接觸的某業(yè)內(nèi)人士很無奈地表示,這些選手很有時代特點,也很可愛,但確實合適的很少,用他們,對原著不公平;不用他們,對所有的參與者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