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風雨闖關東

      2008-04-14 11:03宋學立
      百科知識 2008年7期
      關鍵詞:闖關東滿語關東

      宋學立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共同繪構了有清以來中國人口流動的生動圖景。其中,走西口指的是清代以來山西、河北等地的民眾取道張家口、獨石口等關口徙居長城以北蒙古草原的移民現(xiàn)象。下南洋則泛指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的人們前往東南亞等地謀生的移民浪潮。而闖關東是指關內(山海關以里)山東、河北、山西等地的民眾向東北移民的歷史事件。這一歷史久遠的移民浪潮隨著電視劇《闖關東》的熱播,使我們再次掀開那段塵封已久但卻仍舊充滿濃濃深情的歷史。

      浩浩蕩蕩幾百載

      “關東”主要是指山海關以東今天遼寧、吉林、黑龍江以及內蒙古東部一帶。歷史上,關東地區(qū)土地肥沃、地廣人稀。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曾先后居住過鮮卑、契丹、女真、滿等少數(shù)民族。他們民風懔悍,驍勇善戰(zhàn),曾一度建立各種少數(shù)民族政權。中原漢族政權出于戍邊、實邊的考慮,東北少數(shù)民族政權出于攻城略地的“規(guī)劃”,雄關內外,人口的遷徙和流動,代不乏人??傮w說來,清代以前,數(shù)量尚少,未成大觀。1644年,清軍入關定鼎中原,關內民眾開始大規(guī)模闖關,移居關東,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后,浩浩蕩蕩幾百載,在中國移民史上寫下了輝煌壯麗的篇章。

      大體說來,清代以來,關內向關外移民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為引導型移民,一為突破禁令闖關型移民。就前者而言,包含以下5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644年至1667年。這30年是清政府招民開荒時期。清軍入主中原,不僅僅是領導人(皇室)的搬遷,絕大部分滿族臣僚、民眾也隨鑾南遷。東北地區(qū)本來就地廣人稀,清軍入關以后,該地區(qū)除了少量的駐兵以外,更是人煙稀少。清政府為了補東北地廣人稀之弊,鞏固“龍興之地”,特頒招民墾荒之令,鼓勵關內民人移居東北,安其家、樂其業(yè)。

      第二階段是1861年至1911年。這一時期,清政府迫于內外交困,特別是沙皇俄國侵吞中國東北邊疆的現(xiàn)實逼考,為了鞏固邊疆,清廷再次放墾。通過向移民提供減免車船旅費、減免各種稅收、提供墾荒補貼等舉措,大力鼓舞關內民眾向關東移民。

      接下來,便是民國時期的移民浪潮,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即1912年至1930年和1938年至1943年前后。一份來自《中國歷代人口統(tǒng)計資料研究》的數(shù)據(jù)顯示:1912至1930年,關內移民東北的總人數(shù)為899萬,除去返鄉(xiāng)(在東北居住一段以后,返回家鄉(xiāng))的305萬,還有594萬定居于此。1931至1937年,日偽政權實行限制關內移民的政策。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以后,日本為了把東北變成其侵略中國的后方和軍事工業(yè)基地,從關內大量招募、搶掠勞工,移民數(shù)量開始激增。1938年達到49萬,1939年和1940年分別達到99萬和132萬之多。

      最后一個階段是建國以后,政府曾有組織的對關東進行移民。人數(shù)雖不少,但較之以往,規(guī)模已經(jīng)小很多了。

      突破禁令闖關型移民主要是針對1668年至1860年清政府封禁關東,禁止移民而言的。由于清初順治至康熙朝招墾政令的推行,關內漢人源源不斷地涌入關外。清廷為了保護“龍興之地”的山澤、陵寢和人文地貌,于1668年始行封禁之令。現(xiàn)在看來,封禁政令無處不滲透出清廷統(tǒng)治者對強大的漢民族,特別是其極具包容和同化能力的文化的恐懼與憂慮。因此,清政府在關內通往關外的沿途層層設關,處處設卡。在明代遼東千里邊墻舊址插柳結繩,史稱“柳條邊”,阻止?jié)h人越邊進入封禁區(qū)。柳條邊“西自長城起,東至船廠止,北自威遠堡起,南至鳳凰山止,設邊門二十一座”。(《柳邊紀略》)乾隆朝的一道禁令規(guī)定:“出產(chǎn)人參、東珠之吉林江及長白山、烏蘇里等處相通之水旱道路,向來不準行走,應令該將軍、府尹等嚴行查禁。”然而,道道禁令并沒有完全阻止關內民眾的遷移。史書記載當時移民潮的情景,稱“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北渡渤海,蜂擁蟻聚,而長而吉而敖東,以至于圖們江域”。(《吉林新志》)嘉慶皇帝非常無奈地說道:“查辦流民一節(jié),竟成具文?!?/p>

      為了謀得一口飯吃,關內流民背井離鄉(xiāng),冒死闖關。清政府從上到下也并未完全按照禁令辦事,而是奉行默許闖關的“潛規(guī)則”。因此,這一時期,雖有明文禁令的頒行,但關內向關東的移民數(shù)量并未減少。

      艱難困苦情系家鄉(xiāng)

      以上我們簡要回顧了關內民眾移民關東的歷史階段。這樣一部歷時時間長、涉及人數(shù)多、牽涉地域廣的移民史為什么俗稱“闖關東”呢?其實,“闖”字是有其特定含義的,它主要針對清政府封禁政令而言。這一封禁時期,關內民眾不畏艱險,通過陸路或者海陸,千里迢迢,冒死闖關。單單一個“闖”字,不僅飽含著廣大移民冒死違背和沖闖清廷禁令的巨大勇氣,而且也滲透著他們隔離故土、親情,自強不息,勇于創(chuàng)造的奮斗精神。正是憑著這種敢想、敢為的闖勁兒,他們來到了這片空曠而又陌生的土地,用辛勤的雙手重新營造屬于自己的家園。(解禁以后的移民潮,也稱其為“闖關東”,恐怕只包含對關內民眾敢想敢干的闖勁兒的頌揚這樣一層含義,冒死沖闖政府禁令的含義已經(jīng)不復存在。)

      為了謀生路、求財路,關內移民在關東大地上鼓足了干勁兒,各行各業(yè)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有的響應政府墾荒的號召,開荒種地,關東地區(qū)耕地面積因此而大大增加。有資料顯示。1911至1930年的20年間,東三省耕地面積增加了860萬坰(1坰=1公頃),平均每年就增加43萬坰。有的人則充分利用關東地區(qū)物產(chǎn)豐富這一得天獨厚的地利,從事伐木、淘金、采參、辦燒鍋、開油坊等行業(yè),有力地帶動了東北地區(qū)手工業(yè)、商業(yè)、林牧業(yè)的發(fā)展。當時很多移民來東北多是投奔先前移居于此的家鄉(xiāng)親友或者老鄉(xiāng),進而形成了“山東幫”、“冀東幫”等地域色彩濃重的幫會。這些幫會只能見于那段塵封的歷史了,但時至今日一直沿用的一些東北地名,如郭家店、范家屯等,依舊是關內民眾投奔同族、同姓親友聚居地的鮮活印證。

      闖關東是一部人口大遷移的歷史,更是關內民眾與當?shù)孛癖娨黄鹜瑦毫拥淖匀粴夂?、土匪黑惡勢力、?zhàn)爭禍亂作斗爭的歷史。這一點電視劇《闖關東》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涉及的內容方方面面,寥寥數(shù)語,很難說清。在此,僅以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再現(xiàn)這段艱辛的歷程。清人袁枚《子不語》有云:“山東文登縣畢氏婦,三月間浣衣池上,見樹上有李,大如雞卵。心異之,以為暮春時不應有李,采而食焉,甘美異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產(chǎn)一小龍,長二尺許,墜地即飛去。到清晨必來飲其母之乳。父惡而持刀逐之,斷其尾,小龍從此不來……”據(jù)說小黑龍一口氣來到了關東的

      白龍江,為尋一安身之處,與住在江中的小白龍大戰(zhàn),終因身單影只沒有獲勝。最后在一山東老鄉(xiāng)的幫助下,戰(zhàn)敗小白龍,入主白龍江,白龍江因此更名為黑龍江。后來小黑龍為了報答山東老鄉(xiāng)的相助,經(jīng)常為乘船闖關東的山東老鄉(xiāng)送上大鯉魚,遂有“禿尾巴老李給山東老鄉(xiāng)送禮”的說法。據(jù)說,小黑龍因思念家鄉(xiāng),還經(jīng)常“回鄉(xiāng)為母上墳”。小黑龍亦龍、亦人,他“大戰(zhàn)小白龍”正是關內移民同關東惡劣自然環(huán)境以及當?shù)馗鞣N惡霸勢力艱苦斗爭的寫照?!岸d尾巴老李給山東老鄉(xiāng)送禮”則深深地表達了移民群體之間的相互救助與感恩。小黑龍“回鄉(xiāng)為母上墳”則是廣大移民身在異鄉(xiāng)、思戀故土的真情流露。

      滿漢一家關東情

      關內漢族移居東北,不僅帶去了中原地區(qū)各種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而且也帶去了農業(yè)民族的各種禮儀風俗。漢族和滿族通過幾個世紀的融合,二者在起居、飲食、服飾、語言、習俗等各方面不斷互相影響、互相借鑒,逐步形成了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滿漢一家的關東文化格局。

      以語言為例,由于漢族群體的不斷擴大,漢語逐漸取代滿語成為東北地區(qū)的主要語言。乾隆年間,盛京(沈陽)“各城所用漢文者多,用滿文者少,且能說滿語之人十之一二”。為此,清政府不斷發(fā)布諭令,呼吁滿人要學用滿語,不可數(shù)典忘祖。如今,東北地區(qū)的滿族人能講滿語者更是寥寥無幾,更不用說用滿文書寫了。但是滿語離我們并不遠,滿語的一些詞匯仍然活躍在當今的一些日常用語中。例如,“哈爾濱”,滿語的意思是“曬漁網(wǎng)的場子”;“埋汰”,滿語的意思是“臟”;還有我們喜歡吃的小甜點“薩其瑪”也是滿語的保留。

      滿族與契丹一樣,實行“妻后母,抱寡嫂”的婚姻習俗。即丈夫死后,兒子可以娶后母、弟弟可以娶嫂子為妻。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寡婦改嫁造成家族財產(chǎn)的流失。但這在以孔孟之道持家傳嗣的漢文化看來,是有悖綱常倫理的。漢族人定居關東以后,其婚姻習俗也開始在這一地區(qū)傳播,少數(shù)民族不同輩分之間通婚的習俗開始逐步被取代。

      從飲食、起居的角度看。滿族對漢族的影響非常明顯。滿族的旗袍、馬褂、馬甲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服飾之一。其中的馬甲穿起來輕便靈活,使人顯得格外精神,同時還具有很好的保暖效果。飲食方面,滿族的黏豆包、白肉酸菜、血腸、殺豬菜等已經(jīng)成為極具特色的東北菜的品牌,日益豐富著廣大民眾的餐桌文化。滿漢一家的關東文化大餐真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它為每一個關東人注入了熱情、豪爽、勇敢的因子?!瓣J關東”已經(jīng)成為過去,但是“闖關東”的移民與關東以滿族為代表的少數(shù)民族的共榮、共存、共同發(fā)展將像滔滔松花江之水,川流不息,滾滾向前。

      責任編輯王凱

      猜你喜歡
      闖關東滿語關東
      滿語角
      滿語角
      滿語角
      我與《闖關東》
      ——寫在《闖關東》再版之際
      滿語角
      關東春早
      闖關東精神的豐富內涵及價值支撐研究
      張桐 作品
      日占旅大時期關東都督府地方法院對安重根等人的判決書
      “闖關東精神”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動力
      五华县| 汕尾市| 陇南市| 富锦市| 巴彦淖尔市| 江都市| 高邮市| 曲靖市| 霞浦县| 响水县| 镇赉县| 凤山市| 漾濞| 金乡县| 周口市| 阿拉尔市| 东丽区| 修水县| 平顶山市| 渝北区| 汨罗市| 同仁县| 台东市| 敖汉旗| 观塘区| 吴桥县| 沾化县| 太原市| 城固县| 彭水| 莫力| 逊克县| 玉树县| 堆龙德庆县| 页游| 昭苏县| 凤冈县| 梅州市| 昭苏县| 聂荣县| 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