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穎
如果說最初我們?yōu)樽分鸢屠鍗u的碧海藍天、椰林帆影而來,最終卻發(fā)現(xiàn)迷失在巴厘島的神話世界里。
有過“巴厘島爆炸案”的陰影,這里還是印度尼西亞的“神仙島”嗎?
初上巴厘島,就聽當?shù)叵驅(qū)婵ㄌ崞?002年發(fā)生的爆炸案。他至今還為不幸遇難的朋友而難過,但他肯定地告訴我們:“爆炸案并不是巴厘人干的,而是從爪哇島過來的人!”
巴厘島與印尼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隔海相望,相距僅1.6公里。雖然近在咫尺,卻因為不同的宗教信仰分隔出兩個迥異的世界。
在印度尼西亞,有87%印尼人信奉伊斯蘭教,這使其成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但盛行印度教的巴厘島(島上9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是一個例外。
其實巴厘島上的印度教最早也傳自爪哇,但演繹1200年至今,它已融合印度教、佛教、原始宗教的萬物有靈,并與祖先崇拜相結合,成為完全“巴厘制造”的阿加瑪印度教。最為神奇的是——長期以來巴厘島近乎是外來文化的絕緣體,即使過去淪為荷蘭殖民地,現(xiàn)今又發(fā)生連環(huán)“爆炸案”,巴厘人依然不曾動搖根深蒂固的信仰!
我們卻不由自主愛上巴厘島——因為獨特的宗教文化讓巴厘島變得風情萬種、卓而不群,而再沒有什么誘惑能比神秘原始的巴厘文明更令人心馳神往。如果說最初我們?yōu)樽分鸢屠鍗u的碧海藍天、椰林帆影而來,最終卻發(fā)現(xiàn)迷失在巴厘的神話世界里。
在這個五千多平方公里的熱帶島嶼上,生活著300多萬巴厘人,而每150個巴厘人就擁有一座寺廟。雖然覺得不可思議,事實上巴厘島大大小小的寺廟至少2萬來座,當中家有家廟,村有村廟……有意思的是:巴厘人比富裕,并不看誰的房子大、車子豪華,而是看誰家的神龕裝飾得多華麗。
有了數(shù)不清的廟,自然就有了數(shù)不清的神。漫步巴厘島可謂“抬頭三尺有神明”——除了印度教的三大天神(創(chuàng)造之神大梵天、保護之神毗濕奴、毀滅之神濕婆)和佛教的釋迦牟尼外,巴厘人還祭拜太陽神、月神、山神、水神、火神、海神、風神、樹神、鳥神、猴神、龜神……既然天地萬物在這里都能得到巴厘人的垂愛和尊敬,巴厘島又何嘗不是“神仙島”?
印度教主宰著巴厘島,也賦予巴厘人生活的規(guī)范和生命的意義。巴厘女人每天一大早起來做的第一件事恐怕你猜不到,不是為自家人淘米做飯,而是為眾神做“早點”!先用椰子葉扎成精致小盤,再盛上少許鮮果、餅干和米飯,最后還要點綴幾朵花瓣,插上一柱香。色香味俱全的供品做好后,被放置在寺廟外、屋檐下、墻根邊,甚至車頂上、馬路旁……稍不留心,游人可能就會碰到神無所不在的“飯碗”!更令人驚奇的是,這當中連邪魔也有資格分得一杯羹,看似隨意放在地上的供品就是對它們不作亂的安撫!我由此感受到巴厘人的溫和善良,原來幸福就像巴厘島上的神靈,三餐無憂,快樂逍遙!
在巴厘島上我們無意中撞見一場葬禮。巴厘人死后大多舉行形同慶典的火葬:死者親屬穿著華美的盛裝,男子還佩帶寶劍。浩浩蕩蕩的隊伍白天游行,晚上載歌載舞歡慶……熱鬧似乎掩蓋了悲傷,這樣戲劇般的葬禮讓我想起了“莊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后來我才知道,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下巴厘人對死亡有著超然的理解:死亡并不是結束,因為生死輪回,猶如四季流轉(zhuǎn),因此巴厘人的火葬有了慶祝死亡的習俗。
在巴厘,我們最留戀的地方是藝術村烏布。這里所有的街道都是巴厘傳統(tǒng)藝術的活動走廊——令人眼花繚亂的寺廟和宮殿擁有奇妙造型和精致門飾;沿街的小商鋪擺滿了琳瑯滿目的繪畫、雕刻和手工編織品;充滿印尼風情的甘美蘭音樂不時從畫廊傳出,表現(xiàn)善惡之爭的民間巴榮舞夜夜在露天上演……誰說藝術一定是陽春白雪?巴厘人幾乎都是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當中不論平民還是權貴,大多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曾經(jīng)走進烏布一處僻靜的農(nóng)家,立即被墻邊充滿了宗教般奇妙意象的組畫所吸引。原來這里生活的一家三代八口既是耕作的好手,也是優(yōu)秀的畫家和雕刻家。但他們世代繪畫和雕刻,并不以為是藝術,因為原是為宗教奉獻而作,以取悅神明或者安撫魔鬼。看著他們心無旁騖地涂抹著畫布,仿佛進行的是一種與神溝通的儀式,我翻然醒悟了:與其說是藝術,還不如說是鬼斧神工!
離開的前一天舒卡帶我們?nèi)タ此麄兊氖ド?,也是巴厘島的最高峰——海拔3140米的阿貢火山。這座活火山曾經(jīng)在1963年猛烈爆發(fā),招來百年不遇的大災難,但并不妨礙在巴厘人心目中成為精神的象征。就連頂上留下的火山口,在巴厘人嘴里也有一個詩意的別稱,叫做——“世界的肚臍”!
舒卡告訴我們:其實正是火山噴發(fā)后形成的肥沃土地哺育了山腳下的人!如果說神圣的阿貢山是眾神居住的地方,深邃的海洋就是惡魔出沒的領地,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之間才有人的世界。巴厘人的世界觀自有他們的邏輯:這本是一個善惡并存的世界,而人就處在正邪的邊緣,維持著世界的均衡。巴厘人信奉的是與萬物眾神和平相處,并不以為善惡的交鋒必然會有一方勝利,另一方被摧毀的結局,就好像他們表演的傳統(tǒng)舞蹈——巴榮舞,表現(xiàn)的是善惡的對抗,最終總是難分勝負,即使惡魔暫時逃走,也是隨時準備卷土重來。
“因為人生就是善惡之間無休止的斗爭?!蔽乙詾槭婵ǔ錆M生活哲理的一句話,為我的巴厘島之行畫上了完美的一筆,但并不是句號,而是耐人尋味的省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