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影依然挺拔,只是頭上多了些白發(fā);他依然喜歡運動,卻常常不多一會就累得喘氣;他依然對家人微笑,只是習慣了在轉(zhuǎn)過身后就緊鎖眉頭……他是我爸爸。
在家時,他話不多,總是選擇傾聽,而我也習慣了和媽媽交談。我甚至不太喊他,就連今天寫作文還在考慮是稱他為父親還是爸爸。最后決定用爸爸這個稱呼,這個更家庭化一點的詞似乎能幫我找回一點溫情的感覺。
記得小時候,喜歡讓爸爸抱。因為爸爸比媽媽高,爸爸抱的時候總能看得更遠。那時候拍照,也喜歡和爸爸合影,因為個子矮,便站在二級臺階上,摟著爸爸的脖子,笑得燦爛得如同當時的陽光。
不知怎么的,長大后很少和爸爸說話,更不用說是拍照了。我們之間的交流大概也就僅存幾年前的那些了。
前幾天回家時,不小心在樓梯上絆倒了,小腿正好撞在臺階上,當時就是一陣鉆心的疼。我?guī)е耷淮蠛皨寢?,但爸爸搶先跑過來把我扶起。他當時緊張地替我拍去褲腿上的灰,問我摔痛了沒有,我含著淚水點頭。爸爸起身,扶我下來,我這才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我,站在二級臺階上,要比爸爸高出足足一個頭。之前我從未意識到這一點,記憶中的爸爸總是高大挺拔。印象中他很高很高,應該足有我站在二級臺階上的高度。
爸爸的生日在11月。我想在他生日時,再站在二級臺階上與他合影。因為這臺階上存在著我與爸爸間最平凡的溫情。
我突然意識到,當我走在人生的階梯上,媽媽一直伴我左右,爸爸卻始終先于我,為我開路。我想我會踏著階梯一直很堅定地行走,因為我所踏的每一處都被爸爸踏過,也滿滿地覆蓋著他深似海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