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羽中
一葉風雨,何當共剪西窗燭火。燈下細細說起,那共有的,一城繁花,一池風絮……
每個人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森林,也許我們未曾到過,也許我們在夢中見過。但它在那兒,一直都在。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一路走來,商時風,唐時雨。那本無關聯(lián)的事物卻被我們用一針一線串成了串。不要埋怨這個世界喧囂得只剩下了孤獨,那是上帝給你的禮物,需要好好收藏;不要羨慕那群在伊甸園中圍著玫瑰跳舞的天使,那是上帝在暗示你,那片屬于你的天地就在不遠處;即使那只是一盆盆長滿細刺的仙人掌,不要厭棄,那是上帝在告訴你曾經(jīng)屬于你的一切,為了等待唯一的你的到來,用細細的小刺圍住了那原有的美好;不要掙扎是該守住自己的那片凈土還是該撿了西瓜丟了芝麻,那是上帝在勸導你哪兒才是你心靈的落點。
心有多少根弦?哪一根寫下了我們的年華,哪一條深深地印刻著那句“要珍惜,不忘記”?世界太大,鮮花、掌聲、綠葉、嫩草、浮云、碧空……哪些才是真正屬于我們的呢?當你踏上這片沃土,你一直在向前不停地眺望,也許前邊會有繁花似錦,也許前邊會是綠茵滿地??墒怯H愛的,停下來想一想吧,屬于我們的那個心靈的落點藏在了何處?回過頭去細細地尋覓,當你找到了它,我相信你的人生征途將會更加絢爛。
走累了,倚靠在欄上細細品味一盞香茗,帶著一份恬淡的心情靜觀雨打殘荷,暮鳥西歸??椿?,揉一揉眼睛,為自己的心靈支個帳篷。停下那復雜的思維,感受大自然的清新怡人。心倦了,看看眼前的景色依然那么美好。堅持自己的信仰與追求,找到那心靈的落點。
這世上有扇門,對我們永不關閉;這世上有盞燈,永遠為我們點燃;這世上有個人,對我們不離不棄。同樣的,這世上有樣東西我們不可拋棄—自我的歸宿,心靈的落點。
一片天,一條路,一瞬間。心跳不息,它用最真實最動人的方式向你闡釋了屬于你的心靈的落點。
花開不只為花謝。談花以記事,若世間再無花發(fā),心靈的落點又將飄向何方?
一個人,靜靜地思考自己的落點在何處,用哪種拼寫方式可以寫出幸福的樣子。
(本文原始得分:55分)
★ 鄭老師認為
這篇習作最大的特點是語言華麗?!叭A麗”是中性詞,既可以認為是優(yōu)點,持褒獎的態(tài)度,也可以認為是缺點,持不贊成的態(tài)度。
我對此是持不贊成態(tài)度的。
所以者何?
第一,這種華麗過頭了,這不是文學作品的本真狀態(tài)。我把這種華麗稱為“滿天星”式的華麗。如果高考剛在我們生活中出現(xiàn),人們對這種華麗的習作肯定是贊賞有加的,可經(jīng)過年復一年的高考之后,人們已經(jīng)冷靜下來,開始理性地反思這種“滿天星”式的華麗了,并在態(tài)度上由贊賞轉向不贊賞甚至不以為然了。這就如同生活,天天住在墻上貼滿花花綠綠的居室里,開始幾天感覺挺好,但時間長久了,心里就會厭煩。人的內心,歸根結底還是喜歡質樸的、本真的、常態(tài)的東西的?,F(xiàn)在不少省市已經(jīng)開始排擠這種“滿天星”式的華麗作文了,感情轉向了文風質樸的作文。比如2007年一位專家在點評江蘇省一考生寫的質樸的考場作文《懷想天空》時,就寫下了這樣的評語:“(此文)不搞‘滿天星的鋪陳鋪排,不搞華彩炫目的‘集錦,不玩深沉。然而,它真實、本色、真情、純凈?!@份來自現(xiàn)實生活的質樸已經(jīng)是久違的文風?!?/p>
第二,這種華麗把簡單的觀點復雜化了。明明是淺顯的觀點“給心靈一個落點”,卻被寫得很玄,很復雜,讓人不時被迷惑在其中,經(jīng)常有不知所云的感覺。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是智慧;而把簡化的問題復雜化,則是不明智。原材料要求寫的是主動清理出“一棵樹”,作為自己心靈的落點,可這篇習作與這個觀點總有些若即若離的偏差。雖然作者的扣題意識很強,全文九個自然段中,除了第一、第二段外,其余七個段落都有“心靈的落點”字樣;但總讓人覺得說理不透、話題不集中。
如果它是刊登在某個報刊上的自由狀態(tài)下寫成的文章,沒有高考這一特定的命意背景,那這篇文章肯定會讓我們覺得賞心悅目。
而今天的評判,是以特定背景下的特定要求來審視的。這樣審視后,它可能就沒有55分了。