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晨
古剎千年
我們走在鄉(xiāng)村的小道上,四周一片蒼黃,所有的植物都像是被抽干了似的,懨懨地低下了頭;蒼白的天空沒有一絲藍色,只有鳥兒偶爾嘰嘰喳喳地飛過,但那叫聲也是枯燥無比的。漫天的黃沙瘋狂地撕扯并污染著一切,令人的心情無比煩躁。
突然,天邊冒出了一個小金點。隨著我們漸漸地走近,那個小亮點越來越大,越來越大,直到我們走到它身旁,才猛然發(fā)現(xiàn),那是一座塔。
那是一座極高的塔,塔尖就像巨龍一般直刺蒼穹,似乎要將天空中大片的云頃刻間刺成碎片。陽光如同金黃濕潤的蛋黃一般,一股腦兒澆在了寶塔上,仿佛將它澆鑄成頂天立地的巨人,令人心生敬畏。但那敬畏卻被腳下柔情似水的古運河融化得干干凈凈,她輕輕地包裹在巨人的腳踝上,清涼地凈化著巨人,也凈化著世間的一切。我閉上雙眼,心中的煩悶被這清香的河水沖洗得一干二凈。忽然,塔中傳來了佛磬的敲擊聲,伴著潺潺的水聲,一下子流進了我的耳際。這聲音清新而不媚俗,平淡而不簡單,如同遠山的清泉,一下子如醍醐灌頂般浸透我的心靈。
這樣便到了高旻寺了。
惆悵淮揚
高旻寺,建于隋朝初期,與天童寺、天寧寺、金山寺并稱佛教禪宗四大叢林。
與高旻寺有關(guān)名人只有一個,但這一個,卻恰恰是中國乃至世界極為出名的人物。
他是康熙
或許他本并不想來揚州的,但他下江南時所見到的景致都太美了、太醉人。他也被迷得忘了東南西北,忘了很久以前先人犯下的那樁滔天大罪。再加南巡政治上的需要,他來到了揚州。
于是當(dāng)他的皇轎第一次踏入這溫軟之地的時候,卻看見了叢林遠處密密麻麻的墓碑。墓碑上漂浮著慘淡的紅云,伴隨著烏鴉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滴跛坪趼牭搅恕皳P州十日”中八十萬揚州人的泣訴。
他一下子驚醒了。是啊,十日屠城,那又是一樁怎樣的慘案?。〔恢卸嗌偃搜鞒珊?,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現(xiàn)在,他作為一個當(dāng)年慘案締造者的后代,背負著血海深仇,這塊土地上的人又怎會讓他安然入夢?
或許,那時的康熙是滿懷愧疚走進高旻寺的。
清朝的先祖沒有想到,揚州人的頑強與倔強沒有阻擋住錚錚鐵蹄,但卻在百年之后,震撼了一個強大而廣闊的大清帝國。
我凝視著高旻寺的門額,看著康熙皇帝于三百年前在此寫下的“敕建高旻”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我想,他那時一定是十分高興的,但在喜悅中,卻一定有一絲無法丟掉的苦澀與無奈。那是對一個王朝所背負血債的無奈啊!
佛寺悠然
我走在寺里的小道上,無意間抬頭看到了這樣一行字:“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詩起源于一次小小的討論,是一個禪師要他的徒弟寫一句關(guān)于禪的詩。大師兄寫了出來,但并不甚高明。一個在旁邊掃地的小和尚見了不以為然,于是他對來寺里游玩的書生說道:“我也有想法,但我不認字,我說請你幫我記下來?!毙『蜕杏谑遣换挪幻Φ匾鞒隽松衔牡倪@首詩。后來,小和尚受老禪師賞識,終成一代名僧,他便是著名的禪宗六祖——慧能,這首詩也傳到現(xiàn)在。
佛由心生,只要心到,萬物皆可成佛。
或許,這也是為什么中國古代那么多教派,唯佛教名滿天下的原因。
人們總認為高深的哲理總需學(xué)識高之人才能參透,殊不知,返璞歸真,不管是任何人靈到佛即到,是謂真禪也。
而佛教,恰恰是參透了這一點。于是,才會成為一大名教。
但現(xiàn)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佛教也開始慢慢改變了,佛學(xué)似乎已成了讀書人的專屬品,那好像與宗教關(guān)系并不很大,而更像是一門哲學(xué)。一座座香煙繚繞的寺院,似乎對香火錢更感興趣。
不知怎的,我心里涌出了一陣悲哀。
何處禪聲
還好,現(xiàn)在還有著高旻寺這樣以佛理為本的古剎,它也開始讓更多的平民領(lǐng)悟到佛理的精妙。它隱于塵世,清于塵世,卻也在凈化著塵世。
遠處傳來陣陣頌經(jīng)聲,在驕陽的璀璨下,淡雅而悠遠。
(指導(dǎo)教師 蘇萬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