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于田縣的庫爾班·吐魯木是個在苦水中泡大的維吾爾族農(nóng)民。他少年時失去了父母,自懂事起就無償?shù)亟o地主干了23年活兒,接著給一個富農(nóng)當(dāng)了16年長工,后來又在地主的壓榨下過了15年。新中國成立時,庫爾班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全家的財產(chǎn)就是一條破氈子,一把破銅壺。
土改時,庫爾班一家分了房子和十幾畝土地。六十多歲的庫爾班第一次種上了屬于自己的土地。由于他精心耕作,第一年就獲得了豐收。庫爾班望著豐收的糧倉,心里想:多虧了毛主席,我才有了耕地和糧食,我一定要去看毛主席,讓他嘗嘗我的豐收果實。杏子熟了,庫爾班就晾杏干,玉米熟了,他就揀幾個最大的留下,隨時準(zhǔn)備帶上去看毛主席。
1955年秋,庫爾班又獲得了豐收,他用新打的糧食磨了面,每天從地里干活回來。就默默地圍著馕坑不停地打馕。他決心騎毛驢到北京去看毛主席,心想把這些馕吃完了。興許就到了北京了。庫爾班一遍又一遍地挑選最好的杏干、瓜干和葡萄干等土特產(chǎn),準(zhǔn)備送給毛主席。
庫爾班就要上路了。鄉(xiāng)親們勸都勸不住,最后還是縣里的干部親自趕來告訴他:于田離北京太遠了,騎毛驢根本走不到,再說你又不懂漢語,一路吃住,問路都有困難。好歹總算勸住了庫爾班。
不久,庫爾班·吐魯木渴望見毛澤東主席的事傳到了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黨委領(lǐng)導(dǎo)那里。黨委領(lǐng)導(dǎo)們到南疆時。專程看望了庫爾班,鼓勵他好好生產(chǎn),有機會一定讓他去北京。從此,庫爾班生產(chǎn)更勤奮,更努力,并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1958年6月28日下午,庫爾班同全國其他勞動模范一起,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在接見廳旁擺放著一張桌子,上面擺著庫爾班送給毛澤東主席的禮物:兩小袋杏干、桃干、葡萄干及兩塊手工織成的土布。一會兒,毛澤東主席在中央領(lǐng)導(dǎo)同志的陪同下來到庫爾班面前。親切地和庫爾班握手。庫爾班趕忙緊緊握住毛主席的手,兩眼望著毛主席,雙手久久不肯放開。這時,站在一旁的新華社記者侯波搶拍下了這張照片。毛澤東主席很感動,說:“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老百姓多好啊,這么大老遠的還要騎毛驢來看我?!?/p>
后來據(jù)侯波回憶,當(dāng)上世紀(jì)80年代中期她去南疆時,當(dāng)?shù)氐娜罕娐犝f庫爾班與毛澤東主席握手的照片是她拍的,就一定要與她握一握手,說這樣就好像握著毛澤東主席的手了。侯波還發(fā)現(xiàn)那里很多人家都掛著毛澤東主席與庫爾班合影的照片,從此處就能看出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群眾對毛澤東主席的愛戴之情是多么的深厚了。
選自《中國民族報》2006.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