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常青/編寫
如果有人5歲了,還沒有傾聽過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份溫馨……
幼年時每晚伴你進入夢鄉(xiāng)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皇帝的新裝》等童話故事的作者安徒生,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戲劇、小說、游記,甚至還有剪紙作品,但讓人們記住他的,更多的是因為他的童話作品,所以人們稱他為“童話家”。
安徒生的成功就是個“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他出生在丹麥一個貧苦的鞋匠家庭,當過學徒工,11歲時父親去世。他自幼迷上了戲劇,夢想當個演員。為了幫助兒子實現(xiàn)理想,在他14歲時,做洗衣工的母親拿出了全部的積蓄,把他送上了去首都哥本哈根的馬車。正是這位偉大母親的英明決定,才成就了一位曠世奇才。
他貿(mào)然拜訪著名的舞蹈家沙爾夫人,又餓著肚子去找一個劇團經(jīng)理,都被拒之門外,他背著破爛的行李在首都的大街上徘徊,生活無著落,回家無路費。忽然他想起有人說過,皇家歌劇院附近有個歌唱學校,意大利音樂家西博尼教授在那里執(zhí)教,也許這位教授會幫助自己。于是,他就成了西博尼家的不速之客。當時西博尼正請幾位音樂家、詩人吃午飯,其中有著名的作曲家惠斯教授。他們聽說來了個鞋匠的兒子,立即產(chǎn)生了興趣?;菟垢羌庇谝姷桨餐缴?,因為他也是窮人的孩子。西博尼把安徒生領(lǐng)到工作室,讓他試唱。安徒生充滿激情的演唱使惠斯深為感動,他慨嘆道:“多少窮人家的孩子被埋沒了!”他說服了西博尼收留了安徒生,接著又向在座的藝術(shù)家募捐,請他們予以幫助。從此,安徒生開始了聲樂知識和德文的學習,他努力閱讀一切能夠看到的書籍,大大豐富了自己。
然而他因病而嚴重損害了聲帶,不得不強忍悲痛,默默地離開學校。面對挫折他并沒有屈服,而是拿起筆投入了寫作。他相信只要以莎士比亞、歌德等為榜樣,就能登上文學的高峰。1822年,他寫出了詩劇《阿芙索爾》,得到翻譯家比得·吳爾芙的鼓勵。1929年,發(fā)表了游記《阿馬格島漫游記》。接著他的喜劇《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公演獲得成功。同時,他也受到一些貴族文人的諷刺、攻擊。他沒有一味地陷入苦悶之中,而是用童話來“爭取未來一代”。從1835年起,他用了40年時間,發(fā)表了160多部童話,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想象豐富,思想深刻,充滿詩意,引人入勝。他不僅向人們展示了童話世界的純潔、可愛,更用“真”“善”“美”溫暖了數(shù)代人的心。臺灣作家張曉風說過:“如果有人5 歲了,還沒有傾聽過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溫馨;如果有人15歲了,還沒有讀過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銀燦;如果有人25歲了,還沒有品味過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輝碧;如果有人35歲了,還沒有了解過安徒生,那么他的壯年少了一種豐饒;如果有人45歲了,還沒有思索過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點沉郁;如果有人55歲了,還沒有復(fù)習過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遠。”
讓我們閱讀與重溫安徒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