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時旸
“慢生活”,正在成為全球流行的健康生活態(tài)度??稍谥袊奥睢眳s是口號好喊,難做到
伊萬·麥格雷戈在那部經典電影《猜火車》的開頭,邊逃跑邊念叨著,“選擇生命、選擇工作、選擇終身職業(yè)、選擇家庭、選擇大電視、選擇洗衣機、選擇汽車、選擇CD機、選擇低膽固醇和牙醫(yī)保險、選擇樓宇按揭……我為什么要這樣?!”
的確,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這一切只不過被牽著走而已。而現(xiàn)在,這樣的境況同樣出現(xiàn)在了中國,所有都市里的中國人都一邊抱怨著不堪的壓力,一邊為了滿足這些選擇不斷加快自己的腳步。
不由自主加快的腳步
劉松今年30歲,大學畢業(yè)之后做過很多工作,從圖書公司編輯到外企秘書,而她的夢想是進入廣告界。畢業(yè)兩年后,她終于如愿進了一家著名的廣告公司,從創(chuàng)意助理做起,又不到兩年,她成為了創(chuàng)意部門的主力。
可她漸漸發(fā)現(xiàn),這個曾經夢想的工作卻在每天高強度的腦力勞動中,把曾經的激情一點點磨滅掉了。
“我那時候長時間睡不好覺,每天閉上眼睛,腦子里全都是各種被斃掉的idea,有時候做夢都是和客戶爭論一個廣告的創(chuàng)意思路,對方總是在搖頭?!眲⑺烧f。那時候劉松的工作狀態(tài)是,每天早上8點出門,拎著沉重的筆記本電腦到公司,上午和同事討論廣告的思路,下午打電話與客戶約時間,討論整理出來的想法,通常沒有七八次反復是不可能讓對方滿意的。
那段日子里,劉松的所有時間只分成兩個部分,睡覺和工作。“睡覺的時間里也有一半在做和工作有關的夢。”僅僅半年,她幾乎斷掉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朋友的聯(lián)系,大學同學的聚會也因為她每次的推脫再也沒人給她打電話。她形容自己“我那時候把每個case的最后期限用紅筆在日歷上標出來,每天看著那個紅圈就焦慮得不行。每天工作節(jié)奏快得不行,到了晚上連中午吃的什么都回憶不起來。”
直到有一天,劉松從公司回家,偶然一瞥自家樓下的一個廣告牌,才猛然從盲號忙的狀態(tài)中驚醒,“我當時特別悲哀,那是個自己策劃的廣告牌,在那掛了一年,我天天從底下經過,每次都匆匆過去,竟然連上面畫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眲⑺烧f,那一瞬間她想起了自己剛剛人行時,就是想象著能在路上站在自己策劃的廣告牌下,慢慢體會那種成就感。
那天晚上,劉松抱著一疊創(chuàng)意稿回到家,倒在床上開始琢磨這樣的狀態(tài)是不是有問題。
一周之后,她決定放慢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把工作和生活徹底分開?!拔覐姆怕_步開始,每天到樓下,停下來看看自己做的那個廣告創(chuàng)意,不是自戀,就是想慢慢地欣賞一下自己的工作成果。然后把日程表上所有7點之后有關工作的部分全部刪除?!眲⑺砷_始試著回家后關上手機,不在家看公司的郵件,并且主動給已經失去聯(lián)系的朋友們打電話。
“說實話,當時這樣做也擔心會失去一些東西,比如在公司里的位置,但是后來逐漸明白,如果你不自己放慢節(jié)奏,你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快,直到你追不上它,那樣會更加失敗?!眲⑺烧f。
在中國,別想慢?
據(jù)稱,反對快節(jié)奏生活的運動最早開始于1986年,意大利人Carlo Petfini提出“慢餐運動”,是為了抗議在著名的西班牙廣場紀念碑的臺階旁建立快餐店。而這一運動的響應者們從“慢餐”出發(fā),創(chuàng)造了一個全新概念,即“慢城市”,他們提出建立一種新的城市模式。號召人們以時速20公里的速度駕駛汽車,提倡拆除不美觀的廣告牌和霓虹燈,讓城市有更多的空間供人們散步,有更多的綠地供人們休閑娛樂。
有報道說,人口只有1.5萬的意大利小城布拉是這一運動的先鋒。而意大利已有32個小城推行了“慢生活”的模式。為了保住“慢城市”的稱號,他們還定期接受監(jiān)督員的檢查。
而“緩慢生活”的口號也在近幾年間迅速在全球得到響應,不同國家的職場人士紛紛把這個作為他們推崇的生活態(tài)度,并身體力行。
如今,中國都市人也開始意識到放慢腳步的必要,但是他們想要真慢下來,似乎不太可能。
亞洲積極心理學研究院理事長倪子君說,有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求助于她,大都是因為生活節(jié)奏過快,工作壓力過大,難以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系而造成焦慮。
“目前,中國因為發(fā)展速度很快,大家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如果你自己放慢腳步就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有一種沒能實現(xiàn)你人生價值的感覺,別人也會認為你不思進取?!蹦咦泳f她所遇到的前來咨詢的人們大都有著這樣的心態(tài)。
倪子君曾經在德國生活過一段時間,她說,“在德國,下班時間和周末是沒有人談工作的,如果你在私人時間里和別人聊工作上的事情是對于別人的不尊重。”她說從歐洲回來之后也有過要捍衛(wèi)自己周末的想法,但是沒能成功,“你不談,別人還是會和你去談?!?/p>
“在歐洲,因為有很好的經濟基礎、完善的社會保險、醫(yī)療體系以及養(yǎng)老保險,會讓人們有很強的安全感,所以所謂的成功并不是人們所追求的主流價值;相反,生活的安逸才是更多人所向往的。但是在中國,因為各種保險還沒那么完善,發(fā)展速度也非??欤匀藗冞€是以事業(yè)的成功,金錢的多少,地位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這在中國目前也無可厚非?!蹦咦泳f。
“放棄”是一種智慧
作為“好利來”蛋糕連鎖店的老總,40歲的羅紅稱的上是“成功人士”。15年前,他變賣全部家當從蘭州開始打造“蛋糕王國”,看著自己的企業(yè)一點點成長壯大,雖然辛苦但他從沒覺得有太多壓力,等到旗下的商店開到了100多家的時候,他感到了焦慮?!拔夷菚r候請了一位總經理,但是效果不好,把整個企業(yè)弄得人心惶惶,很多副總都找我要說法。有一次大伙開會,我站在窗戶邊上,覺得跳下去算了。”羅紅回憶說,后來他躺在床上大哭一場,之后重新振作,解決問題。那時候,他開始明白,不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一個人去做,“那樣自己會受不了的。”羅紅說。
慢慢的,他學會“做減法”,學著培養(yǎng)下屬,相信他們,把自己解脫出來。讓自己有時間去撿起從前的攝影夢。羅紅說,剛剛出去航拍的時候也不放心,“到了一個地方就往公司打電話,有時候進了山,手機沒信號,就買特殊的電話,為了能和公司聯(lián)系上,說到底就是放心不下,焦慮?!敝钡綆状畏侵拗兄?,他才把電話都扔在一邊,真的放慢了腳步,開始一心一意的想著自己眼前的畫面。
現(xiàn)在,羅紅已經徹底把自己從企業(yè)家的角色中脫離了出來,從來不排日程表,辦公室一年也去不了幾次。他說自己在公司里就是個“精神領袖”。
羅紅現(xiàn)在的時間分成兩個部分,一是陪伴家人,二是到世界各地航拍。惟一和工作有關的就是每年年底到辦公室聽副總向他述職,而“明年連述職我都不想聽了,沒必要,就像衛(wèi)星送上軌道,自己已經可以很好地運轉了,該退則退?!绷_紅笑著說。
見到羅紅的時候,他正在電腦里擺弄他在北極拍攝的照片?!霸诒睒O絕對是另一個世界,那種寧靜是你想不到的。我從北極回來,一周都不想說話?!?/p>
羅紅說自己現(xiàn)在不再焦慮,放慢腳步之后幸福感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羅紅覺得,能不能放慢腳步是心態(tài)問題與財富無關。但在其他人看來,他所擁有好的心態(tài)正是因為財富鑄造的安全感。他卻認為,“我的財富可以讓我做得大一點,如果沒有這么多財富就做得小一點,也可以快樂。”
在中國,“時間就是金錢”仍然是主流的價值觀,在這樣的觀點面前談到“放棄是一種智慧”顯得太過奢侈。就像羅紅所說,他和中國其他的企業(yè)家都談不來,“因為他們太能干,永遠想著前進?!?/p>
劉松也承認,她雖然每天下班不再想創(chuàng)意和客戶,周末和朋友們聚會,有時還去超市買菜回家做飯,但她仍然焦慮,看到別人加班時會擔心自己好像落下了什么。
倪子君嘗試用心理學的方法幫助人們明白,“幸福是一種能力,每個人都能擁有。”她建議那些焦慮不堪,被快節(jié)奏的生活搞得筋疲力盡的職場人士,“當你遇到很大壓力的時候,就要讓自己停下來,梳理一下……要學會放棄,放棄是一個大智慧……”
也許,在中國還只有一種定義“成功”的標準時,尋求慢生活只能是一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