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榮
圖片是展現(xiàn)歷史面貌的第一手資料,在歷史教科書中,大量圖片構成了豐富的視覺材料。綜觀2007年全國各地中考歷史試卷,圖文并茂是其一大特色。結合圖片命題,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掌握讀圖學史的方法,考查學生正確識讀圖片和從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一、2007年全國各地中考歷史圖片題綜述
1.圖片呈現(xiàn)的兩種主要形式。
(1)背景圖片。
以背景圖片為載體的試題,一般都配有文字說明,考生即使看不懂圖片也沒有關系,根據有關文字敘述就可答題。如:
3.(1)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3)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4)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5)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6)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7)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系,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等。
4.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意識,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維護國家統(tǒng)一,保衛(wèi)國家安全;愛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等。
例1:(2007年江蘇省南通市中考試題)有圖是一艘根據原船復制的游船,停泊在浙江嘉興南湖公同里供人們參觀和瞻仰。與此相關的解說詞中,最符合史實的一組關鍵詞是()
A.黨的誕生開天辟地
B.生死攸關歷史轉折
c.萬眾一心同仇敵愾
D.革命勝利舉國歡慶
[參考答案]A
[評析]看到這幅船的圖片,許多考生不能一下子作出正確的判斷。即使看不懂圖片,只要讀到題干中的“浙江嘉興南湖公園”這一文字說明,就能很快知道此題考查的內容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因此正確答案是A。
(2)主題圖片。
面對以這類圖片為載體的試題,考生首先必須讀懂圖片,然后根據圖片所提供的信息來答題。如:
例2:(2007年重慶市中考試題)右圖所示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軍事學校,它創(chuàng)建于( )
A.洋務運動時期B.辛亥革命時期
C.國民大革命時期D.抗日戰(zhàn)爭時期
[參考答案]c
[評析]這是一幅軍事學校的圖片,校門上有六個字“陸軍軍官學校”,根據圖片提供的這個信息,再結合所學知識,便可判斷出此題目考查的內容是黃埔軍校,因此正確答案是C。
2.圖片題呈現(xiàn)出的兩種主要趨勢。
從圖片考查內容來看,2007年的中考歷史圖片題呈出以下兩種主要趨勢。
(1)從考查單個知識圖片向考查專題知識圖片發(fā)展。
往年的中考歷史圖片題,考查單個知識圖片的較多,但是2007年全國各地的中考歷史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xiàn)了許多以專題、系列圖片形式考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題日。如:
例3:(2007年山東省淄博市中考試題)北京(北平)在近代歷史上歷盡滄桑,飽經風霜,見證了中國人民的屈辱歷程,記載了中華民族的抗爭足跡。閱讀下圖:
請回答:
(1)圖A所示的場景發(fā)生在哪一年?寫出另外兩次列強攻占北京的侵華戰(zhàn)爭。
(2)圖B反映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這一事件有什么重要意義?
(3)圖C與哪次戰(zhàn)役有關?參加這一戰(zhàn)役的是哪兩支解放軍部隊?
[參考答案](1)190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2)五四愛國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3)平津戰(zhàn)役。東北解放軍、華北解放軍。
[評析]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在中國近代史上歷盡滄桑,命題者選擇了與近代史上發(fā)生在北京的三個重要事件有關的三幅圖片,來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2)從考查圖片的表面知識向考查圖片的隱性知識發(fā)展。
一幅歷史圖片,除了表面歷史知識外,它還蘊含了豐富的隱性知識。2007年全國各地的中考歷史圖片題,在考查圖片的表面知識的基礎上,逐漸加大了考查圖片隱性知識的力度。如:
例4:(2007年四川省綿陽市中考試題)漫畫《沉重的鐵錘連續(xù)地打在蔣介石的脊骨上》反映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你認為這一歷史事件是()
A.紅軍接連四次粉碎了蔣介石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圍剿
B.彭德懷率領西北野戰(zhàn)軍,粉碎了敵人對陜甘寧邊區(qū)的進攻
c.人民解放軍由戰(zhàn)略防御轉入戰(zhàn)略反攻
D.除臺灣和少數海上島嶼外,中國領土全部獲得解放
[參考答案]c
[評析]這幅漫畫給考生提供的表面信息是,兩個名為“劉鄧”、“陳謝”的鐵錘連續(xù)地打在“蔣介石”的脊骨上。實際上,這兩個鐵錘所指的事件是,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部隊,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直插敵人兵力空虛的大別山地區(qū),人民解放軍轉入戰(zhàn)略進攻;為配合劉鄧大軍進攻,陳賡、謝富治率軍在山西南部強渡黃河,挺進豫陜鄂邊區(qū)。因此,這幅漫畫所考查的隱性知識是人民解放軍由戰(zhàn)略防御轉入戰(zhàn)略反攻,正確答案是C。
3.圖片題的五種主要題型。
(1)選擇題。
例5:(2007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試題)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某校團委準備組織團員參觀右圖所示的地方。該地方是()
A.辛亥革命紀念館
B.中共一大會址
C.南昌起義紀念館
D.遵義會議會址
[參考答案]C
[評析]選擇題是常見的圖片類題型,2007年全國各地中考歷史試題中,一般都1—4題圖片選擇題。
(2)填圖題。
例6:(2007年重慶市中考試題)觀察《渡江戰(zhàn)役示意圖》,清將A、B、C英文字母代號填在圖中相應的方框內。
(1)國民黨統(tǒng)治中心:A南京。
(2)渡江戰(zhàn)役的起止地點:B江西湖口;C江蘇江陰。
[參考答案]從左向右分別為B、A、C。
[評析]填圖題是以前中考常見的題型,但在近兩年正逐漸淡出中考的舞臺,2007年僅有少數幾個地區(qū)的中考歷史試題出現(xiàn)了填圖題。
(3)讀圖題。
例7:(2007年河北省中考試題)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一“勝利”對中華民族的重大影響是什么?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開始走向勝利的標志是什么?
(2)圖一、圖二“勝利”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參考答案](1)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或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的勝利。(2)中國人民抗戰(zhàn)的勝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組成部分,或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包括中國人民抗戰(zhàn)的勝利,或二者是局部勝利與整體勝利的關系。
[評析]讀圖題是中考歷史常見的題型,它的材料一般為幾幅圖
片,要求考生根據圖片所提供的信息來答題。
材料解析題。
例8:(2007年四川省瀘州市中考試題)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成果出現(xiàn)在中國近代哪個歷史時期?根據所學知識指出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創(chuàng)辦近代工業(y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在材料二《民報》的發(fā)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fā)為哪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合稱為什么?
(3)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
[參考答案](1)洋務運動時期。維護清朝統(tǒng)治。(2)“民族”、“民權”、“民生”。合稱三民主義。(3)辛亥革命推翻_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
[評析]材料解析題是近幾年出現(xiàn)的一種較新的題型,并迅速成為中考常見的題型。
(5)活動探究題。
例9:(2007年山東省濰坊市中考試題)紅星中學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搜集到了與中國近代化進程有關的圖片資料。請你幫助整理,并回答問題。
(1)請分別指出上述圖片所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并概括這些歷史事件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產生的共同影響。
(2)上述歷史事件體現(xiàn)了中國近代化道路探索過程的什么特點?
(3)請你為紅星中學歷史興趣小組的這一研究活動擬定一個恰當的題目。
[參考答案](1)事件:圖一洋務運動、圖二戊戌變法(維新變法運動)、圖三辛亥革命、圖四新文化運動;影響: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發(fā)展。(2)經歷了器物變革到制度變革再到思想文化變革的過程,或經歷了一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探索過程。(3)中國近代化的發(fā)展歷程,或先進的中國人對近代化道路的探索等。
[評析]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中考歷史試卷中考查學生活動與探究能力的題目開始出現(xiàn),就2007年全國各地中考歷史試卷來看,這種題型正在不斷地被“發(fā)揚光大”。
二、對平常學習的一些建議
1.掌握圖片反映的基本知識。
現(xiàn)行初中歷史課本插圖豐富,在課本中占有相當的篇幅。這些地圖大體上可分以下幾類:①歷史地圖,一般分疆域圖和專題圖;②人物地圖;③器物圖;④古跡、遺址、建筑圖;⑤書畫作品,書報雜志封面;⑥漫畫等。
學習歷史地圖時,要弄清地圖的名稱和類別,正確判斷圖上的方位,熟悉各種圖例,掌握圖上的注記,對于那些專題歷史地圖,必須以動態(tài)的眼光認真仔細地加以閱讀;學習人物插圖時,要了解人物所處的朝代、他的主要活動和對他的評價等;學習器物、古跡、遺址、建筑圖片時,要掌握與它們有關的時間,它們的特征或藝術特色,它們在歷史上的地位等;學習書畫作品時,要明白書畫作品的作者和作者的生平,書畫作品的藝術特點和價值等;學習書報雜志封面圖片時,要知道該書報雜志的名稱和創(chuàng)辦時間,它代表了什么人或哪個政治派別的利益等;學習漫畫時,要分析漫畫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漫畫諷刺的是什么事件,在當時產生了什么影響等。
2.充分挖掘圖片的隱性知識。
歷史圖片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隱性知識,這些隱性知識,課本沒有明確說明但又較為重要,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把這些隱性知識充分挖掘出來。如閱讀《鴉片戰(zhàn)爭形勢示意圖》時,我們可以挖掘到這樣幾條隱性知識:①外國侵略勢力最早在我國的南部和東南沿海地區(qū)活動;②兩廣地區(qū)是最早受到外國軍事侵略和經濟侵略的地區(qū),這是太平天國運動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③五個通商口岸中,最北的是上海,最南的是廣州,其中福建省有兩個,即廈門和福州。又如閱讀《美國軍用飛機空運國民黨軍隊到內戰(zhàn)前線》圖片,我們可以知道:①國民黨在抗日戰(zhàn)爭中將軍隊放在大后方,消極抗戰(zhàn);②抗戰(zhàn)勝利后,蔣介石三次打電報給毛澤東,邀請毛澤東去重慶談判,日的不是為了實現(xiàn)國內和平,而是為了爭取準備內戰(zhàn)的時間;③美國支持蔣介石。
3.有意識地搜集與課本知識有關的歷史圖片。
在各地中考歷史圖片題中,有一些圖片來自于課本之外。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有意識地通過互聯(lián)網、圖書館、新華書店等渠道搜集與歷史課本知識有關的圖片,并進行分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