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粉萍 薛彥棠
1、品種介紹
1.1早春一代:早熟品種,矮生類型,結瓜性能好,雌花多??蛇B續(xù)座瓜3—4個,瓜長筒形,淺綠色,耐低溫。
1 2金皮西葫蘆:叢生型,熟性50—55天,果實金黃色,長柱棒狀、多雌花,果長25cm左右,果重約250—300g。
2、播種育苗
把種子放入水中,用55℃溫水浸泡并攪拌10~15分鐘。然后放入20—30℃溫水中浸泡4—6小時,撈出搓去粘液,置于陰涼處晾至種皮稍干。再將種子放在25—30℃條件下保濕催芽,露自即可播種。
定植前要及時深翻土地,每畝施農(nóng)家肥5000kg,餅肥300kg,磷酸二銨30kg,尿素10kg。整平細耙后,按畦寬1.1m、壟高10-5cm、壟溝寬25cm整地作畦,于12月上、中旬,選擇晴天上午定植,每畦兩行,行距65cm,株距50cm。地膜打孔定植,畝栽2000株左右。定植后用土封嚴定植孔,溫度保持在12℃以上。
3、田間管理
3.1初花期從定植到初花為18天-25天。定植后3—5天內(nèi)暫不通風,草苫晝揭夜蓋,促進緩苗。緩苗后開始通風,白天溫度保持25℃,夜間為12℃。5葉-6葉期噴0.3%的磷酸二氫鉀。根瓜坐住之前不澆水。若遇天氣不好,應在畦上加蓋小拱棚。若晴天光照充足,溫度高,則應加強通風。
3.2結瓜期①結瓜初期。初花后3天-5天,進入結瓜初期。此時應通過管理控秧促瓜。白天溫度保持在25℃左右,室溫降至20℃時關閉通風口,15℃時蓋草簾,夜間溫度保持在12℃。雌花開放后,上午8點-9點實行人工授粉或用30ppm的2,4-D沾花,早春一代因雌花較密,有時會連續(xù)出現(xiàn)雌花4—6個,所以要及時疏花疏果。同時,還要及時去掉畸形果和基部老葉。當大部分根瓜坐住,瓜重在200克左右時,澆催瓜水并隨水追肥,每畝每次施用尿素10kg-15kg。②結瓜盛期。前期植株較小,每株留瓜1個,盛果期每株可同時留果2—3個。當每株收瓜1-2個之后,進入結瓜盛期。白天溫度達25℃時及時放風,夜間溫度保持在10℃~12℃。晴天每4天左右灌一次水,8天左右隨澆水追肥一次。每次每畝追施尿素20kg,磷酸二氫鉀2kg。
4、病蟲防治
4.1主要病害
4.1.1病毒?。何:θ~片及全株,葉片呈現(xiàn)綠色深淺相間的花斑,植株矮化,心葉皺縮,葉片變小叢生。病瓜表皮產(chǎn)生花斑瘤狀突起,造成全瓜變形,有的葉片特別細小。防治方法:藥物防治病毒A500~600倍液500倍液。另外,還要早治蚜蟲,主要噴施速滅殺丁2000倍液、25%吡蟲啉可濕粉劑500倍液,連續(xù)用藥4-5次,采收前10天停藥。
4.1.2霜霉?。褐饕:θ~片,發(fā)病初期葉背部出現(xiàn)不均勻的褪綠和黃化,以后擴展為多角形褐色病斑。潮濕時,葉背面病部出現(xiàn)灰黑色毛霉,后期葉片變黃干枯。發(fā)病時,用煙劑熏蒸和粉塵法防治。用44%百菌清煙劑,畝用量250克,室密閉棚室,點燃煙熏,每周1次,可有效控制霜霉病。還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5—7天1次,連續(xù)3—4次。
4.1.3白粉?。褐饕:θ~片,葉柄和莖蔓。初期病斑為圓形白色粉點。嚴重時遍及全株,致使葉片變黃枯死。防治方法:以化學防治為主。發(fā)病初噴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
4.1.4灰霉?。褐饕:τ坠?,病菌先侵入開敗的花,長出灰褐色霉層后,再侵入瓜條,造成臍部腐爛。被害小瓜迅速變軟,萎縮腐爛。病部密生灰色霉層。病花落在葉片上引起發(fā)病,產(chǎn)生大型枯斑,近似圓形至不整齊形,生有少量霉層,莖部受害容易折斷,整株枯死。防治方法:灰霉病發(fā)病初期可用煙霧法進行防治,即用45%百菌清煙劑,每667m2每次250g于傍晚閉棚后進行熏蒸,每7天左右1次。
4.2主要蟲害危害西葫蘆的蟲害主要有瓜蚜和溫室白粉虱,用辟蚜霧、一次凈等農(nóng)藥防治。
5、采收
定植后約1個月,根瓜重量達250g左右時應及時采收,以免墜秧。
作者單位:山西省榆社縣箕城鎮(zhèn)政府農(nóng)業(yè)技術站山西省昔中市農(nóng)業(y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