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洲
從理念上說,是有進有退。進的是全民慈善意識普及,退的是慈善的民間性
1998年,這年被楊團視為中華慈善總會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那一年,南方發(fā)生大洪災,中華慈善總會第一次全方位地展現(xiàn)在國人面前,光彩耀人;同樣在那一年,中國開始了政府機構改革,大量的人員分流進入中華慈善總會。拖延已久的楊團,也是在那一年,離開“當孩子養(yǎng)一樣”的中華慈善總會,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
獨立與自治基礎
1994年,當剛從民政部部長職位上退休的崔乃夫和時任民政部副部長的閻明復商定要在中國成立第一個綜合性的慈善機構時,全國尚有7000萬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有60歲以上的老人1.17億,其中7%約819萬多人過著獨居的生活;全國有近20萬流浪兒童,其中近10萬是孤兒;還有5000多萬殘疾人。
但在當時,慈善卻是一個帶有強烈貶義色彩的詞。經過長時期階級斗爭的洗禮,一說起慈善,人們馬上聯(lián)想到的是外國神父,帝國主義走狗在中國辦育嬰堂、殘害中國兒童。當時編纂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如此定義“慈善事業(yè)”:“從同情、憐憫或宗教信仰出發(fā)對貧弱者以金錢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實際援助的社會事業(yè)帶有濃重的宗教和迷信,其目的是為了做好事求善報;慈善者通常把慈善事業(yè)看作是一種施舍……它只是對少數(shù)人的一種暫時的、消極的救濟……它的社會效果存有爭議?!?/p>
熟知慈善古今中外情況的崔乃夫開始挖掘慈善的意義。
楊團當時正是中國兒童基金會的秘書長,正在代理制定慈善總會創(chuàng)始基金方案的她被崔乃夫看中。
從一開始,關于慈善總會的發(fā)展方向就非常清楚:要辦的是一個迥別于政府、立足于民間的獨立的慈善機構。在那里,楊團任常務副秘書長,負責實際的操作。
慈善的概念就是那時逐漸推廣開來的。一開始是研討會,通過研討慈善的話題,逐漸為慈善正名,然后便是在大眾傳媒的宣傳。著名報人丁望當時正是中華慈善總會宣傳委員會主席。
慈善的概念開始日益為大眾接受并開始影響到高層。
從一開始,中華慈善總會就建立了一套不同于政府的運作機制。
創(chuàng)始基金是一個創(chuàng)舉。按照設計,創(chuàng)始基金是慈善總會存在的永久的基石。不動本取息,利息用于總會自身的運轉費,這樣就能保證將所有的捐款百分之百的用于慈善和社會公益事業(yè)。而且預計,無論總會將來遇到什么困難,都可以憑借這個創(chuàng)始基金東山再起。當時規(guī)定,資助50萬創(chuàng)始基金者成為總會創(chuàng)始人,永久理事;資助5萬元者,成為創(chuàng)始會員,這些人構成了總會的創(chuàng)始人群體,和總會共進退。
到2005年11月底,總會就成功的籌到1419萬元的創(chuàng)始基金和1260多萬元的社會捐款。這是慈善總會在財政上獨立的第一步。
在此基礎上,總會開始制定獨立的財務體系。傳統(tǒng)的事業(yè)單位,當時都還是政府撥款,與社會沒有什么往來,財務科目也相對簡單,也都是事業(yè)單位的一套財務體系。而總會成天都在捐款和資助項目與社會有廣泛的經濟聯(lián)系,事業(yè)單位的科目并不能符合總會的需要。在崔乃夫的要求下,總會在一位高級會計師的幫助下,制定了獨立的財務科目。
這是一個確定受贈資產性質的舉措。
當時國有資產管理局曾給各部下達清查國有資產的指令,民政部要總會填報國有資產,指定捐款也要填報,這遭到崔乃夫的拒絕,他斬釘截鐵,“我們該怎么做就怎么做”。
人事上,總會也開始在往獨立的方向走。開始獨立招聘,并且人員待遇開始與市場掛鉤。
當時,楊團向崔乃夫力薦她在中國兒童基金會的部下常寒嬰。崔于是便問她:沒有他行不行?
不行!
于是此時已經從中國兒童基金會出來在一家公司工作的常寒嬰被招進中華慈善總會。結果,他在公司的工資標準成了楊團等人的參照系。按照公司工資稍降的標準,常寒嬰的工資被定到1300元/月,而作為更高一級的楊團,則依照被定為1600元/月,這在當時遠遠高于政府同級別人員的工資。當時,政府人員工資也才三四百元。
高工資相對應的是高效率與低成本。“當時一人頂幾個人用,而且大家熱情很高?!?/p>
也就在組織機構建立的同時,本著高效、廉潔的原則逐步建立了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修訂了《中華慈善總會章程》;制定了《中華慈善總會創(chuàng)始基金章程》《中華慈善總會創(chuàng)始會員辦法》;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會議制度》和其他相應的內部管理制度。
這一切,楊團回憶說,都是一個目標:就是慈善是民間自主、自辦、自創(chuàng)的事業(yè),不是政府的福利。
當時之所以能夠做到,楊團說,這得益于兩個方面:一是當了十多年民政部長的崔乃夫本身的資歷,一個就是當時政府對公益慈善組織管得還很松。
“九八”大展示
九八年的大洪水,對中華慈善總會來說,是一次大展示也是一次大練兵。
在這之前,中華慈善總會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創(chuàng)始基金沒了。
創(chuàng)始基金是用來保值增值,用增值與利息來保證總會的日常開支的。但是,就在把創(chuàng)始基金交與一位商人進行增值的時候,在倒手過程中,這筆錢被損失掉了。直到后來才又通過其他方式慢慢補平。
崔乃夫為此辭去會長職務。退休的閻明復走馬上任擔任第二任會長。
還在洪水的消息剛剛傳來時,當時任代會長的閻明復聽聞消息,就開始著手準備。6月30日,中華慈善總會發(fā)出致全國團體會員“關于積極支援當前抗洪賑災”的建議函。
最開始定的是和中央電視臺合作。一個副會長前去和當時中央電視臺臺長楊偉光商談。當時,大家的期望值都很低。
楊偉光提出:中華慈善總會能否預計募捐到2000萬?
“1000萬我們都不能保證?!蹦莻€副會長說。楊偉光一下子就急了,“我們合作,連這點錢都募捐不到,那還怎么辦???做一臺晚會,如果真的達不到目標的話,怎么下臺呀?”
閻明復于是趕緊去找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三家聯(lián)合。
那幾天,楊團整日整夜地泡在電話機旁打電話:第一輪什么情況,第二輪誰有什么意向,第三輪誰誰誰定下來了?!白龃壬乒ぷ髯钪匾模悄阋尮姟壬茀⑴c者和捐助者清晰地知道信息,以及他們能做什么?!?/p>
事態(tài)的發(fā)展很快讓人大吃一驚。
1998年8月16日,中華慈善總會、中央電視臺、中國紅十字會聯(lián)手,舉辦了中國第一個電視募捐專場晚會。一下子就籌到3億多元的捐贈資金和物資。
慈善總會在西單二龍路新龍大廈7層辦公,電波一傳出,大廈門前的廣場、大廈所有的樓層都被人流堵塞了,晝夜川流不息。捐款的、捐物的、捐贈救災海報的、請求分配救援工作的、貢獻點子的,許多家庭扶老攜幼地趕來,還有不少外地人坐飛機火車趕來,許多學校的大學生們趕來后自發(fā)地按學校組成志愿隊幫助工作,許多餐飲公司為大家免費供飯、送餐,每天都開出上百號人的流水席……
一天早上,因為還沒到上班時間,警衛(wèi)不許捐款者進入,等了一晚上的捐助者竟然和警衛(wèi)發(fā)生了沖突。
“那是一次完全的出自于自己同情心的捐助,巨大的災難激起了人們的同情心?!睏顖F說。
這一次全民族大動員的集體英雄主義,極大的改變了人們對慈善的觀念,中華慈善總會的形象也空前突出。
兩個轉折點
1998年,僅“8?16”晚會那一次,中華慈善總會就募集到資金3.6億。這極大地鼓舞了中國慈善事業(yè)。政府也開始重視起慈善組織在救災過程中的作用來了。
1999年,《公益事業(yè)捐贈法》頒布實施。
2001年1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海關總署發(fā)出關于發(fā)布《扶貧、慈善性捐贈物資免進口稅收暫行辦法》的通知,對境外捐贈人無償向受贈人捐贈的直接用于扶貧、慈善事業(yè)的物資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
2001年3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fā)出《關于完善城鎮(zhèn)社會保障體系試點中有關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對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向慈善機構、基金會等非營利機構的公益、救濟性捐贈,準予在繳納企業(yè)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
許多地方政府也制訂了一些支持當?shù)卮壬剖聵I(yè)發(fā)展的政策。
但就在1998年抗洪前后,政府機構改革,人員分流,民政部將45歲以上的干部都作為內退分配給部屬的社團,總會的工作人員一下子從8個人增長到二三十人,而且?guī)缀跞巳硕紟ь^銜,還有正、副司長。這一下子,不僅人事安排成了問題,而且運作成本也陡然抬高??倳耙延薪鼉汕f的創(chuàng)始基金,每年的利息除了支付運作費外還可支持項目,但是這一下子運作經費不夠了。而且新干部一來,大換班,原來的很多制度都被否定。
一個到此上班的原財政部官員翻檢財務報表后說,這一套全是違反規(guī)定的。于是廢除了這一套,財務科目又改回事業(yè)單位的了。
在楊團看來,中華慈善總會很快進入另一個轉折點。
到2004年,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慈善正式進入中央文件。在社會保障一欄里,慈善事業(yè)赫然和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并列。
楊團說,最初,慈善事業(yè)的定位還只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補充”,在這個文件之后,慈善則被正式地納入了政府工作范疇。
慈善開始變成政府非常樂于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新聞界相關的報道也鋪天蓋地了。慈善成為一個好詞、一件好事,完全正面。
但相應的問題是,楊團說,在社會普遍接受了慈善這個概念之后,由此也發(fā)生了一個大問題:慈善的屬性和做事的方式越來越官方化,成為政府主導的社會公益事業(yè),這對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這也是中國慈善事業(yè)的一個重要拐點。”
回顧歷史,楊團總結這十幾年的慈善之路,說,“從理念上說,是有進有退。進的是全民慈善意識普及,退的是慈善的民間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