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楊萍
我們的名字
年齡的增長給我一種空間位移的幻覺,好像置身人群中,位置卻越來越靠后,排在我前面的人越來越多,我漸漸地移向后排,漸漸地成為背景。
望著公交車里整齊排列的人群,他們以同一種速度向著和我相反的方向移動。有很多人茫然地望著窗外。路上還有許多騎車的,開車的,步行的。速度各不相同,想著各自要去的地方。我無奈地發(fā)現(xiàn),在城市的街頭,無論你出來得有多早,永遠有更多的人比你出來得更早。街頭總是那么人來人往,但你認識的面孔從不出現(xiàn),穿行在人群中,內心無比孤獨。
在這個世界上,有誰可以使我忘記孤獨?是我的孩子。
從她進入我體內的第一天起,我就不再孤獨。她陪著我,盡力地從我有限的給予中汲取她需要的營養(yǎng)。我可憐的孩子,每每在下午餓得動起來,其它時間只是靜靜地。偶爾動一下,就像我自己的脈搏那樣輕微。
她就那樣乖巧地長成了,要出世了。她出生時,沒有別的親人,只有我和她兩個人知道。在那個時刻,我從未想過要依賴誰的時刻,我就那樣勇敢地把她生出來了,用盡了我最后一點力氣。十一月的天氣我汗流浹背,口渴難耐。體內喪失了太多的水分,可為了給她保暖,我把借來的一壺熱水給她沖了暖水袋。我的女兒,你可知道嗎?那是你離開我的身體后,我唯一可以奉獻給你的一點溫暖。
一聲啼哭,是你給我的第一聲問候。第一眼看到你時,你也在看我。你看到的人世間的第一個表情,我敢肯定,那一定是最溫情的微笑,在那以前,我從來不知道微笑的真正意味。后來,當你只有十幾天時,我一個人在地上忙來忙去,抽空到床邊看你,你的眼睛已經(jīng)微瞇著就要進入夢鄉(xiāng)了,發(fā)現(xiàn)了我卻馬上努力地睜著,還費力地給我微微一笑。你那一個微笑??!那是人世間最美的一個微笑,我永遠不能忘懷的微笑。
從那溫暖的宮殿出來,你不能適應外面的冷,渾身凍得發(fā)青,只包著媽媽的一件牛仔外套。我對護士說:請通知一下三十九床的家屬,讓他拿個褥子進來,孩子冷。直到這時,你的父親才知道你已經(jīng)出生了。之前,他還以為媽媽只是進去檢查。你的父親沒有經(jīng)歷通常父親們要經(jīng)歷的那種煎熬。上帝憐憫他,上帝更偏愛我,讓我更深刻地愛你。
你的手腕上綁著一個白布條,上面寫著我的名字。那是害怕洗澡時把你和別的嬰兒搞混才綁的,直到出院時才可以解下來。孩子,你那時沒有名字,你的名字就是我的名字,我的名字是辨認你的唯一的標識。我永遠記得你裸著小身子時這唯一的飾物。它把我們倆緊緊捆綁在一起。
你長大了,還不懂事,卻可以成為我最好的安慰。當我在外面受了委屈,我不愿哭給別人,卻可以抱緊你流淚,因為你懵懂。抱著你軟軟的小小的身體,我就像抱著一個巨大的溫柔。你可以讓我暫時逃避世界的堅硬和冷酷,讓我懷里保留一份小小的溫暖。
在我生你的那個夜晚,我是那樣克制,那樣勇敢。面對醫(yī)生、護士,我是那樣彬彬有禮。我既沒哭,也沒喊,我知道,這時我是孤獨的,你也是孤獨的。因為很大程度上你要靠自己的力量從那狹小、黑暗的地方?jīng)_出來。有沒有人知道這個過程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樣,沒人守候在產(chǎn)房門口也不要緊。我們每個人面對生與死的時候,都是獨自一人。好的是,你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時有媽媽陪你,有媽媽你就不用怕了,有了我你就不孤獨,有了你我也不孤獨。
沒有依靠時便不去想著要依靠,孩子,你越長越大,我離你也會越來越遠。最后,你會像一枝蒲公英,不知會飛到哪里。那時,我們的心還會在一起,因為你身上流著我的血,因為你最真切地感受過我的喜怒哀樂,因為你曾和我一起度過那個孤獨的夜晚,因為,你曾叫過我的名字。
選自《西安晚報》
金錢的品性
在《雅典的泰門》中,泰門說過一句名言:黃金,你這金色的土塊,人盡可夫的娼婦!
是的,自從有了金錢,它的身上似乎就積累了罄竹難書的罪惡。金錢帶著原罪來到世間,飽受人們的控訴。人說:金錢是骯臟的,血淋淋的。沾滿了血和淚,沾滿了不義和罪惡。
然而,如果沒有金錢,如果沒有金錢所代表的價值體系,我們又將怎樣確認自己的位置和衡量自己的情感?
大多數(shù)時候,金錢代表著一個人的價值:社會價值。它衡量了一個人所擁有的學識、智慧、能力等等,如何實現(xiàn)個人價值,大部分時間可以用金錢得到驗證。還有愛,金錢代表著愛和安全,給與別人金錢便意味著給他愛護和庇蔭。尤其是現(xiàn)在,還有什么能比金錢更會給人以安全感呢?人們積聚財富,無非是積聚那一份對明天的把握。面對未知的明天,它比任何東西都更靠得住。
或許有些錢是骯臟的,但所有的錢都是最忠實的。它的品性是誠實的,不管窮人富人,只要擁有金錢,不管多少,他都不會背叛你。這一點,善變的人類永遠無法自比。金錢的這一品性堪比磐石。
盡管如此,金錢仍是一種手段,它的目的是人們所需要的物質。但人們往往忘記了這一點,把金錢當成了最終目的。其實,如果金錢不是用來滿足物質生活和精神所需,擁有再多又有何用?
那個最古老的傳說業(yè)已失去它的本意,一個老財主在即將餓死的時候祈求用自己手里的黃金換取牧童手里的一塊饅頭。還有那個童話,國王只要伸出手,手指所指之處全部變成了黃金。他擁有了一根點石成金的金手指,卻永遠無法再接近任何食物和自己的親人。
這些傳說因為耳熟能詳,因為人們從其中提煉出的明顯的教化意義,從而使大家忽略了其中更深一層的寓意。其實金錢本身并沒有任何過錯,只是因為人的認知的缺陷,把對人性的失望和憤怒強加于金錢,才對金錢有了這么多的誤解。
金錢也是一把雙刃劍,金錢只是人們忠實的奴仆,它的主人決定了它的聲譽。
選自《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