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工作以后一直忙,養(yǎng)成了在飛機上讀書的習慣,前幾日回上海的路上隨手翻了一本有關習慣的成功學書籍,大意仍舊是圍繞著亞里士多德的千年名言“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展開,無多新意。里面有幾則故事倒是頗多趣味。
講一個出租車司機,在開車之余,如何為乘客提供各種溫馨可人的額外服務,讓客人點播音樂、給客人準備報紙等等,贏得了客人的贊譽和回饋。有好事者坐車享受服務還不太平,問他什么時候開始這種服務的。這位司機果然不同凡響,回答了一句挺有哲理的話:“從我覺醒的那一刻開始。”
司機講了他過去如何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如何有一天聽到廣播里討論人生態(tài)度的問題之后幡然省悟,又如何立即開始行動,改變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
我喜歡這個率真的司機。其可貴有二。
其一,他相信。天下有很多道理,我們自幼習之,但很多時候它們只是在耳邊飄來飄去,進不到我們心里。只有當有一天,天災人禍機緣巧合,我們突然間自己意識到了,那才是自己。
而一個能夠頓悟的人,一定是對生活還有企圖,他相信,一切不應該是糟糕的樣子,他相信一切可以被改變,所以他會覺醒。有時候做人做事,我們所缺少的,往往就是這一點點信念。
其二,他行動。心里明不明白和實際行不行動是兩回事。有一種人,道理知道一堆,澄澈通透,但不喜事功,這樣的人在古代,我們稱之為名士,受歷朝歷代知識分子頂禮膜拜。
只是現代社會崇尚行動,崇尚試錯。錯不可怕,不試才可怕。這位司機同志不僅行動了,而且是立刻行動。他沒有坐在自己的駕駛座上等待老天賜他一個良好的機遇他改變了他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并因此獲得了滿足和快樂這,對他就是莫大的成功。
成功并不是推翻過去所有的生活步調,一夜之間萬人矚目。它可以是當下一個念頭的轉換,或者一個行為的修正。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人生的機運也將慢慢改變。
事實上,我不相信世上真的有完全麻木的人。每個人都有夢想,它們早已在那里,只是在等待著被喚醒、被釋放。
祝福所有頑冥不滅,追求夢想的人,
編輯陳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