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林
【模擬金題】
聞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張沒有價值的白紙,自從綠給了我發(fā)展,紅給了我熱情,黃教我以忠義,藍教我以高潔,粉紅賜我以希望,灰白贈我以悲哀……從此以后,我便溺愛于我的生命,因為我愛他的色彩?!?/p>
人生的色彩無不從一張白紙開始,用心中七彩的筆,描繪出屬于自己的色彩。
請以“為生命著色”為題,寫一篇文章。自選角度,文體不限,字?jǐn)?shù)不少于600字。
【寫作導(dǎo)引】
“色彩”一詞在《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上的釋意是(1)顏色;(2)比喻人的某種思想傾向或事物的某種情調(diào)。那么,按照要求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我們選擇它的本意與引申意思來寫作文都是不跑題的,但在立意上是有高下之分的。最好的立意是在話題的比喻義或引申義上展開。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立意作文。
1.從“色彩”的釋意(2)出發(fā),來寫人的諸多優(yōu)良品質(zhì),比如珍愛生命、博愛善良、正直無私、剛正不阿、奮斗不止、剛強不屈、淡泊名利等真善美的一面,來抨擊強權(quán)政治、自私自利、趨炎附勢等假丑惡的一面。在具體寫作中,將“色彩”巧妙地融合在各種品質(zhì)中,“拉來”歷史英雄、文化名人助陣,將自己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強調(diào)“大我”)作出很具體的詮釋。
2.與以上立意相反,主張不要給生命著色,保持生命本來的色彩,活出“真我的風(fēng)采”。實際上,只是立意角度不同,而主題還是殊途同歸,與以上立意一致,還是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要與世俗同流。例如:一杯清水,來自高山,沒有任何色彩。然而很多時候,我們?yōu)榱擞峡腿说目谖?,往這杯水中加入各種“調(diào)味劑”,使之失卻本來的純凈。而我們想要恢復(fù)它的純潔,卻是萬分困難。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nèi)绾伪3肿约旱纳?,活出“真我的風(fēng)采”呢?
3.從“色彩”的釋意(1)過渡到釋意(2),來寫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與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強調(diào)“小我”),將自己的個性、好惡、追求與“色彩”結(jié)合起來,比如熱烈的紅色象征我對生活的熱愛,藍色或白色代表我的純潔,綠色蘊涵希望等。此類立意雖好,在操作中能寫好的卻不多,不能將“色彩”與自己的追求水乳交融,很是膚淺。建議運用象征的手法,將主觀情感或意志寄托在某種色彩鮮明的事物上,通過對該事物的描寫來表達主旨。
4.還可以談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中的色彩(即樂趣)越來越趨于單調(diào),來質(zhì)問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一個極好的立意。但有可能出現(xiàn)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一種能積極地面對,認(rèn)為生命需要一個積累與沉淀的過程,唯厚積方可薄發(fā),正如賈平凹在《白夜》中所說,“耐得住寂寞才是偉大哩!”這才是生活的本來“色彩”!這是很有深度的立意。而另一種限于閱歷不足與人生觀的局限,未能將這個主旨很好地挖掘與闡釋,而走向另一個極端,表現(xiàn)出消極的思想傾向。
[文題延伸]
生命的色彩、生活的原色
【佳作放送一】
為生命著色
生命是自己的畫板,為什么要依賴別人著色?
——題記
人一出生,便如白紙,生機盎然,傲對來世。隨著歲月流逝,光陰輪轉(zhuǎn),白紙上會留下點點痕跡,紅的、黃的、藍的、白的?抑或是春的萬紫千紅?夏的濃陰綠樹?秋的金黃世界?還是冬的潔白剔透?
人生,恰似一幅畫,畫的色彩全由你自己掌握。如白色淡泊,如灰色沉郁,也如紅色燦爛明艷……
白,如東坡。把盞臨風(fēng),牽黃擎蒼嘆英雄,一蓑風(fēng)雨任平生,踏雪飛鴻。東坡的一生極為坎坷,仕途的偃蹇與曲折,輾轉(zhuǎn)的勞累與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棄仕途,怎能報效祖國?放棄文學(xué),怎能躋身文壇?最終,他將功名利祿換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掛疏桐之夜感“人生到處之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之淡泊,他不為“蠅頭微利,蝸角虛名”所觸動,只愿“滄海寄余生”。
東坡從政治的窄門中走出,為自己的生命涂上一筆潔白的白色,純美、高潔……
灰,如中國歷代文人泥土般的樸素。他們以不羈的筆墨、內(nèi)斂的性情勾勒出自己生命灰色的空間,似懷才不遇的陳子昂,似報國無門的陸放翁,似一貶再貶的杜工部,也如借酒澆愁的李太白。他們用那一抹濃重的灰色,讓歷史為之嘆息,讓文化在后人的眼里變得厚重起來,他們,在灰色的空間里成為風(fēng)中飄搖的朵朵青蓮!
紅,如陸幼青,每當(dāng)看到他強忍著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寫下的文字時,每當(dāng)看到他那株笑魘為面的向日葵時,我都會有一種欲哭無淚的酸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選擇了一種落葉的方式——用拼盡全力的翩舞來托起生命的輝煌,像流星一般在最后一瞬間劃出一道最亮麗的光?。∷纳虼硕鵂N爛!
人生的境界在于將自己的潛能發(fā)揮到極致!
生命的畫板,讓我們自己著色!
活著,總會有一個位置,讓你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也許我們并不卓越,但平凡并非沒有自豪的理由,喧囂之后,我們總能找到自己的目標(biāo),詮釋自己的精彩!
不要問什么是低,什么是高,在生命的藍天中飛到你的極致,這便是最好!
讓我們拿起畫筆,傾聽心聲,為自己的生命著色!
評點
在眾多的文章中,這篇令人過目不忘。作者的高明之處在于,一有材料,二懂材料,三懂用材?!鞍咨獤|坡,灰色——陳子昂、陸放翁、杜工部、李太白,紅色——陸幼青”,色之性、人之性在淡泊、沉郁、燦爛中交融,這絕非是“妙手偶得”,而是得益于長期的閱讀與冷靜的思考。
【佳作放送二】
為生命著色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鄙?,組成了山石草木,組成了花鳥蟲魚,組成了天地萬物,組成了世間萬象。
然而,在這多姿多彩的世界之中,你只是那不起眼的一點,也許是萬綠叢中的一點綠,也許是萬里黃沙中的一粒土。一星隕落,黯淡不了整個星光燦爛;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更何況那一絲絲或明麗或暗淡的色彩?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縱使是一片綠葉,縱使是一顆石子,也要張揚出我的個性,揮灑出我的色彩!
當(dāng)屈原徘徊在汨羅江邊,將生命吟成了千古流芳的傳奇;當(dāng)“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的商音在耳邊回蕩,眼前留下的是那一幕幕抹不去的背影;當(dāng)虞姬將滿腔深情化作湛藍劍影中的鮮紅;當(dāng)壯士掩面,烏騅哀鳴,我們所看到的已不是一張張泛黃的書頁,而是一幕幕鮮活的悲壯,一個個偉大的人生。也許屈原可以選擇歸隱,荊軻可以選擇逃避,項羽可以選擇渡江。但是他們沒有,他們選擇了用鮮血為生命著色,用個性讓人格閃光!目送飛鴻,眉凝長空,那是將生命送上祭壇的莊嚴(yán),是凝固的火焰,靜謐的和弦,是強者沉默的哲學(xué)!
這就是用個性揮灑出的真我的色彩,那是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當(dāng)自我的色彩在外界的紛亂之中變得難辨,當(dāng)自我的光芒在濃重的黑暗下被壓得扭曲變形,是隨波逐流還是堅持自我?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歷史會還你一個公正的評價。每一朵烏云都鑲有金邊,每一種色彩都會有綻放光芒的機會。
函谷關(guān)口,老聃騎著青牛,輕輕夾起自我的光芒,漸行漸遠(yuǎn)。他哪里知道,一篇《道德經(jīng)》做成了道家文化的精萃,牢牢刻在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經(jīng)脈里,生生不朽。陳蔡之間,孔子往返游走,磨破了嘴皮,然無濟于事。他哪里知道,一部《論語》做成了儒家文化的根基,深深扎在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骨血里,代代相傳。
當(dāng)歷史的迷霧被驅(qū)散,當(dāng)濃重的黑夜被撥開,你那充滿個性的色彩就會成為浩瀚星河中燦爛的一點,歷史長卷中濃重的一筆。
為個性著色吧。做花,就做最燦爛的那一朵;做葉,就做最蒼翠的那一片。在生命的畫卷上揮灑潑墨,讓世界因你而精彩!
評點
首段用宋祁《玉樓春》詞句起筆,描繪出一幅充滿生機的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圖卷后,馬上以“為個性著色”貫通全篇:主要選用人所熟知且又頗具典型意義的歷史掌故作為論據(jù),圍繞主題,反復(fù)申論;然后總結(jié)出富有見地的內(nèi)蘊 (“每一種色彩都會有綻放光芒的機會”),最后自然地回到題目上作結(jié)。是一篇精彩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